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正>黄骅市地处黑龙港流域的最东端,属滨海盐碱平原地区,境内淡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少雨。但地下浅层苦咸水资源却很丰富。黄骅地碱水咸,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黄骅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一直徘徊不前。所以,农业局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自2000年开始,通过多次调研、实践,历时两年攻克了苦咸水栽培食用菌的难题,并进行了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黄骅市具有丰富的浅层苦咸水资源,不仅能栽培出鸡腿菇,而且只要技术得当,还能栽培出品质优良的鸡腿菇.利用盐碱地苦咸水栽培出的鸡腿菇品质更好,味道更美,外形更美观.  相似文献   

3.
<正>邱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地下浅层苦咸水区域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充分利用苦咸水地区的地下浅层苦咸水资源,邱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在高科技示范园区成功推广了利用苦咸水栽培平菇技术,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9年黄骅市承担了"河北省设施农业项目",我们科学谋划、精心布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促进了黄骅市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产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农户的效益,有力地引导了黄骅市设施蔬菜、食用菌产业步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正>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濒临渤海,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现有设施蔬菜大棚5 000余个,主要设施蔬菜品种除了西红柿、黄瓜、辣椒等当家品种外,食用菌种植业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是京、津地区主要的菜篮子供应地之一。2015年秋末冬初(11月~12月),黄骅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连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同时连阴雨雪等天气过程频繁,对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2015年11~12月份  相似文献   

6.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现有耕地73.5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年降水约55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年干旱时间达9个多月。连年干旱,地上水枯竭,地下中浅层水含盐量过高,不能利用,加之旱地多瘠薄盐碱,适耕期短,蓄水保墒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黄骅市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引用有关文献,概述了苦咸水的界定标准、分布及危害,简析了苦咸水的成因,并就当前运用较多的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苦咸水淡化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黄骅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黄骅市林业发展的主要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措施,对黄骅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农村饮用苦咸水淡化技术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军  沈涛  高振陆  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46-6547
介绍了我国农村苦咸水淡化饮用技术应用现状和安徽省农村饮用苦咸水概况,结合安徽省农村饮用苦咸水深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用反渗透析法和电渗析法,着重论述了完善反渗透法除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膜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以及膜技术在苦咸水淡化上的应用与进展。利用膜技术淡化苦咸水对苦咸水较多的西部省区来说,将是解决饮水困难,制取优质饮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 沧州地区水利局和黄骅市水利局于1988年春在黄骅市滕南大洼围堤11000余亩。并选定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治理,初见效益。一概况 滕南大洼位于黄骅市西部,东南靠南排河,西北靠廖家  相似文献   

12.
黄骅市是河北省农业生产大市,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黄骅市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骅市农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研制的苦咸水净化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不同等原因造成的RO膜损坏问题,进行了不同水质对RO膜损坏程度测试,研究了苦咸水净化装置RO膜清洗主要方法,延长了苦咸水净化装置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实现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黄骅市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最东端,地势低洼平坦,属于典型的滨海旱碱区。常年平均降水量为547毫米,年内降水不均,大部分集中夏季,春季仅占9.6%。浅层淡水严重匮乏,水资源人均占有不足80立方米。土壤肥力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5%,按全国土壤分类为4—5级。全市旱碱地面积6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2—0.6‰,p H值0.75—0.8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骅市栅格影像的景观指数计算,获得10个斑块类型的景观指数和9个景观水平的指数。对黄骅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分类,通过对景观指数的分析,得出黄骅市农业景观、荒漠景观等景观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骅市景观整体聚集程度较高、多样性显著、均匀度较高、破碎化程度较高,形成以农业景观为景观基质,荒漠、陆地景观散碎分布,工业、水域景观团块式分布,居住、交通运输景观规律分布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6.
1黄骅市苜蓿生产的基本情况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总面积2251km^2,农业人口30.4万,耕地面积75万亩,另有盐碱荒地7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中90%以上为盐碱地。土地瘠薄,水资源严重匮乏,大部分耕地为纯旱地,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为此,黄骅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00年,黄骅市召开了改粮种草工作会,以发展苜蓿产业为突破口,改粮种草。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黄骅市冬枣特色经济产业现状,分析了黄骅市冬枣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并从特色经济体系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预测黄骅市土壤盐渍化风险区域分布情况,对黄骅市土地利用类型盐渍化敏感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阻力系数,进而应用土地利用连通度模型划分出极高、高、中、低4个等级的风险区。结果表明:黄骅市土壤盐渍化极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北部的未利用地、不稳定耕地范围内;高等风险区由西北到东南的零散分布,包括水浇地、未利用地等区域;中等风险区主要集中于高等风险区周边的水浇地和一些有植被覆盖的未利用地区域;低等风险区位于黄骅市西部和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滨海生态脆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河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区——黄骅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角度切入,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黄骅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黄骅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动态变化度达97.30%,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为0.65,处于中度可持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特点,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在市域远离海边的西部,生态功能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域东北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处于优势地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骅市中部。结果表明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逐渐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但是协调度依然很低。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冬季黄骅市低温寡照天气对设施蔬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冬季,黄骅市连续发生了低温寡照天气过程,对设施蔬菜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造成冷害和冻害。该文在介绍2012年黄骅市冬季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对设施内温度、日照变化特点进行整体分析,指出其对设施蔬菜的影响,总结了黄骅市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的管理水平及管理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