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酸菜汁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6种天然发酵酸菜汁中分离出38株乳酸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出2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抑制效果良好的乳酸菌.在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其离心发酵液仍具有抑菌活性.经过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抑菌物质为具有蛋白质性质的细菌素.经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2株菌分别为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泡菜中成功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对其抑制白色念珠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测定该筛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生长曲线影响、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胞形态作用,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菌株SD2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6 mm,共培养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该植物乳杆菌SD26对活菌数为3.0 × 107 CFU/mL的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活菌数为4.0×108 CFU/m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植物乳杆菌SD26能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从泡菜中筛选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SD26,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高寒牧区牧民自制乳制品分离得到45株乳酸菌。采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中和试验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有抑菌特性。用胰蛋白酶对发酵液进行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大大降低,说明代谢产物是具有蛋白属性的抑菌物质,判断为细菌素。鉴定结果初步认为,这三株乳酸菌分别属于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  相似文献   

4.
以大肠杆菌O157∶H7为指示菌,采用spot-on-lawn法从食源性乳酸菌菌种库中筛选获得2株高抑菌活性乳酸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和发酵乳杆菌。利用改良牛津杯法测定2株乳酸菌发酵浓缩液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谱,并分析蛋白酶K、pH值、温度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菌株均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具有更明显广谱抑菌效果;发酵液抑菌活性均受pH值影响,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敏感,发酵乳杆菌发酵液对蛋白酶、热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戊糖片球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有多肽(蛋白)和有机酸,发酵乳杆菌来源的抑菌物质化学成分是一些具有热稳定性的有机酸。该研究获得乳酸菌可以用于食品发酵和防腐领域,且为抑菌物质分离、鉴定和抑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H50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沈阳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分离的1株放线菌H50[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分别以植物病原菌真菌12株、细菌3株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H50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以及发酵液的稳定性.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50发酵液对12株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其中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0%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8.3%和94.9%;H50发酵液对3种供试病原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2.3mm.发酵液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液在80℃处理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发酵液在pH值4.0~8.0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可见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热、酸、紫外光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蔬菜中分离纯化出72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30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85%以上的乳酸菌,并将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获得5株对胃酸和胆盐有较好耐受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以及16S rDNA测序鉴定,5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杆菌。对这5株菌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JLSC2-6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能好,功能优良,且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接种JLSC2-6发酵泡菜,测定发酵过程中泡菜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发现,JLSC2-6发酵泡菜的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与自然发酵泡菜相比显著下降。因此,植物乳杆菌JLSC2-6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发酵菌株应用于发酵蔬菜。  相似文献   

8.
对酱腌菜中的戊糖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研究其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特性,并利用优良戊糖乳杆菌菌株发酵泡菜。结果分离得到11株乳酸杆菌,5株为戊糖乳杆菌,其中2株戊糖乳杆菌在蔬菜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分别为戊糖乳杆菌Mao62和戊糖乳杆菌Tang32。利用这两株菌分别接种发酵泡菜,结果表明,发酵时间较自然发酵泡菜短,且产品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海南文昌鸡源乳酸菌,笔者以海南文昌鸡的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为样品分离乳酸菌。通过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过氧化氢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乳酸菌;而后利用乳酸菌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及其抑菌试验从中筛选出热带动物肠道源抑菌乳酸菌。本研究共获得17株乳酸菌,分别为13株植物乳杆菌和4株粪肠球菌,其中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高抑制作用,有一定耐酸耐胆盐的能力;粪肠球菌抑菌效果均较差。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海南文昌鸡源植物乳杆菌S4-1综合抑菌效果较好,可用于畜禽肠道益生菌制剂开发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紫花苜蓿青贮、牛奶及奶酪、酸菜中的分离到4株可产生类细菌素菌株,即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pentosus)、植物乳酸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粗提4株细菌的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4株分离菌类细菌素在80℃热处理15min后活性基本不变,100oC处理15min仍保持一定活性;在pH3~5范围内抑菌活性较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均可使该类细菌素完全失活;酸性蛋白酶不能使其失活。对分离株戊糖乳杆菌培养条件优化后,在30℃(pH值为6.0)条件下,选择碳氮质量分数为5%、碳氮质量比为3:2,添加MgS040.07g/100ml,MnSO4 0.05g/100ml,0.2ml/100mlTween-80有利于类细菌素的产生,抑菌直径可达18.2mm,是传统培养基配方抑菌效果的1.2倍。