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褐牛     
《新疆畜牧业》2010,(8):33-33
<正>新疆褐牛属于乳肉兼用品种,主产于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早在1935~1936年间,伊犁和塔城地区就曾引用瑞士褐牛与当地哈萨克牛杂交。1951~1956年间,又先后从原苏联引进几批含有瑞士褐牛血统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瑞士褐牛在塔城地区舍饲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美国瑞士褐牛在塔城地区舍饲条件下适应性的研究,为新类型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美国瑞士褐牛犊牛和母牛进行为期三年的饲养观察,对其生长情况、泌乳、繁殖性能、耐粗饲、耐热抗寒性能及疾病项目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在舍饲条件下,初生重平均为35.23 kg,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719.81 g;12月龄平均日增重为724.16 g,生长发育良好。平均繁殖成活率为81.72%;一胎平均泌乳量为3 561 kg,二胎平均泌乳量为4 267 kg,三胎平均泌乳量为4 579 kg。[结论]美国瑞士褐牛在塔城地区舍饲饲养条件下其生长发育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冻精进行了杂交试验.本试验对美×新褐牛F1、F2代生长发育和产奶性能多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F1、F2代在保持了新疆褐牛原有的高乳脂率、耐粗饲、适应性强的基础上,胸围、体长和产奶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产奶牛体型趋向于修长的三角型,F2代表现的产奶量增长十分显著,说明在全舍饲条件下通过引进冻精导入美国褐牛遗传物质,是提高新疆褐牛产奶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疆地区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导入杂交改良新疆褐牛,以提高新疆褐牛品质和生产性能。研究旨在校正约翰逊估测法中系数,准确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体重,为今后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类型培育中体重测定提供方法。[方法]试验共测定美新杂交褐牛生产母牛283头,包括体重、体斜长和胸围,通过实测体重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比较分析,校正约翰逊法公式中系数,再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美新杂交褐牛实测体重极显著低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P0.01),对约翰逊法公式中的系数校正,校正后系数为12 300,即经过校正后的美新杂交褐牛体重约翰逊法估测公式为:体重=胸围~2×体斜长/12300,该公式在50头美新杂交褐牛进行验证,实测体重与估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校正系数后的约翰逊法公式用来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估测体重可行,但本次试验实测和验证牛群数较少,还需大量不断验证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2010,(7):F0004-F0004
塔城地区种牛场是塔城地区直属国有农牧企业,始建于1956年,是全疆最大的新疆褐牛种畜繁育场之一。《国家星火计划新疆褐牛种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攻关计划肉用牛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项目》、《新疆褐牛胚胎移植及冷配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先后在这里实施,成为承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实施基地。  相似文献   

6.
《新疆畜牧业》2009,(4):F0004-F0004
一、企业简介 塔城地区种牛场是塔城地区直属国有农牧企业,始建于1956年,是全疆主要的新疆褐牛种畜繁育场之一,总面积1.93万hm^2。总人口3175人,职工1730人,牲畜存栏3.37万头(只),其中新疆褐牛4320头,新疆褐牛核心群512头。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为今后新疆褐牛品质选育提高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伊犁新褐种牛场和伊犁尼勒克县牧强新疆褐牛种畜场的牛群进行体型外貌鉴定,测定1~10岁纯种新疆褐牛和美国瑞士褐牛冻精冷配改良后代母牛关新F1、F2代的生长性能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新F1、F2代不同生长阶段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显著(P<0.05)或P<0.05的高于纯种新疆褐牛.[结论]美国瑞士褐牛优良基因对提高新疆褐牛体尺和体重等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主要饲养中国荷斯坦牛,现饲养荷斯坦牛1 018头,成母牛587头,后备牛431头,曾荣获全国重点高产群体奶牛场称号。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自1955年建场以来,从塔城地区购进含有瑞士褐牛血液的低代杂种牛,后进行纯繁培育和杂交改良,至1983年开始,先后从  相似文献   

9.
新疆褐牛在祁连县的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引进的新疆草原褐牛进行了适应性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草原褐牛在祁连县高寒牧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生产性能,并提出了适度扩大引种,加强饲管、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技术服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导入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新疆褐牛主要分布于北疆地区,尤以塔城、伊犁地区数量最多、品质最好。新疆褐牛是以我区本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纯种褐牛(瑞士、阿拉塔乌牛为主,并有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经过长期杂交改良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具有抗严寒、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由于形成历史较短及各县市育种深度不同,我区新疆褐牛体型结构尚不一致。但自1998年始,随着我区引进优良瑞士褐牛精液,冻精人工授精工作的广泛开展,饲养管理条件的逐步完善,我区新疆褐牛体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重点乡场严  相似文献   

