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4年5月和8月对河北省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物分布进行了调查,对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需氧量等理化参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别对污染物和河流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水质均处于污染状态。5月份71.4%的调查河流处于轻度污染,28.6%的河流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8月份85.7%的调查河流处于中度污染状态,14.3%的河流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油类和总磷。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4~2008年灌河和射阳河水质和径流量监测资料,采用内梅罗(Nemerow)指数法对两条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水质和径流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了灌河和射阳河主要污染物的年入海量,并据此分析了污染物入海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近年黄海中南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暴发的关系。结果显示,(1)2004~2008年灌河水质状况良好,但水质污染指数呈逐年升高趋势;2005和2007年射阳河水质为轻污染,其余年份水质为清洁。(2)不同年份灌河和射阳河年入海径流量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灌河在15.72×108~41.93×108m3,射阳河在28.74×108~59.96×108m3。(3)2004~2008年灌河和射阳河主要污染物(CODMn、BOD5、氨氮和挥发酚)年入海量均值分别为18794.87t和43919.24t,其中CODMn和BOD5的入海量起主导作用,占主要污染物年入海量的89%以上。(4)灌河和射阳河污染物入海对海域水环境产生了明显影响,并与近年黄海中南部浒苔暴发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依据2017年葫芦岛市五里河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该排污口和邻近海域水质超标污染物,然后通过等标污染负荷评价、超标率评价和污染程度的评价得出该排污口的排污状况综合评价,并采用E指数法对该邻近海域进行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有粪大肠菌群、COD、石油类和镉,存在着高排污负荷、高污染程度的主要排污特征,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的危害很大;五里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季节性差异较大,5月份水体未呈富营养化状态,8月份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扇贝养殖区7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活性磷酸盐进行监测与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月枯水期7条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全部超标,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高达1.177 mg/L,超标39倍;各河口磷酸盐甲均污染指数高达19.44.8月丰水期除戴河口磷酸盐污染指数小于1,属末被污染外,其余各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也全部超标,丰水期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仍最高,达0.930 mg/L,超标31倍;丰水期各河口磷酸盐平均污染指数也达9.41.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扇贝养殖区第二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数字     
90%雪家海洋局近期监测的44条入海河流中,仅4条河流人海断面水质在第Ⅱ、Ⅲ类,其余州)条人海河流断面水质均在第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以下,占所监测河流总数的90%。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浙江省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养殖水体污染状况,降低养殖风险,2016年7-10月对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池塘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水质分析结果显示,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其中TN、TP和COD为主要的超标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环杭州湾围垦养殖区凡纳滨对虾池塘均为严重污染状态,其中,总磷为首要污染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都达到了60以上,均为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7.
阿什河流域上游是西泉眼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库水质。2010年9月对阿什河流域上游8个断面的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法对阿什河流域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评价法的结果显示8个断面中除R8为Ⅱ类水质外,其它断面均为Ⅰ类水质,断面水质较清洁。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仅可反映出某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而不能反映出整个水体的污染程度;相比于单因子法,灰色关联评价法能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水体污染程度。灰色关联评价法优于单因素法,其评价结果更接近于阿什河上游流域水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成为沿海地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于2015年8月,针对三亚市镇海村、三亚港、红沙港、后海村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共选取20个站位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主要污染物,采用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监测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阿什河流域上游是西泉眼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库水质。2010年9月对阿什河流域上游8个断面的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法对阿什河流域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评价法的结果显示8个断面中除R8为Ⅱ类水质外,其它断面均为Ⅰ类水质,断面水质较清洁。单因子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调查8个沿海工厂直排口、1个混合排污口、6条入海河流、4个市政下水口、海洋船舶、港口、海水养殖向海域排污状况以及农业使用污染物质情况等,初步掌握了茂名市海洋污染源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茂名市海洋环境状况是良好的,全市排入海域的总水量23,481.644万t,污染物质总量为3,816.84t,各种排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按大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悬浮物、氨氮、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磷等,其排放量分别为2,796.235t、438.092t、436.8t、75.1t、32.9t、25.965t和5.6t。茂名市海洋污染源排海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硫化物、磷,累计等标排污量占82.45%。  相似文献   

11.
