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霞 《新农业》2022,(9):37-38
古迹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遗产,是宝贵财富,作为后人要对之加以爱护.如何将园林规划与历史古迹有机融合,既保留历史古迹又具有独特风格.笔者通过探究问题根源,探索解决方法,探查潜在问题解决方案,探讨今后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同时通过园林规划设计完美融合历史古迹、保护历史古迹,打造出特色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2.
从剖析国家政策出发,结合"慢城"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在园区实证案例中融合其理念的必要性。再以产业规划、乡村发展与旅游策划的角度,从案例中提炼出融合"慢城"理念的方法,探讨四川特征浅丘地貌下农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德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大德阳"发展模式建立的条件、内涵,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衔接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从而保证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在用地规模统计与空间布局上的一致性。以天津市静海县为例,提出"两规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分析其可行性,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麻益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59-2561
基于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丽水市建设长三角"养生福地"的实践探索,以丽水市"农家乐"为例,分析"农家乐"在养生(养老)产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面临的问题,从产业融合的视野提出"农家乐"发展在理念设计在顶层、保障条件在政府、布局策略重资源、目标考核重养生、提升内涵是根本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中西部资源贫困型村庄更需要重点关注“三治融合”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的核心动力。以贵州省大多数资源贫困型村庄为例,“熟人社会”冲击了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共同体,“半熟人社会”使得原子化村庄呈现出“分裂”和“竞争”的状态,分析认为,群众共识(法治)和道德规范约束(德治)无法形成礼法兼具的共同体,因此村民自治成为了“三治融合”长效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让乡土社会中的自治“无为”变成自治“有为”,进一步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走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又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基础问题,因此研究未来我国农业发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方法】从农 旅融合视角出发,研究不同阶段农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国内外农旅融合不同阶段 融合模式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潍坊市三大模式进行分析与升级,提出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 及项目支撑。【结果】规划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1)通过对潍坊市农业资源禀赋、现状 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规划了打造潍坊市农旅全域发展“山东样本”、世界影响力的 农旅枢纽引领区、国家级“农旅 +”经济发展聚集区三大发展定位。(2)围绕三大定位,规 划了以三大模式创新、一村一品、“农旅 +”、农旅总部经济、农旅金融、农旅济构筑农旅嘉 年华等为构筑方向的农旅发展产业体系。【结论】寿光模式、潍坊模式和诸城模式三大模式 的创新升级对全国农业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导向作用,推广、复制三大模式的成功经验对 促进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得保”保护性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绿得保”保护性杀菌剂的研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杀菌剂有效成分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工艺、产品配方等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该杀菌剂对梨、苹果等果树的病害有较高的防治效果,且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药害。做为铜制剂是传统农药“波尔多液”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9.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形式、过程、职责权益、法律保障、组织形式和转变高校角色等6个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中,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建筑保持一样的风格,从而在感官上增加园林景观的舒适度,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在公共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因为园林景观本身的特殊性,很容易使园林景观与周边的建筑出现差别,变得格格不入。而从城市建设的角度上来讲,需要利用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建设园林景观的绿化工程,从而确保城市内的生态系统得以有效的循环发展,在这个角度上,园林景观设计是需要为周边的公共建筑提供生态服务的,因此两者的有效融合也是必然的结果。而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保融合的有效性,从而消除园林景观在感官上的突兀感,并使其与周边公共建筑相宜得章的发挥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婧  黄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6,(13):233-235
我国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已快速步入了“大旅游”时代,在旅游业散客化、个性化需求趋势推动下,气象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该研究从旅游气象资源、气候变化、气象预报、气象灾害4个方面阐述了气象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立足于旅游市场需求变化,提出了“旅游+气象”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并通过科技渗透与产业延伸两条路径对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孟洁  黎八保  王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67-6068,6070
分析了目前各高职办学模式的前提下,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三位一体,双员双证"的办学运作模式、实施措施及建设中的总结思考,以期为各高职专业的办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并制定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唤醒并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通过构建并实施"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探索了专业创新案例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重构了导师引领、校企合作、项目驱动的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完善了能够贯穿全学程的专业创新活动实施体系,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生态农业是新型的农业、是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利用"互联网+"战略推进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村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延长生态农业产业链、拓展生态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二语习得与第二文化习得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应是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同步。普通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表明,构建与文化教学有机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求求职者既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要探索和研究职业道德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技双馨人才.职业道德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包括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加以评价考核,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与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将实践教学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变化,公共英语教学很难满足职业人才英语素质的需求,EGP (通用英语)和EOP (职业英语)融合教学已成必然。通过重构EOP与EGP融合的层次化教学内容,构建“情境式‘主线’课堂+任务型‘辅线’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诊断性、过程性、总结性、激励性评价机制,创新EOP与EGP融合“双线制”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出英语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融合途径,以此保证EOP与EGP融合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54-155
现阶段我国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利用互联网的这些特征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可以拓展农民认知视野、增强农民主体性和自主性、提升农民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从业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变迁。现阶段通过互联网进行职业农民的培训存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对互联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提供更多适合农民的"互联网+"平台、增强农民对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提高农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握城乡关系演进历史、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千万工程”和全域旅游三者发展理念契合,推进机制叠加,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体系闭环。城乡融合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千万工程”是人居环境整治,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迭代过程。全域旅游是基于全域资源优化,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或引导的区域发展模式。贯彻三者协同的关键环节,包括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打通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建立与发展全市场参与机制和生态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中国带来了经验启示。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同时,“三美”(生态美、经济美、生活美)融合的美丽乡村构建,大大地提高了乡村面貌。然而在“三美”乡村的打造中,还存在盲目效仿城市景观或照搬优秀美丽乡村案例的现象,导致乡村特色的缺失、资源的浪费,与当地环境不符等现象。以杭州市建德市“三美”乡村建设为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出分别对应自然生态层面、经济方面和社会人文方面的“三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为建德市“三美”乡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