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NaCl胁迫对燕麦与小麦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燕麦和小麦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旨在为全面比较两种作物的耐盐性以及高效利用内蒙古地区的盐碱地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40 mmol/L)促进了燕麦的株高、生物量的增加,当NaCl浓度分别达到60 mmol/L与80 mmol/L时,明显降低了小麦与燕麦的株高、生物量,其中小麦较燕麦下降幅度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燕麦幼苗茎叶、小麦幼苗根中全N含量有所下降,而燕麦与小麦植株中全P含量有所增加;燕麦与小麦植株中K+、Ca2+含量、K+/Na+、Ca2+/Na+比值随NaCl浓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且小麦的降低效应大于燕麦,在同一处理NaCl胁迫下燕麦的K+/Na+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春和普通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DA5Lr、DA7Lr、AddLr11″、AddLr2″DA7Lr#1S和DA5Lr#1L为试材,研究了NaCl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它们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单株鲜、干重及胚芽鞘相对生长率均受到抑制,而DA7Lr材料受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其它材料。在100mmol/LNaCl胁迫下,DA7Lr的种子发芽率下降率、发芽势下降率、发芽指数下降率、活力指数下降率和芽长下降率分别为22.92%、16.28%、57.38%、69.39%和25.54%,分别低于中国春种子32.64%、49.78%、23.25%、4.31%和10.66%;100mmol/LNaCl胁迫48h,DA7Lr种子胚芽鞘相对生长率为0.267mm/h,比中国春提高117.1%;100mmol/LNaCl胁迫下,第9天调查结果,DA7Lr幼苗单株鲜、干重分别为76.4mg和10.6mg,分别比中国春增加7.1%和82.8%,表现出了较高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浸种对盐胁迫下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培养,将Vc,VB1、VPP、VB6(50mg/L)4种维生素分别对川育16小麦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发现视维生素种类而定,不同盐浓度下,所表现的效果有所差异。VB6、Vc表现出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增强小麦根系生长、提高根系TTC还原力,增加脯氨酸含量等,提高了抗盐能力。VB1、VPP的作用不明显,VPP基至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0.1 mmol L-1 SNP为NO供体,对小麦幼苗根系进行-0.5 MPa PEG胁迫处理,研究了NO对胁迫后叶片电子传递、光能分配和反应中心开放等PSII功能的影响,以探讨NO在干旱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在干旱胁迫的第1天和第3天,SNP处理不但增加了水势(Ψw)和叶绿素含量,且能维持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ФPSII和Fm/Fo)及潜在高光合效率(Fv/Fo);干旱胁迫减少了PSII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qP)和PSII反应中心捕获光能的转化效率,但SNP处理后PSII开放反应中心的比例增加,利于干旱条件下叶片吸收的能量用于光化学反应(Pr)和PSII反应中心安全地耗散过剩光能。综上所述,干旱条件下NO对小麦幼苗叶片的PSII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变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幼苗的甜菜碱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缓慢土壤水分胁迫一复水的变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相对含水量在80%~70%时,甜菜碱含量及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最高,相对含水量大于80%或小于70%,甜菜碱的含量和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都降低,并且两者变化是“同步”的。水分胁迫时,小麦幼苗迅速积累甜菜碱,抗旱型小麦增加6~8倍,水分敏感型增加4倍。积累甜菜碱与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构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盐胁迫下构树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探明构树的耐盐机理,为盐碱地造林树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于2007年夏季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构树种子发芽、胁迫中萌发幼苗的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构树种子在0~0.4% NaCl溶液中具有发芽能力,0.1% NaCl溶液对构树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大于0.1%之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发芽率、芽长、发芽速度及发芽指数也随之降低,浓度对各项发芽指标的影响极显著。种子在NaCl胁迫中萌发的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其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对照),5A、5B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5B代换系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对照,3A、4D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2A、4D代换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由此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Synthetic 6x的5A、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干旱胁迫下,Synthetic 6x的3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2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8.