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发酵的传统酸面团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评价其产酸性能。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面包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3株、白面粉乳杆菌2株;供试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具有菌种及菌株特异性,其中植物乳杆菌L2-2产酸能力最强,37℃发酵24 h发酵液pH值可达3.81。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中植物乳杆菌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赤霞珠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过程,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旨在开发潜在的葡萄酒植物乳杆菌商业苹果酸-乳酸发酵启动剂。【方法】以从新疆本土葡萄酒中筛选得到的糖苷酶活性较高的4株植物乳杆菌CS-1、XJ-14、XJ-25和XJA-2为研究对象,对未经过MLF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分别进行MLF,试验设置对照组(未进行MLF)。比较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中菌株的生长情况、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及MLF前后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全面评价植物乳杆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潜能。【结果】4株植物乳杆菌在葡萄酒MLF过程进行前6 d,菌密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接种6 d后,菌密度的下降趋势开始放缓;所有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降酸能力,XJA-2的降酸能力略高于其余菌株,15 d内能够将葡萄酒中苹果酸浓度由2.3 g·L-1降至1.0 g·L-1左右,但所有菌株均未能完成MLF;菌株XJ-25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原酒中的生青味等不愉悦的香气并带来更加浓郁的花香及果香,XJ-14处理组同样能够降低葡萄酒的生青味,但花香果香相对XJ-25较弱,而菌株CS-1处理组和菌株XJA-2处理组均略微降低了原酒中的生青味,但由于化学味和植物味水平的提升,掩盖了原酒本身的花香和果香。【结论】利用植物乳杆菌XJ-25启动MLF有利于乙醇酯类香气物质的释放,增强了葡萄酒的果香及花香特征,相对于其余3株植物乳杆菌菌株更有利于提高葡萄酒香气质量。因此,植物乳杆菌XJ-25具有开发为商业发酵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都尔伯特半荒漠草原牧区牧民家庭采集62份样品中分离到34株乳杆菌对其中27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干酪乳杆菌植物亚种(L.casei subsp.Plantarum)13株,格氏乳杆菌(L.gasseri)1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0株,棒状乳杆菌棒状亚种(L.coryniformis subsp.coryniformis)1株,面包乳杆菌(L.panis)1株,弯曲乳杆菌(L.curvatus)1株。其中高温菌1株。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4个苏木即:朝格温都尔苏木,巴彦温都尔苏木,乌力吉苏木和那仁布拉格苏木的牧民家庭采集稀奶油,新鲜山羊奶及发酵山羊奶中分离到乳杆菌11株,经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有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6株,瑞士乳杆菌(L.helevticus)3株,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干酪乳杆菌(L.casei)各1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酿造过程中的初期阶段的优势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随着酿造时间的增加,植物乳杆菌将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利用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6SrDNA文库中的克隆子进行酶切分型,共得到19种RFLP图谱类型,测序鉴定结果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相似,但16SrDNA克隆文库分析检测到了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该菌未见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中。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克隆文库技术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更为全面、客观地研究红曲黄酒传统酿造体系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4个苏木16个牧户中采集43个乳样。从43个乳样中分离到64株乳酸菌,对其中的47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2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4株为犊牛乳杆菌(Lactobacillusvitulinus)、2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2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株瘤胃乳杆菌(L.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L.sake)共为5个种。 本项研究发现,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的乳酸菌菌株,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来源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lantarum)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Propionibacteriu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酶学特性开展研究,探讨不同来源的亚油酸异构酶酶学性质存在的差异。【方法】通过酶反应动力学方法及电泳技术测定了酶的最适反应条件、米氏常数、酶的分子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L. plantarum和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结果】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是30℃,Km=20.53 μmol•L-1,Vmax=0.44 μg•ml-1•min-1;L. plantarum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是为50℃,Km=17.85 μmol•L-1,Vmax=0.73 μg. ml-1•min-1。【结论】来源于L. plantarum和P.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亚油酸异构酶的全氨基酸序列不同,但两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且两者酶学特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国外开菲尔粒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来源的国外开菲尔粒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乳酸菌,依据其个体特征、糖发酵实验以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确定此6株菌株分别为:乳酸乳球菌二乙酰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嗜热链球菌、明串珠菌、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9.
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别从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伊犁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采集的酸马奶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21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分别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7株,分别为干酪乳杆菌(L.casei)、消化乳杆菌(L.alimentarius)、詹氏乳杆菌(L.jensenii)、耐酸乳杆菌(L.acetotolerans) 、戊糖乳杆菌(L.pentosus)、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 (L.delbrueckii subsp.delbruerkii)、玉米乳杆菌(L.zeae);乳球菌属(Lactococcus)1株,为植物乳球菌(L.plantar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株,为粪肠球菌(E.faecali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1株,为肠膜明串珠球菌(L.mesentaroides)中的葡聚糖亚种(subsp. mesenta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株,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