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罗源湾是福建省较大的海湾之一。1986-1988年间,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曾对该湾进行过综合性调查研究,但有关湾内鱼类食性方面的研究仅见于梭鲻。本文对同期取自罗源湾的4种鲱科鱼类的食性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弄清罗源湾中这几种鲱科鱼类的食物组成、摄食类型以及它们在营养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探讨湾内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彭育斌  赵振伦 《水产学报》1988,12(4):355-357
本文报导了鳀科鱼类1新属1新种,定名为拟黄鲫属Pseuosetipinna,海州拟黄鲫Pseudosetipinna haizhouensis。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分布的鳀科(Engraulidae)鱼类,目前已知的共5属15种,即属鳀(Engraulis Cuvier)的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小公鱼属(Stolephorus Laeepede)的青带小公鱼(Stolephorus zollingeri ),康氏小公鱼(S.commersonii Lacepede),中华小公鱼(S.chinensis ),印度小公鱼(S.indicus),棱鳀属(Thrissa Cuvier)的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汉氏棱鳀(T.hamiltonii),中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三种石首鱼类的食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薛莹 《水产学报》2005,29(2):178-187
根据2000—2002年秋季和冬季在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b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及其差异,摄食随海区、季节和体长的变化,以及3种石首鱼类摄食器官的形态差异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鱼的优势饵料生物各不相同,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2)3种鱼的食物组成均随海区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3)3种鱼的食物组成和饵料多样性都有明显体长变化,黑鳃梅童和皮氏叫姑鱼的饵料多样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升高,小黄鱼则相反;(4)黑鳃梅童和小黄鱼种内不同体长问的食物重叠指数较高,而皮氏叫姑鱼则较低,3种鱼的种问食物重叠指数位于0.50~0.56;(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黑鳃梅童和小黄鱼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皮氏叫姑鱼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鳀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断序列,探讨了5属11种中国鳀科鱼类的亲缘关系。得到16S rRNA可比序列长度为472~501 bp,共存在20个插入/缺失,125个变异位点。总体上看,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4。根据16S rRNA基因片段差异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22%(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刀鲚和凤鲚)到18.54%(长颌棱鳀和康氏侧带小公鱼),以金色小沙丁鱼作为外群构建的系统树,棱鯷属依次与鲚属、黄鲫属相聚,再与棱鳀属的赤鼻棱鳀相聚;最后与鳀属和侧带小公鱼属形成的分支相聚。赤鼻棱鳀自成单独的一支,建议将赤鼻棱鳀从棱鳀属中划分出来。  相似文献   

7.
罗源湾多鳞Xi的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林民君 《福建水产》1993,(2):25-27,33
  相似文献   

8.
多鳞(鱼喜)Sillago sihama(Forskal),为暖水性近海小型底层鱼类,广布于印度、太平洋水域,我国自黄渤海、东海到南海都有分布。有关多鳞(鱼喜)食性的研究,国内张其永等人(1981)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多鳞(鱼喜),陈大刚(1991)对黄渤海的多鳞(鱼喜),国外Radhakrishnan(1957)、Gowda(1988)对印度沿海的多鳞(鱼喜),Gunn(1984)对澳大利亚北昆士兰敦斯维尔的多鳞(鱼嘉)都曾有过研究。本文对福建省罗源湾多鳞(鱼喜)的食性做了初步研究,阐明其饵料生物组成、摄食类型以及它们在罗源湾内营养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为今后进一步探讨海湾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三种鲟科鱼类临界水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鲟及小体鲟三种鲟科鱼类的生存曙范围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范围0℃~33℃,摄食水温范围4℃~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33℃,摄食水温范围3℃~3℃;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32℃,摄食水温范围3℃~31℃。  相似文献   