类萌发素蛋白(germin-like protein, GLP)是一类含有cupins结构域的糖蛋白, 在植物基础抗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人工合成了甜菜GLP基因BvGLP1, 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受韧皮部特异表达启动子RSS1P驱动的BvGLP1基因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0-RSS1P::BvGLP1。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中, 对转基因扬麦18的T0至T3代植株中BvGLP1进行了PCR、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QPCR检测, 并对转基因小麦进行根腐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BvGLP1已转入转基因小麦扬麦18, 并能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转录表达; 5个转BvGLP1基因小麦株系的根腐病抗性比受体品种扬麦18有显著提高, 说明BvGLP1过表达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根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赤霉素结构类似物异甜菊醇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拟开发一种提升小麦抗盐性能的新型植物生长激素。采用滤纸培养法,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用10-10~10-7mol/L异甜菊醇水溶液预处理小麦种子,设置对照组CK(无盐胁迫)和模型组(无预处理)。培养7d后,测定小麦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异甜菊醇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的生长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SOD活性提高最显著。100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10-8mol/L异甜菊醇对小麦的抗盐性能提高最佳,与模型组比小麦幼苗根鲜重提高了89.7%,SOD活性提高了53.3%;150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10-9mol/L异甜菊醇对小麦的抗盐性能提高最佳,与模型组比小麦幼苗根鲜重提高了80.8%,SOD活性提高了203.9%。综上可知,异甜菊醇可通过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胁迫对早期小麦幼苗的生长胁迫,且最适宜异甜菊醇预处理浓度会随盐胁迫浓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抗麦长管蚜优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以30份小麦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自然感蚜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的方法,获得抗性的种质资源25份。通过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的r=0.2974,可得小麦种质资源抗性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很弱的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对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的影响不大,因而不能只根据小麦叶片颜色判断小麦种植资源的抗蚜性。通过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种质资源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小麦抗蚜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米耐盐性状基因的QTL定位,找到耐盐性状控制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帮助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基因的克隆。本研究选用耐盐自交系8723和盐敏感自交系P138为材料构建的F2群体,通过Jionmap 4.0软件对F2群体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了一个包含有174个SSR标记位点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平均分布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共2 764.3 cM,标记区间平均间距为15.88 cM。通过对表型数据的分析,对玉米的4个植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到8个与玉米苗期耐盐性状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2号、4号、6号、9号染色体上。本研究结果为幼苗在盐碱地正常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作物。水稻幼苗期对盐胁迫敏感,筛选幼苗期高耐盐水稻品种是利用水稻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关键。通过分析收集的15个粳稻品种在盐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的耐盐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 150mmol/L NaCl处理下,所有试验材料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出现植株变矮、根长变短和叶片枯萎等表型,其中盐胁迫对宁粳44、南粳46和盐丰47(对照)生长抑制相对最弱,死叶率最低;200mmol/L NaCl处理下,宁粳44、南粳46和盐丰47的存活率最高。耐盐指数结果表明,盐丰47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南粳46和宁粳44。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150mmol/L NaCl处理下所有试验材料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南粳46的SOD活性较其他参试材料高;南粳46、盐丰47和宁粳44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大于其他参试材料。推测南粳46、盐丰47和宁粳44具有较强的过氧化物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这可能是其幼苗期具有较强盐胁迫耐性的生理机制。综上所述,筛选到的幼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为南粳46和宁粳44。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浓度外源脯氨酸(Pro)处理对荞麦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实验材料,100 mmol/L Na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Pro处理,测定相关耐盐生理指标。外源Pro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20~30 ?mol/L Pro处理时降低幅度最大;外源Pro还能显著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20~30 ?mol/L Pro处理时增加幅度最大。说明外源Pro可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20~30 ?mol/L Pro处理对荞麦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4.
