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内涵出发。分析政策手段在我国当前农业保险中的应用与绩效情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晶晶 《甘肃农业》2006,(6):100-101
我国是自然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农业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相当大。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农业保险自身的风险性导致它又是一项弱势产业。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法制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丛军  付世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71-9672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滞后于农业风险赔付需求的法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本文通过对美国与日本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展概况的介绍以及对他们的优点与缺点的比较,分析美国与日本两国的模式特色与它们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联系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目前主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借鉴美国与日本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76-3477
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进行归纳和评述,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双冷,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建立具有区域差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在需要。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中央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是由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具体运作模式有经济发达地区模式和经济落后地区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开始萌芽和发展,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从2008年的110.6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79.06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是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繁荣农村经济。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农业保险经营的亏多赚少,不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农民收入较低,支付农保费的能力不足、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专业从业人员较少、经营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不断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大,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10年发展,已成为解决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分析当前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具有自然和市场风险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特点。构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农民合作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兼具政策性、互助性、经营性特点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规避农业风险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萎缩到迅速增长的过程,转变得益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政府扶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需力量,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国情下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中国的弱质产业,必须用农业保险等办法来保证其发展,但目前国家还未正式出台有关的农业保险法。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一些政策和优良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体系是当前政府有关部门的要务。  相似文献   

16.
截至3月初,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导致全国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500多亿元,而农业保险赔款占已赔款项比例仅为4%左右,凸显出我国在农业保险尤其是农业巨灾保险领域的严重缺失。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区,近年来的统计表明灾害趋势在加重,农业领域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在加大,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实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三农”问题逐步受到重视,农业保险问题再次备受瞩目,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第一,要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二,政府必须在立法、资金等诸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我国的农业保险才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丹  常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02-10404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结合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仍存在农民认识不充分、参保意愿不高、法规体系不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不科学、抵御巨灾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巨灾基金、发展再保险、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20.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一部分,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能够分散风险补偿损失,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自身属性和完善服务体系的研究,说明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特点,提供不同程度的风险保障范围,能够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配置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