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油茶高接换种快速培育茶梅大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嵌合芽接法与劈接法是油茶高接换种快速培育茶梅大苗的好方法,两种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砧木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砧木直径在8cm以上且生长较弱时,其嫁接成活率显著降低;劈接法成活接穗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嵌合接法成活接穗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2.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茶的无性系繁殖方法较多,目前在生产和科研上广泛应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油茶“撕皮嵌接”法;二是油茶“芽苗砧嫁接”法,现将这两种嫁接技术分述如下c1油茶“撕皮嵌接”法撕皮嵌接法,是油茶无性繁殖的一个优良方法,主要特点是:(l)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因为撕皮?..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树型油茶树桩作砧木嫁接山茶(Camellia japonica),对油茶砧木的移栽处理方式、嫁接时间、嫁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砧木断根处理,有利于油茶树桩树势的恢复,有利于提高嫁接的成活率;砧木油茶树桩定植、嫁接同期进行,有利于快速培育出山茶大树。在4种嫁接方式中,嫩枝劈接法、硬枝劈接法和插皮接法都能获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撕皮接法虽然也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但是愈合以后会出现接合口不协调而导致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劈接法油茶苗木嫁接机,对其嫁接方法和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劈接法油茶苗木嫁接机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几种油茶苗木自动嫁接技术装备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对BYJ-600及BYJ-800劈接法油茶苗木自动嫁接机主要结构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该领域技术装备的研究现状,为油茶苗木自动嫁接技术装备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1978年6月我们在建立油茶采穗圃时,分析了各地油茶多种嫁接法的利弊,自行设计了一种油茶断砧拉皮接,并以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嵌合枝接与皮下枝接作对照。初步看出该嫁接法具有成活率高、接口愈合良好、不易“烂桩”、生长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油茶改接换种和老林更新的一种较好的嫁接方法。 1979年6月我们在进行优株嫁接鉴定时,再次采用拉皮接法,嫁接4亩,576穗,到8月4日检查成活571穗,成活率高达99.13%。其中有209穗已萌出新梢,一般长7厘米,个另0达15厘米。同年6月底7月初,常山县林业局与县林学会举办油茶嫁接比赛,到会选手23名,所用方法有切接、切腹接、枝腹接、皮下枝接、嵌合枝接、插皮接、拉皮接和缝接法等。8种嫁接方法中,以拉皮接最好。  相似文献   

7.
油茶嫁接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近年来,随着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的发展,我省油茶产区的广大林业工人、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积极地进行了油茶良种嫁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邵东县黄草坪油茶林场采用“嵌合枝接法”,茶陵县林科所采用“丁字形枝接法”和“短穗贴接法”,千株成活率都在60%以上,超过了1975年全国油茶嫁接会议提出的规定标准(即千株成活率60%)。油茶嫁接绝对不是1个接穗+1个砧木=2(接穗和砧木)的简单凑  相似文献   

8.
油茶嫁接机器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茶苗"劈接法"的嫁接作业方式,设计了嫁接机器人系统,概述了系统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油茶嫁接机器人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云油茶9号"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处理、遮阴材料和砧木径粗对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新梢发枝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山区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采用切接法,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嫁接,以棕皮作为遮阴材料,选取砧木嫁接口径粗3.01-5.00cm的砧木部位,接穗用清水随泡随用处理,其嫁接成活率最高,新梢生长量及发枝量也较大,是适宜云南省广南县油茶高接换种推广应用的最佳方案。该研究结果为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舒城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质株占主导地位的油茶纯林进行嫁接改造。实践证明:采用拉皮切接法实施油茶林换冠,并结合调整密度,去劣留优,辅以适当的营林措施,其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嫁接成活后长势旺盛、除萌工作量少等优点。因此,油茶拉皮切接法高枝换冠技术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油茶嫁接好方法—撕皮嵌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研究油茶嫁接技术时,1975年试验一种新的嫁接方法——撕皮嵌接法(当时亦称挑皮接),使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以嫁接穗数计算)。1976年继续试验,效果稳定。1977年用16年生的大树砧和4年生的小树砧,进行大面积的试验,成活率平均达到91%以上。自1979年以来,我们把这种嫁接方法直接应用到油茶的科研和生产上,如营建油茶优树收集园;进行优树无性系鉴定:建立无性系种质基因库;试建  相似文献   

