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选取N.P.K施用量3个因子、采用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威优77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而总粒数是通过主攻有效穗来实现的。2.在土壤肥力较高的稻田,产量高于每公顷7.5t的施肥技术是:每公顷N.P.K施用量分别为147.41~155.29,28.98~69.70,104.77~126.12kg。并进行大面积可行性论证,每公顷产量为6.86~7.95t。 相似文献
4.
5.
1991年,郴州地区威优77父本于4月 1日播,母本于4月30日播,叶差 5. 1叶;汕优77父本于 4月1日播,母本于 4月 23日播,叶差 4.1叶。父、母本均于 7月初始穗,7月 10日左右进入盛花期,花遇良好,产量突破300公斤。 相似文献
6.
威优647,父本647是从籼粳复式杂交组合[G733(粳)//矮黄米//测64-7]B1F1/IR2035中通过多代系造而育成。与V20A等不育系测交配组表现优势强,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从1987年开始连续5年7次参加省联合鉴定、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获5次第1名,2次第2名,比威优64、威优6号、威优46等3个对照都不同程度增产,特别是米饭食味极佳。1 品比联鉴区试结果 1987年安江农校晚稻3次重复正规品比,获参试12个组合第1位,比对照威优64增产4.9%;1988年在湖南省杂交晚稻联合鉴定中,获参试迟熟组11个组合第1名,比对照威优6号亩增35.3kg,增产8.6%;1989年因参加… 相似文献
7.
威20A/82—1(简称“威优821”)的恢复系,是湖南省安仁县农科所从1979年开始,用巾丰28/测64选育9代而成。1982年配组,表现优势明显。1984年参加郴州地区早稻区域试验,8个点平均亩产484.15公斤。全生育期112—119天。单产略低于威优64,全生育期要短6—8天。1985年参加湖南省杂交早籼新组合联合鉴定, 6个点平均亩产465.55公斤,比对照湘矮早九号增产7.31%,达显著水平。单产在12个新组合中列第3名,日产4.035公斤。全生育期115.4天,比湘九早熟0.2天。1986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域试验,18个点平均亩产471公斤。其中表现好的有零陵地区农科所和衡阳市… 相似文献
8.
威优77作为晋江县主要的早杂交稻组合,探讨其生育过程中氮肥各时期不同比例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可为威优77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方法 (一)方法本试验设置3个处理,3个重复,共9个 相似文献
9.
“威优402”(V20A×R402)是湖南省安江农校选配的杂交早稻迟熟组合。1991年3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可在全省双季稻区推广。 一、产量表现:1988年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05.7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号增产17.7%。1989~1990年两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对照威优49增产2.8%,日产量4.45公斤,比威优49高0.13公斤。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丘块可超过550公斤,如怀化市桐木乡1990年成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525公斤。 二、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6天,与威优49相同。一般3月底播种,5月初移栽,6月中下旬抽… 相似文献
10.
威优77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调控因子的探讨朱邦彤(三明市农科所)本文对V77的产量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籍以探明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因素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探讨各因素决定时期茎菜数、植株N、P、K含量,A/B值、干物重、倒二叶长...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以改良IR24的抗病性和提早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采用IR50与IR24杂交,再用IR24回交的方法育成新恢复系早恢89,与珍汕97A配组成高产、抗病、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汕优89。1993和1994年通过全省区试;1996和... 相似文献
12.
威优90是湘潭师范学院生物系于1985年用V20A与早熟恢复系测90配制而成。测90是1984年在IR84123中发现的早熟突变单株,经多代选择和测交筛选培育而成。 一、区试及生产试验的产量表现 1986年该组合引入广西桂林地区进行观察鉴定,1987年参加新组合比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的产量与威优49相近,但早熟3—5天,且抗病性较强。1988年进入地区区试,其中有一个试点比威优35增产2.4%,早熟8天。1989年参加续试,桂林地区农科所的区试结果表明,威优90比威优49早熟4天。1987年广西全州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王振于农艺师试种1.05亩,经广西全州县农业局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籼水稻品种和杂交早籼骨干亲本共19份材料的抽穗期光温敏感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结果表明,这19份早籼材料(包括杂交稻亲本)都表现出弱感光性,其中16份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些早籼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较弱,但是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抽穗期长短与每个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这些早籼材料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早籼材料均带有隐性非感光位点hd2,大多数早籼材料都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1,而在Se-1和E1两个主效感光基因位点,所有早籼材料不带或只带有一个感光等位基因。这些结果从基因型角度揭示了早籼材料具有弱感光性和较强感温性,是其适合在我国华南双季稻作区和华中单双季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的原因,为早籼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杂交早籼新组合351A/制选351A/Zhixuan,anewearlyindicahybridrice罗志祥(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230031)351A/制选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自己育成的优良早籼型不育系351A和恢复系“制选”育成的双季杂交早稻...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