10.
11.
鳀科(Engraulidae)鱼类DNA条形码电子芯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将基于线粒体COⅠ部分序列的DNA条形码和DNA芯片技术相结合,以鳀科11属30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比对分析其DNA条形码序列的基础上,利用软件Oligo Array 2.1筛选探针,经OligoCalc优化探针,去除易形成发夹(Hairpin)、茎环(Stem-loop)及自身二聚体结构(Homodimers)的探针,再利用Oligo heat map对探针与靶标序列进行虚拟杂交,共有14个物种的24条探针能与靶标序列特异性结合.利用DNA条形码芯片技术能将14个物种鉴定到种,虽然物种识别能力仅占总物种数的46.7%,但鉴定准确率可达100%.因此,基于COⅠ基因的DNA芯片技术对鳀科鱼类物种鉴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该技术对物种的识别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筛选和优化得到高质量的分子探针则是突破该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鳀科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以期为进化遗传学研究和分子标记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对已知的10种鳀科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鳀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在16 660 bp到17 069 bp之间,基因组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硬骨鱼类一致。2)比对后获得一致序列长度为15 704 bp(不含D-loop),其中变异位点5 570个,占所有位点数的35.5%。在编码基因中,序列变异程度和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最大的是ND6基因(分别是47.5%和0.276),最小的是tRNA拼接序列(分别为18.7%和0.072)。3)基于Ka-Ks的Z检验和Tajima’s D检验表明蛋白质编码基因主要受到净化选择(即负选择,purifying selection)的作用;其中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D6除外)有强烈的净化选择(Ka/Ks<1),而ND6基因受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影响较大(Ka/Ks>1)。4)ND4、ND2和Cytb是进行鳀科鱼类系统发育分析的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对 2020 年 8 月、11 月和 2021 年 1 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采集的 287 尾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 204 尾黑姑鱼(Atrobucca nibe)胃含物样品进行分析, 采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两种石首鱼科鱼类(Sciaenidae)的食物组成、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及饵料重叠情况。结果表明, 浙江南部近海白姑鱼摄食饵料生物 48 种, 主要摄食桡足类(Copepoda), 以哲水蚤(Calanus)居多。黑姑鱼摄食饵料生物 43 种, 主要摄食鱼类(Pisces) 和虾类(Decapoda), 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随着体长的增加, 两种石首鱼摄食的主要饵料生物均由浮游动物等小型饵料生物转向鱼类和虾类等大型饵料生物, 摄食强度也随之变化, 白姑鱼的摄食强度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降低, 而黑姑鱼的摄食强度随着体长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石首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黑姑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3.06)高于白姑鱼(1.82), 二者间的整体饵料重叠系数为 0.22, 但在部分体长组中存在较大的饵料重叠, 这表明浙江南部近海白姑鱼与黑姑鱼在部分生长阶段有发生食物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罗源湾的鱼类资源及渔业生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罗源县的东南部,连江县的东北部(东经119°34′—51′,北纬26°19′—31′)。面积226.68平方公里,口小腹大。地形由西向东倾斜,海底地势平坦。平时湾内风平浪静,是发展水产增养殖的良好港湾。目前,罗源湾的滩涂开发约占可利用面积的46.7%。湾内已养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泥蚶和缢蛏等贝藻类,也养殖对虾。渔捞业发展规模不大,主要是近内海捕捞。有关罗源湾的鱼类,只在一些研究报道中有涉及,尚未进行专门的研究。作者从1986年6月至1987年9月在罗源湾海区从定置网、小围网、流刺网、延绳钓和手钓等作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分类地位相近、发育阶段和生活环境相同的肉食性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丽水市千峡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 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平均体质量分别为57.6 g、53.4 g和63.5 g)三种肉食性鱼类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共获得有效序列943 949条,单个样品平均有效序列78 662条,归属1 094个feature特征序列,其中翘嘴鲌、达氏鲌和红鳍原鲌分别为407个、666个和392个;三种鱼类的共有feature特征序列为73个,占feature特征序列总数的6.67%。物种注释分析显示,门水平上翘嘴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达氏鲌肠道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红鳍原鲌以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es)为优势菌门;属水平上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宾县石场和鸟河乡两个采样点水域野生花(Hemibarbus macul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条纹似白鮈(Paraleucogobio strigatus)等三种鮈亚科鱼类消化道食物的组成,研究了这三种鱼类在河流生境下食性类型、营养级,探讨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饵料基础及鱼类间食物关系。结果表明,花属杂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底栖生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86;麦穗鱼为杂食性,其食物组成为小鱼、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07级。条纹似白鮈属底栖动物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营养级为2.53。  相似文献   

17.
已经测出鲢鱼与鳙鱼消化酶的活性与其肠中10个不同肠段有关。此外,对这两种鱼类是否存在传统上的溶菌酶,以及鲢鱼内是否有纤维素酶也作了仔细检查,但没有测出它的活性。胰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性从前肠到后肠明显地减少,这显示出一个有效的重吸收途经。这两种鱼类的胰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8.3和7.0。由于鲢鱼前肠里的pH为6.4,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昊  程起群  郑将臣 《海洋渔业》2011,33(3):297-303
为找到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澳洲鲭(S.australasicus)和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这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新标记,采用形态框架等形态分析方法和线粒体标记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分析采自海南的33 ind样本,其中日本鲭19 ind,澳洲鲭9 ind,羽鳃鲐5 in...  相似文献   

19.
滤食性鱼类摄食机制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摄食方法通常认为,鲢鱼摄食浮游植物,鳙鱼摄食浮游动物,似乎这两种滤食性鱼具有明显的食性区别。其实不然,我们在白莲河水库设置网箱,利用天然饵料生物养殖鲢、鳙鱼。从鱼种到成鱼都作了食性分析,打开肠道检查,有时根本无法区分鲢鱼和鳙鱼的肠含物。两种鱼肠道里都充满微囊藻(Microcystis spp.)和鱼腥藻(Anabaena spp.)团块,只不过前、中、后三段消化程度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20.
一百多年前,居住在南亚湄公河畔的柬埔寨人民已经有了网养渔业的雏形。但近代网养业以日本发展最快,1935年日本开始利用网箱暂养鰤鱼。其中网养鰤和鲤的产量达20--70公斤/米^3,美国自60年代起,由于改进了网箱设计,以小型垂下式网箱为主,获得了更高的产量。虹鳟的最高产量为103公斤/米^3,淡水鲶为181公斤/米^3,Mang鲶为240公斤/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