11.
新疆褐牛对哈萨克牛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萨克牛因长期闭锁繁育,个体生产性能难以提高的问题,塔城地区通过引入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哈萨克牛项目的实施,其改良效果明显,尤以体重、肉用性状、乳产量表现最为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2.
新疆褐牛育种历史长达70多年,是我区畜牧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选育成的一个乳肉兼用型品种。它是由阿拉托乌牛和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以及瑞士褐牛与我区的哈萨克牛进行杂交而育成。是我区养牛业的主要品种。1983年达到品种标准的新疆褐牛约1万头,各代杂交良种牛约24万头,据调查,2007年新疆褐牛纯种及各代杂交牛约为120多万头左右。但在舍饲条件下饲养的新疆褐牛很少。近年来,随着我区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我区当家品种——新疆褐牛的产奶性能引起了众多奶牛场和饲养户的关注。本文介绍新疆褐牛在舍饲条件下高产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哈萨克牛因长期闭锁繁育,个体生产性能难以提高的情况,塔城地区通过引入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哈萨克牛项目的实施,引进新疆褐牛对哈萨克牛进行杂交改良,其改良效果明显,尤以体重、肉用性状、乳产量表现最为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4.
奶牛拾零     
<正>1我国奶牛有哪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娟姗牛、瑞士褐牛、更塞牛、爱尔夏牛和乳用短角牛。乳、肉兼用品种的西门塔尔牛。2为什么要观察奶牛反刍?奶牛每天累计反刍大约7~9个小时,充足的反刍保证奶牛瘤胃健康。粗饲料的品质与适宜切割长度对奶牛瘤胃健康至关重要,劣质粗饲料是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第一限制因素。同时,青贮或干草如果过长,会影响奶牛采食,  相似文献   

15.
新疆褐牛是伊犁地区优秀的乳肉兼用型品种。通过测定新疆伊犁州8县1市的1724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研究了伊犁州新疆褐牛群体基本情况,利用生物统计学分析不同饲养管理条件(牧区、农区、城郊)对新疆褐牛母牛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伊犁地区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杂交改良的效果。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可有效改善新疆褐牛体型小的特点,从而提高新疆褐牛群体水平,为今后的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打下了基础。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新疆褐牛、MHF1(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MHF2(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二代)及MHF3(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三代)体尺体重进行分析比较,Excel 2019计算体尺指数。结果表明,4~5岁母牛个体中,美系各杂交后代体尺体重性状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6~7岁母牛个体中,MHF1代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新疆褐牛,7岁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冷藏和化纤工业的发展,以及肉类消费量的增加和羊肉价格的提高,以产毛为主的细毛羊养殖业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使塔城地区的细毛羊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是塔城地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新疆塔城地区新疆细毛羊羔羊和南非美利奴与新疆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在本地区的最佳肥育方式,为该地区的细毛羊羔羊肉生产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疆褐牛种群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新疆褐牛主产区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新疆褐牛资源现状与分布特点,为品种的选育提高、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地、县、乡分划成调查小区,每个小区涵盖所有住户,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纯种新疆褐牛为17.068万头,各类新疆褐牛改良牛存栏已达到150万余头,其中伊犁河谷存栏约90万头,塔城地区存栏约36万头,其它地区新疆褐牛存栏约20余万头。[结论]成年新疆褐牛母牛中优良个体较少,整体生产性能不高。建议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因地制宜的开展新疆褐牛的选育提高与品种改良工作,同时提高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挖掘和发挥当前种群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9.
正1.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奶牛品种?世界上多数优良奶牛品种产于西欧一些沿海国家,如:荷兰的荷斯坦奶牛以产奶量高而闻名于世,英国的娟姗牛以乳脂含量高而著称,抗热、抗病等抗逆性较好的更赛牛、爱尔夏牛均产于英国。另外,瑞士褐牛、乳用短角牛、丹麦红牛、西门塔尔牛、三河牛、草原红牛、新疆褐牛、科尔沁牛等属于乳肉或肉乳兼用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夏季放牧冬季舍饲饲养环境下美国瑞士褐牛、德国瑞士褐牛、加拿大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F1代(MXHF1、DXHF1、JXHF1)母牛综合生产性能,选取3种F1代母牛各18头,分别测定0、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计算体尺指数,并测定18月龄肉质性状。结果显示:6月龄DXHF1体斜长显著高于JXHF1(P0.05),12月龄DXHF1体高极显著高于MXHF1和JXHF1(P0.01),12月龄JXHF1胸围显著高于DXHF1(P0.05),18月龄、24月龄MXHF1和DXHF1体高显著高于JXHF1(P0.05),24月龄MXHF1、DXHF1体斜长极显著高于JXHF1(P0.01);DXHF1初生重显著高于MXHF1和JXHF1(P0.05),18月龄JXHF1体重显著高于MXHF1、DXHF1(P0.05),12~18月龄段JXHF1日增重显著高于MXHF1、DXHF1(P0.05);JXHF1各月龄的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均高于MXHF1和DXHF1;18月龄JXHF1眼肌高度、眼肌面积显著高于MXHF1和DXHF1(P0.05)。从体型外貌上看,JXHF1更偏向肉用类型,MXHF1和DXHF1更偏向于乳肉兼用类型,今后可利用美国瑞士褐牛、德国瑞士褐牛选育新疆褐牛乳用类型,利用加拿大瑞士褐牛选育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同时可利用加拿大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进行杂交育肥,以期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