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星子县蓼南公社在大灾的1983年,棉花大丰收。全社植棉4300亩,除因灾120亩无收外,收获面积4280亩,总产皮棉5590担,平均亩产皮棉130.6斤。比去年总产增长13%,单产提高13.6%,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亩产皮棉150斤以上的大队2个,面积1104亩,亩产200斤以上的生产队3个,面积250亩;亩产250斤以上的户7户,面积19.49亩。光辉大队九队社员万水平4.47亩棉花,总产皮棉1200斤,平均亩产268.5斤,他的一块试验地,亩产达300斤。蓼南公社位于我县南部滨湖黄壤丘陵地带,全社4300亩棉地,都是黄壤丘陵坡地。植棉30多年来,去年第一次闯过了亩产皮棉百斤关。比历史最高的1972年,总产、单产均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属重枯萎病区,植棉面积20万亩左右。1990年全市种植苏棉1号63850亩,未发生枯萎病,皮棉单产75.9公斤。乐余、晨阳等377亩丰产方平均实收皮棉88.5公斤,其中153.5亩麦套棉亩产103.9公斤,223.5亩麦后棉亩产78公斤。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孙占村1986年由常规棉改种低酚棉后,棉花生产出现了转机,当年45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5公斤。1987年低酚棉面积发展到700亩,平均亩产皮棉103公斤,1988年植植棉4300亩,平均亩产皮棉110公斤。低酚棉之所以能在盐碱窝  相似文献   

4.
今年,省下达棉花生产计划,面积六万亩,亩产皮棉六十六点七斤,总产皮棉四万担,其中收购任务三万四千担。据摸底调查,全区实种棉花五万九千亩,收获面积五万三千亩,亩产皮棉八十五斤,总产皮棉四万五千担,交售四万二千担,亩产超历史(六五年五十五斤),总产、收购超计划。植棉史上,第一次有了亩产过百斤的县,一百六十五斤的公社。亩产过二百斤的大队,二百五十斤的生产队,三百斤的户大批涌现。结束了“亩产皮棉八十斤不敢讲,百斤不敢想”的低产历史,开拓  相似文献   

5.
星子县依山傍湖,是九江地区分散产棉县之一。现有16,000亩植棉计划,分布在沿湖丘陵地带的五个公社。在这里,解放前常年种植棉花四、五千亩。解放后,曾一度发展到三万亩,但产量很低。近十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0亩左右,产量仍很低;十年平均亩产皮棉只有43.9斤。一九八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是当代植棉技术的重大发展。南方棉区有没有推广应用价值?我们连续进行了三年试验示范:一九八二年,全县布了十个点,共计试验面积15.02亩,平均比露地棉增产10.74%;一九八三年,全县地膜棉扩大到650亩,平均亩产皮棉188.3斤,比露地棉亩增28.1斤,增产17.5%;一九八四年地膜棉发展到2100亩,占全省地膜棉总面积的40%以上,普遍获得丰收。实践再一次证明,地膜覆盖不但适宜于北方棉区,在南方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是开创棉花高产丰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建立,科学植棉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区棉花生产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一九八二年全区植棉63.4万亩,总产量81万担平均亩产皮棉127.7斤,亩产200斤以上的农户成批涌现。为了满足千家万户普及高产植棉技术的迫切需要,开创一九八三年棉花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队种麦1768亩,植棉600亩。过去,棉田每年只能种一茬。1972年,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把棉田休闲期利用起来,我们在0.17亩棉茬地里进行了小麦移栽试验,折合亩产751斤,比晚茬直播的增产近一倍。第二年,又在亩产851斤的麦茬地移栽棉花40亩,平均亩产皮棉138.6斤。这一试验的成功,把“北方棉花地,自古种一茬”的旧框框打破了,为麦棉双高产找到一个新的门路。从1973年开始,我们大面积实行麦棉双移栽。移栽面积由100多亩增加到300亩,最高年移栽小麦平均亩产978斤,移栽棉花平均亩产142斤。  相似文献   

9.
岭背公社农科所下街塘生产队共21户,136人,耕地面积76亩,人平耕地五分多。该队自一九六九年开始植棉。由于坚持了科学种棉,70年亩产皮棉即达80多斤,而后连续十三年亩产皮棉均超百斤。尤其是八一年和八二年,虽然气候条件对植棉很不利,但由于推广了良种,抓住了田管关键,连续两年更夺得了前所未有的高产丰收。八一年种棉十亩,亩产皮棉228.3斤,比八○年145.1斤增产83.2斤,每亩纯收入417.15元。八二年种棉15亩,在前期阴雨天气较多,中期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们对丘陵红壤棉花生产与栽培技术进行了考查,现分三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丘陵红壤植棉大有可为。丰城县10万亩棉田,丘陵红壤棉地就有6万余亩。无论是旱年、水年,丘陵红壤棉区都涌现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高产单位和田块。一九八一年是高温干旱年,高产单位和田块仍然不少;据荣塘公社考查,店里大队中湖生产队53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1.5斤,全队36户,有18户亩产超过130斤;荣塘公社棉种场0.77亩移栽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74.4斤。外地丘陵红壤棉花高产典型更多,有的亩产已经超过250斤皮棉。实践证明,丘陵红壤不但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创高产。丘陵红壤种棉与平原圩区种棉相比有许  相似文献   