甜菜萌发—幼苗期不同阶段耐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明确甜菜萌发—幼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能力,采用室内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下,甜菜种子的发芽率、子叶期和第3对真叶期甜菜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萌发期进行NaCl胁迫,低、高浓度处理(140、280 mmol/L)甜菜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5%、22%;随着NaCl浓度提高,甜菜种子发芽时间逐渐延长,发芽率显著降低。子叶期和3对真叶期幼苗均未由于胁迫致死,子叶期幼苗根系、叶片、叶柄以及整株生物量,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都较对照明显降低,子叶期细胞膜的伤害率增大;3对真叶期幼苗只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生物量、叶面积有所降低。因此,在萌发期进行NaCl胁迫,甜菜生长受到胁迫影响最大,子叶期胁迫影响次之,3对真叶期胁迫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随着盐分浓度的递增对鹅观草幼苗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今后鹅观草属植物耐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解决大西北草原盐碱化这一问题提供优良牧草资源;【方法】以三种鹅观草为供试材料,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7d,测定它们的株高、根长、叶长、叶宽、地上部分鲜重及干重、地下部分鲜重及干重等苗期生物学指标;【结果】试验研究表明:低盐浓度对三种鹅观草幼苗生物学指标影响较小;随着盐浓度高的增大,三种鹅观草各项指标均受到严重抑制,且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各项生物学指标,认为三种鹅观草幼苗耐盐敏感性:偏穗鹅观草最耐盐,大芒鹅观草最敏盐,肃草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41个紫花苜蓿品种苗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0.5% NaCl胁迫下,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的存活率、株高、绿叶数、萎蔫叶数、分枝数、地上生物量共6个指标,分别分析了盐胁迫10d与20 d时不同品种间各指标的差异,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盐胁迫30 d时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10d与20 d时,不同品种间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苜蓿品种5个,分别为超级13R、公农1号、赛迪7、超音速、劳博;耐盐性较弱的品种5个,分别为赛特、阿尔冈金、三得利、苜蓿王、南苜蓿;其余31个品种的耐盐性居中. 相似文献
17.
大豆苗期耐盐性的简便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筛选耐盐种质资源对培育耐盐大豆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4个耐盐品种和4个盐敏感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以蛭石为培养基质,在大豆真叶展开时,分别用100、200和250 mmol L–1的NaCl溶液处理,每2 d浇一次盐溶液,每天测定大豆真叶SPAD值。盐处理8 d后,分别取各品种的根、茎、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Na+含量。结果表明,用200 mmol L–1 NaCl处理的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表型差异明显,但叶片Na+含量差异不显著;用250 mmol L–1 NaCl处理后,表型差异明显且叶片Na+含量差异显著。200 mmol L–1和250 mmol L–1 NaCl处理下叶片失绿明显,盐敏感品种叶片积累的Na+含量与SPAD值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蛭石为基质,用200 mmol L–1或250 mmol L–1 NaCl处理,8 d即可进行大豆苗期耐盐性鉴定的简便方法,为大豆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的大规模鉴定及耐盐品种选择和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旨在建立玉米苗期耐盐性有效评价方法,通过梯度微咸水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0份玉米品种的苗期耐盐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四分位差分析结合玉米耐盐阈值分析表明耐盐鉴定的最佳胁迫浓度为0.5%。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可将7个农艺性状的耐盐系数转化为隶属函数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结合聚类分析可将玉米苗期耐盐等级划分为:高耐、耐、中等、敏感、高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D值与7个农艺性状耐盐系数的回归方程:D=-1.147+0.823*长径+0.713*株高。上述研究为评判玉米苗期耐盐性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陆地棉苗期耐盐性的高效鉴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的陆地棉品种,分别设置对照和4% (40 g L–1)浓度NaCl溶液处理三叶期幼苗,处理72 h后调查盐害指数,测定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等13个与耐盐性相关的重要指标。利用灰色关联聚类、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综合评价陆地棉苗期耐盐性,认为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可以作为鉴定陆地棉苗期耐盐性的关键指标,构建耐盐指数(y)方程y = 1.943x – 0.882,(x = 最大光化学效率),同时结合另外2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品种所得方程y值对耐盐等级进行划分。进一步利用23个已知耐盐性的品种检验方程,计算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因此选用最大光化学效率作为唯一指标鉴定陆地棉苗期耐盐性,高效准确,同时通过构建方程和划分耐盐等级,为未来大规模陆地棉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提供技术标准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