12.
开展油茶嫁接,把优树的优良品质保持下来,达到油茶丰产的目的.为探索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我们于一九七七年八月,进行了小砧劈接法试验,共进行十六次,嫁接四百五十七株,三个月后检查成活四百一十株,成活率达89.73%(表1),接穗平均抽长比同期生长的皮长的皮下枝接法大(表2),而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现将其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接穗,普通油茶种子培育的胚芽为砧木,研究田间嫁接培养再生植株技术。结果表明:选取3.0 cm长以上优质油茶组培继代芽,采用劈接法嫁接,锡箔绑扎接口,塑料薄膜密封的棚内培养,在每年2—5月和11—12月里嫁接,成活率为88.2%~98.3%。  相似文献   

14.
油茶芽苗砧嫁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 油茶芽苗砧嫁接是采用油茶大粒种子。经贮藏消毒催芽处理后,待其出土即将展叶的幼苗作砧木,以当年生油茶优树枝条作接穗的一种劈接法。三年来,我们共嫁接二万多株,成活一万七千五百株,其中八三年嫁接三千株,成活二千株。八四年嫁接五千株,成活四千七百株,八五年嫁接一万三千株,成活一万○八百株。平均成活率达83.3%。平均一年生苗木高16cm。接穗除极少部分为本地优树提供外,绝大部分从岳阳、省林科所引进,经过运输和较长时间贮藏,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不同嫁接部位、不同砧木时间、不同加罩方法,及用接穗的腋芽和顶芽嫁接等作了对比,初步得出了一些技术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张氏红山茶嫁接成活率的砧木种类、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等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砧木种类和嫁接方法是影响张氏红山茶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3个因子不同水平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各有差异;以油茶大砧或红露珍做为砧木,采用皮接法嫁接张氏红山茶,全年均可嫁接,且其嫁接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核桃嫁接的成活率,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和核桃易剥皮的特点,探索出"双嵌接"和"嵌腹接"两种核桃枝接新方法.与传统的切接法相比,采用双嵌接法于春季对核桃进行枝接,砧穗接触面增加'广1倍,有着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和优良的苗木愈合质量;在借鉴并改进油茶"嵌合技接"法的基础上,采用嵌腹接法于夏、秋季对核桃进行枝接,其砧穗接触面积比"嵌合枝接"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核桃方块形芽接法相比,其对接穗质量的要求降低了而利用率却提高了,且枝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木麻黄嫁接技术和种间嫁接亲和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木麻黄劈接和芽接2种嫁接方法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木麻黄属植物3个种的木麻黄种内和种间嫁接亲和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切接法和劈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3%和75.6%,切接法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劈接法,切接法更易操作且效率更高;木麻黄3个种的种内和种间嫁接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木麻黄属植物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这为建立木麻黄嫁接种子园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植物采用无性繁殖,不但可以有效地将母本的特性遗传下来.同时可以提早结实和丰产。油茶的无性繁殖,目前在生产和科研上广泛应用的有两种嫁接方法,一是“撕皮嵌接”法;一是“芽苗砧嫁接”法。一、撕皮嵌接法(一)撕皮嵌接法的误作方法和步骤1.砧木的接前管理。为了保证嫁接的成活率和接后生长良好,根据需要把嫁接部位以下的各类侧枝全部剪除。2.接穗的采运和保存。稳条应在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树上采取当年生、粗壮、腋芽饱满无病害的新消,来后即接,如果要远途运输,应将采下的税条整齐的捆扎好,在下端包上吃饱水的脱脂棉,装入…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插皮接法与芽接法两种嫁接方法对比,结果为:插皮接法成活率为58%,接穗生长量为5.9cm;芽接法成活率为87%,接穗生长量为11.8cm。由此可见,嫁接木用芽接法成活率高,接穗生长快,嫁接树木提前进入郁闭期。  相似文献   

20.
红松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及生长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生长季节对红松进行了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为62%,劈接法为88%。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为5.9 cm,劈接法为11.8 cm,较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高了100%。经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及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红松采取劈接法嫁接优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