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果蔗组培苗的假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假植组培苗的苗床基质要求疏松透气,假植前,要预先消毒,以防细菌、霉菌感染;假植后两个星期内必须搭棚覆盖塑料薄膜,或采用大棚内移植,以保湿、保温;水肥管理是一重要环节;还必须及时治虫、防鼠,提高幼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陈水利 《福建热作科技》2000,25(3):45-45,23
传统的香蕉生产中出现很多问题 ,如种质退化 ,产量不稳定、病虫害多、抽穗不整齐、栽培管理不规范 ,特别是旧蕉园极容易传染束顶病等。为使香蕉可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大力推广组培大苗 ,其具有早、壮、匀、齐、无带病虫等优点 ,在我县平原地区能避寒害 ,亩产量达 2 5 0 0 -35 0 0kg ,可以吸芽苗种植提早 15天成熟。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增加出口创汇 ,增加农民收入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选择良种 :应选择高产抗风中杆良种 ,如 :台湾 2号、威廉斯等。山区以抗寒害的粉蕉为主。2、蕉园地选择 :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和有机质丰富 ,PH…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炼苗及基质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廷豪 《甘蔗(福建)》2007,3(4):297-299
试验测定了瓶苗等级,炼苗和不同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瓶苗健壮度、合理炼苗和不同基质与大花蕙兰假植成活率及后期生长呈正相关;M1(水苔)和M2[谷(麦)壳2+河沙1+珍珠岩1,体积比]是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的理想基质,移栽2个月后的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发育较好。综合成本、成活率、生长发育和生产管理等因素,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应大力推广使用M2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假植基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县多数蕉农种植香蕉,仍采用传统的吸芽苗定植.吸芽苗繁殖不仅速度慢、植株患叶斑病及束顶病率高,产量低,且植株生长和结果不整齐,给生产管理和采收造成困难.为克服上述缺点,笔者于95年至96年连续两年春季,从南靖县良种场引进台蕉2号组培苗进行种植,分别获得了亩产6465.4斤和6162.2斤,比对照(用吸芽苗种植,同样管理)的4308.9斤和4210斤,分别增产2156.5斤和1952.2斤.现将香蕉组培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蕉园的选择蕉园应选地势较开阔,通风及光照条件好,排灌水方便、土壤透水性好、土层深厚,疏松肥…  相似文献   

5.
银脉单药花为爵床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巴西,墨西哥等地,株高30 ̄100cm;叶对生,长卵圆形,长15-30cm;叶色浓绿,有光泽,叶脉白色;秋季顶端开花,为金黄色的穗状花序。因期耐阴和花叶俱美成为著名的室内装饰观赏植物,流行西方各国,在我国也逐渐普及。银脉单药花常可以扦繁殖,但繁殖率很低,采用组培繁殖系数大,且成活率高,株形特别美观  相似文献   

6.
将假植成活率和成活植株的形态特征结合起来,作为评价指标,摸索分析了不同消毒处理、不同苗床基质、不同浓度NAA(萘乙酸)蘸根处理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不同消毒处理方式对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影响较小,但对成活植株质量的影响较大;不同苗床基质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不同浓度NAA蘸根处理对甘蔗茎尖组培苗假植成活质量影响较大,成活植株的根长、株高、叶长、叶宽等性状,随着NAA浓度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8.
兰花同其他商品一样,人们对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只靠传统的繁殖方法,己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兰花繁殖大量采用了组织培养,组织培养苗的种植在技术上,培养基质上要求更为严格。下面就笔者几年来对兰花组培苗的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试管苗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的试管苗很“娇气”,在移植前,最好先放在日照50-60%的阴棚下适应l-2周。试管苗出瓶前24-48小时把瓶盖全部打开或打开一半,使幼苗叶片增强一些抗性,但打开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引起培养基发霉。试管苗从试管移出后放入清水中,将粘附在根上的培养基轻轻洗掉,以免琼脂发…  相似文献   