11.
湖口位于波阳湖与长江交叉处,属黄壤丘陵地区,土质较浅薄,易旱,但植棉历史悠久,是江西重点产棉县之一。历年植棉面积7万亩上下,今年实种面积扩大到11.37万亩,其中水改旱面积4.33万亩。预计单产皮棉59.3公斤,总产可达6.74千吨,比历史最高的1984年(种植面积6.51万亩,单产皮棉48.5公斤,总产3.76千吨)面积增长90.0%,亩产增长23.3%,总产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市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始于1981年。1982年试种了43亩,平均皮棉亩产142斤,比对照增产37.3%。1983年全市一跃上升到6366亩,平均皮棉亩产152.9斤,比对照亩产106.5斤增产46.4斤,增产43.6%。尽管近两年连遇洪涝灾害,地膜棉仍能较大幅度地增产。  相似文献   

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自1953年试种海岛棉成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1959年种植海岛棉一万余亩,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全师按收获面积计算,平均单产皮棉达54.8斤,比1958年提高了68%:其中平均单产在80斤皮棉以上的面积有1,949亩;在100斤皮棉以上的面积有1,101亩;平均高产籽棉在500斤以上的有40亩;而创造小面积高产的有3.44亩,平均单产达籽棉729斤:并出现百斤皮棉的场两个;霜前花—般达60%以上,纤维品质也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我师1959年获得海岛棉大丰收,除加强了党对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了政治挂帅,思想先行,鼓  相似文献   

14.
德州地区的棉产过去很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科学植棉技术。1981年全区植棉340万亩,总产皮棉330万担,平均亩产97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全区棉田地力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氮、磷,部分缺钾。据土壤普查结果,有机质含量0.5~0.7%,全氮量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赣北,长江南岸,庐山北麓。是一个粮棉兼作的地区。一九七九年,全县植棉八万七千亩,总产皮棉八万七千七百担,比上一年增产三万二千零一十七担,增长百分之五十七点五;按收获面积八万七千亩计算,平均亩产一百斤零八两,比上年六十一点四斤提高三十九斤四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我县情况看,今年的棉花生产大体上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平衡,保收面积大。不论平原洲地或丘陵山区,以及社、队之间产量都比较接近,平原洲地重点产棉社(场),高的亩产115斤,低的亩产105斤,单产差由去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10号是我国主要棉区麦棉两熟栽培的棉花新品种。三年来试种、示范、生产的结果,前茬小麦亩产400斤左右,皮棉百斤上下。1982年山东临沂县中棉所10号面积10万亩,亩产小麦359斤,皮棉90斤。江苏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一、福建省植棉大有前途福建省从1956年开始试种棉花,经过三年摸索,已获得成功。龙溪后房木棉农场1956年种植长绒3号棉亩产籽棉80斤,1958年种植岱字15号亩产籽棉236斤,其他如长绒德字棉等也都获得了不同的高产,连江县岱字棉的卫星棉田产籽棉1,100多斤。我省无霜期长,多山地,适宜植棉。只要积极改进植棉技术,加强防治病虫害,棉花产量一定会迅速提高。为了解决人民的需要并减少国家调运棉花的负担,我省1959年植棉面积已扩大到5万亩。(福建省龙溪县后房木棉农场康秀山)  相似文献   

18.
棉花扩种的局限性对如何增加棉花产量的途径问题,目前我县各社队普遍存在着以扩大面积为主的倾向,认为只有这样,产量才上得快,从而出现了棉地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然而耕地面积总是有限的,因而棉田面积也就不可能无边无际地扩大,而且,即使把棉田面积扩大到尽头,今后增产棉花,还得要走提高单产这条路子。例如天红公社,1979年种植4000亩,总产皮棉5289担,平均亩产132斤,人平收入136元。1980年种棉5500亩,总产6990担,平均亩产127斤,人平收入135元,1981年种棉6163亩,总产8361担,平均亩产135斤,人平收入仍只136元。连续三年扩大面积,总产看起来是直线上升,但单产没有什  相似文献   

19.
我区植棉22,000亩,其中碱地植棉8,800亩,占棉田面积40%。碱地难拿全苗,即拿住部分棉苗也是晚发迟熟,品质很差。1982年郝庄公社麻庄、王集大队,部分棉农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办法,使碱地棉花闯过了全苗、早熟、高产三道关,在280多亩盐碱地上获得了亩产皮棉116斤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20.
(一) 解放后卅多年来,荆州地区的棉花生产经历了一个从大幅度增长到长期徘徊的过程。1949~1958年,植棉面积由245.49万亩扩至405万亩,扩大65%;亩产皮棉由25斤提高到67斤,提高1.68倍;总产由61.84万担增至269.14万担,增加3.35倍。在皮棉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