水体环境包含多个影响因素,因素间大多具有非线性相关性,为了能够客观地对大沽河湿地海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以神经网络为基础,利用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5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5×5×1 拓扑结构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大沽河湿地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内梅罗指数法对该海域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期更好的对比评价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缺点。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大沽河河道内站点的水质均为劣Ⅳ类水质,入海河流断面及其周边海域也达到了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调查海域无机氮含量超标严重,劣Ⅳ类及以上站位的数量占总调查站位的59.3%,富营养化状态明显。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BP人工神经网络3种评价方法对大沽河湿地水质进行评价,发现Ⅲ类及以上水质站位占总调查站位比例分别为89%、96%、56%。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相比,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合理、评价结果科学可靠,是一种更加快捷、客观全面及实用的水体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状况,2016年对天津12个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排污口主要污染物;并通过超标率、污染程度、污水生物毒性对排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粪大肠菌群。各排污口年超标率为7.29%~17.86%,年平均污染程度指数为5~7分,排污口等级为黄色到橙色,生物毒性均为低毒性风险。其中大沽排污河入海口、泰达市政排污口Ⅰ、泰达市政排污口Ⅱ、海河入海口四个排污口污染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评价环渤海13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验证雷达图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在渤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中的作用,基于渤海195个监测站位3、5月两次实测水质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和石油类物质作为评价因子,对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渤海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总磷,其次为石油类物质;葫芦岛、秦皇岛、大连和烟台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好,而位于辽东湾北岸辽河口附近的盘锦、锦州、营口以及位于莱州湾西侧的滨州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差;3类水质综合指数对海水中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敏感性较强,且相互之间及其与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所选择的3类水质指数能够真实反映渤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本研究将为渤海水质评价与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辽东湾北部海域水质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立  王年斌  杜牛  马志强  薛克  孙冰 《水产科学》2008,27(6):302-305
根据辽东湾海域2004年6月与8月调查资料,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水体中主成分及污染源分布的特点,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海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水体中8种污染物的全部信息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39.89%、21.01%、12.74%。本次研究所调查的16个站位在污染程度上可分为4类,具有污染物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辽东湾北部海域局部受到污染,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口与双台子河口海域。辽东湾海域8月与6月Ⅰ类水质的隶属度分别为78%和67%,8月海水水质优于6月。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8年9月10日对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体基本理化因子,并采取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NQI)、营养状态指数法(E)、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A)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P)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各站位的水温、盐度、pH、DO、COD和DIP含量均符合海湾扇贝养殖水质标准,但是DIN含量严重超标。评价结果显示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且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养殖区内比养殖区外情况更为严重,其中N7站位最甚。DI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15年调查了黄河口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牡蛎产卵场及邻近海域的水质状况,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多参数水质综合评价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和营养质量状态指数法分析评价该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该海域总体为富营养化;无机氮(DIN)和化学需氧量(COD_(Mn))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水质量总体属轻污染,Pb、Hg、Zn、DIN和COD_(M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Pb、Hg、Zn和DIN为优先控制的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7.
分析洞庭湖的水环境变化趋势,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在洞庭湖共设置17个监测断面,包括5个入湖口断面、11个湖体断面、1个出湖口断面,2012-2016年每月监测1次水质,以2014年为调查基准年,对入湖河流和洞庭湖区主要污染负荷进行调查与估算。2016年,洞庭湖5个入湖口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总体水质状况为优;11个湖体断面和1个出湖口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属轻度污染,Ⅳ类和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3.33%和16.67%;西洞庭湖的南嘴和东洞庭湖的大小西湖为Ⅴ类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016年17个断面的TN年均值1.523~2.356mg/L,TP年均值0.064~0.139mg/L。2012年洞庭湖没有Ⅴ类水质断面,2013、2014、2016年Ⅴ类水质占比约20%,2015年Ⅴ类水占52.94%。2012-2016年洞庭湖TN年均值1.411~2.746mg/L,TP年均值0.032~0.162mg/L。入洞庭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湘江、沅江和松滋口水系,入湖通量是总氮、总磷污染物输入主要来源;洞庭湖区氮磷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对黄河宁夏段内两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渔业水质进行了监测。选取14个监测参数,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负荷比分析主要污染物所占比例。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呈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质为非离子铵、挥发酚、总氮和总磷,其对所监测物质总污染物的分担率超过70%,汞和铜呈间歇性污染。黄河宁夏段水质低于渔业水质标准,水质综合评价为污染。本研究从渔业水质角度对水质进行评价,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祝立 《福建水产》2006,(2):24-28
福清龙江近几年水质严重恶化,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福清湾。本文利用2004~2005年对龙江入海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监测结果进行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龙江入海口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磷酸盐、石油类、BOD5、无机氮、COD的含量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无机氮、COD、BOD5甚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中的重金属汞和铅阶段性的超标。龙江水经过邻近海域的海水稀释之后污染物浓度虽有所降低,但是到了福清湾顶平均污染指数仍然高达3.2。表层沉积物的几种污染物中只有邻近海域的石油类的含量超标,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龙江入海口海域与福清湾是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的养殖环境会影响该养殖区水产品的质量,龙江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摘 要:根据2010 年5月、8月和11月三个航次对黄河口主要入海河流附近海域9个调查站点海水化学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水平。结果发现:与历史数据相比,黄河口海域S上升,PO43--P污染加剧,DIN有所下降但含量仍超标;DIN 和COD沿黄河口向南递增,向北先递减,至刁口河、马新河海域又上升,主要与南部广利河、小清河,北部刁口河、马新河等入海河流径流量和污染程度较高相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超标率为55.6%,8 月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有机污染指数(A值)8 月(3.07)>11月(2.05)>5月(1.40),分别为中污染、轻污染和开始受污染水平。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富营养化指数与有机污染指数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作用。COD 和DIN是造成黄河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8月、11月N:P比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叶绿素a与TN、DI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随着水体P含量逐渐上升,在春季以后黄河口海域水体正在由P限制型逐渐向N限制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