9.
曹干 《广西蔗糖》1998,(1):23-24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繁殖系数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可大大提高甘蔗的繁殖系数,对加速繁殖甘蔗良种意义重大,其实用性为生产实践所证明。由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组培苗,需经过大田种植数糙才能完全恢复原种种性,所以一般只用作繁殖种源。因此,甘蔗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也是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将植物组培生物技术同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快的繁殖速度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种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繁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培法大规模繁殖花卉种苗,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在生产上是否可行?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组织培养是母鸡下蛋“一本万利”.根据理论公式推导,一棵苗可以获得几万棵、甚至几十万棵组培苗,不要花太大的成本;另一种说法是组织培养成本高,不能形成生产力.近年来,我室对观赏价值很高的热带观叶植物花叶芋的组培作了大量的研究,且已形成一定的生产力.那么采用组培法大规模生产花叶芋,在经济上是否有效益,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下面以花叶芋组培苗为例子,进行成本核算,为进一步探讨组培苗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安祖花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无菌苗叶,叶柄及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1mg/L的6-BA的改良MS培养基上经经光培养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在1/2MS+NAA0.1mg/L 6-BA0.5mg/L的培养基上增殖其愈伤组织及诱导丛生芽;在1/2MS NAA0.05mg/L 6-BA0.5mg/L+水解乳蛋白400mg/L上壮苗;在1/2MS+NAA0.05mg/L 400mg/L活怀炭0.4%上生根,小苗移栽成活率高且生长良。  相似文献   

12.
大果甜杨桃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果大质优、采收期长、经济效益好,介绍其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plantlets were conditioned in tissue culture to produce more minitubers when planted in a greenhouse. Tissue-cultured potato plantlets, varieties Coliban and Russet Burbank, were grown for 4, 10, or 12 weeks under three temperature regimes (22/18 °C, 16/10 °C, and 10/2 °C day/night) and a photoperiod of 16, 12, or 8 h in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th. Duration, temperature, and photoperiod of the in vitro period affected plantlet morphology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minitubers produced per plant in a greenhouse. Extending the growing period and introducing a hardening period with low temperatures (16/10 °C) during the in vitro production stage resulted in 97% more minitubers (4.94 vs 2.50 minitubers per plant for the control) in variety Coliban and up to 71% (6.50 vs 3.80 minitubers per plant for the control) in variety Russet Burbank. The total number of minitubers produced per pla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or both varieties when a shorter photoperiod was used instead of the standard 16-h day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in vitro.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the number of minitubers can b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nduction period as an interstage between the in vitro stages of potato plantlet production and minitub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豌豆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侠 《杂粮作物》2002,22(2):121-121
豌豆苗的芽体为绿色 ,高 1 0~ 1 5cm ,顶部复叶始展开。豌豆苗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 ,具有降血压、明目的作用 ,并有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功效。豌豆苗可食用部分为胚轴中上部及幼嫩叶 ,可凉拌、素炒、涮火锅或做汤等 ,味道鲜美 ,是一种倍受人们欢迎的绿色食品。豌豆苗适应性广 ,尤其在产品形成期 ,一般不需要很高温度 ,最适温度 1 8~ 2 3℃ ,能承受 1 0℃左右低温 ,因此适合于我国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改良阳畦 (连墙式半拱圆塑料小棚 )、窑窖、空闲民房以及简易保护设施中 ,采用盘栽方式进行栽培。1 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闭鞘姜栽培技术的研究,掌握种苗繁育技术,并在扦插方法上获得创新性突破,“分枝顶芽扦插”成苗率达95.6%~98.9%。筛选出最佳栽培模式——网棚种植,每公顷可产鲜根茎60.6 t。  相似文献   

16.
烟-稻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稻耕作制做为一种粮经轮作制是我县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在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我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探索完善,总结出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和观察,利用嫁接栽培技术可解决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为害,从而实现西瓜的高产。  相似文献   

18.
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秋花生种植所处的环境条件、生育特点,介绍了秋花生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隔年种已成为目前水稻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1992年南充地区有隔年种206.6万kg,占用种量的60%。隔年种往年有,今后还会遇到,因为种子用量是个相对定数,而生产量受气候、技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是个变数,往往供大于求。针对这一特点,近两年我们在用种量的确定、种子预措、浸种催芽、育秧、栽插、施肥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以浸种催芽为关键技术环节的隔年种高产栽培模式。1992年我县种植隔年种面积13.7万亩,平均亩产 566.3kg,比大面积单产531.4kg增加34.9kg,增产6.6%。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龙眼“一、三、五”(即一个中心、三个抓好、五大措施)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