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樟子松的生物生理学特性的调查,总结出了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和预防冬季干化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樟子松已发展到东北三省、内蒙古东西部、河北坝上、山西雁北、陕西北部、甘肃、新疆北麓、山东泰山等13个省市,仅“三北”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就发展到近4万公顷,大量资料表明:柞于松生态幅度宽、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在许多引种区生长速度,田过原产地,有些地区树龄达20年,可以认为是“三北”地区沙地、低山丘陵、高寒山地和平原的即能防风固沙绿  相似文献   

3.
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穆天民  初国君 《林业科学》1990,26(4):294-300
经过十年的研究、探索,深穴(沟)内降位—靠南壁—深埋的樟子松造林新技术,即通过改变微地形,创造一个能改变微气象要素结构、微域水分再分配、积雪状况、和雪埋时间、活死地被物聚集特征的微生境,将苗木降位约20cm,靠近南壁的深埋(只露针叶量的1/4)栽植(穴状或沟状),通过1980—1985年1000亩中试和2660ha推广地的樟子松业已成林以及1987—1988年的模拟试验结果都证明,本项造林技术对预防樟子松生理干旱具有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省西部干旱盐碱地区樟子松造林保存率很低,使这一地区形成了许多樟子松疏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晚秋至早春之间生理干旱现象严重所致.人们虽然知道做“防寒”工作(在晚秋时节用土将小苗培严,春来将土撤去防止生理干旱),但是在具体工作中,由于“防寒”的年限、培  相似文献   

5.
红松留床苗的生理干旱,多出现在秋旱、冬雪少的年份,如果越冬防寒管理不当,发病更为严重。此病在撤除防寒物后开始呈现病态,发病时,针叶由梢开始变黄,逐渐全部针叶绿色减退,枝、叶抽皱,顶芽  相似文献   

6.
预防樟子松插穗干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采穗最佳季节为母树休眠期和7月10-7月15日。在母树枝条上环割生根率可提高30%;插穗切口采取“劈切”,其生根率可提高12.5%。地温控制在20-25℃;插壤水分管理标准是PF值2,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85%以上,插床遮荫度控制在70%为宜。  相似文献   

7.
马莹 《辽宁林业科技》2020,(3):47-49,68
为探明NaCl胁迫下樟子松苗木的生长和生理变化,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樟子松苗木的干质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樟子松苗木干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樟子松苗木仍可以生长,但生长受到抑制。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樟子松苗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均有一定的增幅,其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增幅与对照相比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防止樟子松生理干旱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樟子松造林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造林后易发生生理干旱,影响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常规造林保存率只有5%。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生态学原理认识它并从改变环境因子去解决它,创造出“深穴法”和“深沟法”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9.
早春苗木的生理干旱现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实验,发现苗木的生理干旱是由于体内水分代谢失调引起。文中对其成因、后果及防治方法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5个种源马尾松苗木进行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下马尾松苗木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多数种源马尾松苗木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也低于对照,表现出积极的抗旱反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室内试验和室外栽培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分胁迫下2年生樟子松苗木的几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在水逆境条件下,根和针叶质膜透性增加,同时伴有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叶片叶积累。在苗木失水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根浸出物质的成分和量值不同;可溶性糖的大量浸出与根TTC还原力的急剧下降具有同步性。若用湿砂在低温下使苗木缓慢复水可以避免根系无机离子和可溶性有机物的大量浸出与根TTC还原力的急剧下降具  相似文献   

12.
沙地彰武松与樟子松苗木抗旱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4年生彰武松、樟子松苗木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形态指标和叶片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Chl)、脯氨酸(Pro)含量和叶片含水率(LWC)5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彰武松总干质量、根于质量、茎干质量和根茎比等4个指标都显著高于樟子松,而单片针叶面积显著小于樟子松,针叶厚度略大.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彰武松的MDA含量都小于樟子松,CAT活性、Pro含量都高于樟子松.轻度干旱区[(40%田间持水量(FMC)]樟子松叶片中MDA,CAT和Pro含量较对照区(100%FMC)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度干旱区(30%FMC)这3个指标继续明显升高,在重度干旱区(20%FMC)它们达到最大值;而轻度干旱区中彰武松叶片的这3个生理指标反而低于对照区,在中度干旱区它们才开始增大,尤其是CAT含量较对照区显著增加,这些指标也在重度干旱区中达到了最大值.这表明彰武松幼苗在更低的土壤含水率下才表现出胁迫伤害,并且在开始受到胁迫伤害时就迅速提高保护酶(CAT)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ro),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彰武松Chl含量和LWC均大于樟子松,这2个指标在同一树种中的变化趋势也相同,大小排序均为:对照区>轻度干旱区>中度干旱区>重度干旱区.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苗木越冬防寒杨凤霞(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县068466樟子松是一种耐寒性很强的树种,但其幼苗越冬,如措施不当也会出现冻伤,霉烂或生理干旱等灾害,造成二年留床苗缺苗断条、产苗量低,换床苗成活率低等严重后果。我们在千层板国营林场苗圃通过近10余年的试...  相似文献   

14.
从种子采集调制、种子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实生苗和容器苗的育苗措施,总结了生产中了注意事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是东北山地、水源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喜干燥、耐瘠薄,在沙土和山地砾沙土壤上生长良好,是人们所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许多苗圃都在大量发展樟子松育苗,为了促进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苗木病害的传播蔓延,现将樟子松苗木针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樟子松黑点针枯病(苗赤枯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苗木移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2年生苗20 cm×20 cm、20 cm×10 cm、20 cm×7.5 cm、20 cm×5.0 cm、20 cm×4.0 cm、20 cm×3.3cm6种移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苗木高生长差异不明显,地径差异达到了1%的显著水准,苗木径高比,单株生物量随着移植密度的减少而增大,质量越好。一级苗百分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大而上升,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单位产值相差4倍以上。综合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益2方面考虑,以20 cm×4.0 cm和20 cm×5.0 cm2种移植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7.
<正> 樟子松原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呼伦贝尔草原红花尔基,海拉尔一带,是耐寒、耐旱、耐瘠薄、深根性常绿针叶乔木,已成为我省西北部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琢人  刘石丁 《林业科技》1995,20(4):7-8,61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邓琢人,刘石丁,孙显苍,马春成(黑龙江省林科所)(扎赉诺尔矿务局林业处)(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苗木全封闭造林就是在高活力苗木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苗木从苗圃起苗到造林成活这一段时间内,全株处于较好的微环境中,即苗木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苗木移植时间选择,移植前整地、作床、苗木选择等准备工作,以及移植、田间管理等培育技术;采用移植板移植,株行距均匀,密度为210株·m-2,符合地方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20.
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孙海鹏樟子松虽然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低温等特性,但这些特性是在樟子松成林后才逐渐表现出来的。刚从苗圃地栽植到造林地的樟子松幼苗,根尖伤口尚未愈合,对水、肥要求比较敏感,处于娇嫩阶段,还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特别是在干旱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