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夏甘58是江苏镇江市农科所近年选育成功的杂交甘蓝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夏秋甘蓝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 216kg,比对照夏光增产14.4%.2001年参加生产示范,夏甘58平均667 m2产量4 412.4 kg,比对照增产10.9%.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早熟,耐热,生长势强,结球紧实,耐裂球,存圃时间长,耐贮运,叶球近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是解决夏秋叶菜淡季供应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2.
甘蓝是我国南北方主要栽培蔬菜之一.也是南菜北调的主要种类.为了增加品种资源,提高菜农对品种的选择性,搞好品种的更新换代,3年来,我们从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8个甘蓝品种,从中筛选出两个较适合各地区种植的品种.一、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闽东南沿海气候较温和的泉州和闽西北气候较寒冷的南平为试种基地.泉州参试品种有信长、南阳、秀吉、和风、清风5个品种,以本地90天为对照;南平参试品种有夏光、新夏秋、秀吉、信长、红甘蓝5个品种,以北京的京丰一号为对照,小区面积0.05亩,3次重复.播种期8月27日.栽培方法同常规.二、结果与分析1.泉州参试品种12月21日到12月29日陆续采收,以秀吉表现最好,生长势强,叶球紧实,抗黄萎病、黑腐病,比对照增产23.39%.清风第二,比对照增产16.94%,但易感染软腐病.最差的是信长,比对照减产3.23%(表1).2.南平参试品种于12月23日至第2年1月9日连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荆门地区秋季推广种植的甘蓝新品种,对中国农科院新选育的23个结球甘蓝品种(系)进行了观察试种。结果表明:圆球形甘蓝23-4和23-22产量较对照高出20%以上;扁圆形甘蓝23-15和23-8产量较对照高出40%以上;这4个甘蓝品种(系),生长势旺盛、产量高、抗逆性强、78~86 d成熟、采收期长,适宜进一步扩大栽培,可优先推广使用。其他参试甘蓝品种(系)有待进一步观察试种。  相似文献   

4.
惠丰甘蓝对黑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菌鉴定和成株期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惠丰3号甘蓝对黑腐病菌陕西菌株的病情指数为3.3,山西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为7.0;惠丰1号甘蓝对黑腐病菌的病情指数为3.3(陕西菌株)和6.0(山西菌株),是两个对黑腐病高抗或抗病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商甘蓝一号"是以‘商甘9401’和‘商甘9408’2个自交不亲和系交配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新品种。该品种冬性强,耐抽薹,高产优质。国家区域试验中"商甘蓝一号"平均每667m2产量3 771.4kg,较对照"春丰"增产21.7%,国家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 623.8kg,较对照"春丰"增产10.24%。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共同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甘蓝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于年前通过专家验收。 该专题已全面完成,部分超额完成了研究计划:育成了优良育种材料22份,其中包括耐先期抽薹的优良春甘蓝96113等3份;耐35℃高温的夏秋育种材料99Q 08等3份;抗黑腐病、TuMV 、CMV的三抗材料970110等4份;抗黑腐病、TuMV和根肿病三抗材料9722等2份;对菜青虫有一定抗性的材料8 020等3份;品质优良、硫代葡萄糖甙含量比对照低38%以上的材料05-7-3等3份;蜜腺发达、开花结实好、不育株率及不育度达100%的显性雄性不育材料9 5414等4份。以上育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配合力。 提出了利用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制定出甘蓝耐先期抽薹、耐高温的鉴定方法和标准;提出了甘蓝叶球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一步明确了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不育性的遗传机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抗三种主要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标准。 在"九五"期间,本专题取得了11项科技成果,其中"早熟春甘蓝新品种8398"的育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专利成果1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甘16号、中甘17号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新品种审定,中甘15号通过北京市新品种审定;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育成的西园7号、西园8号通过了重庆市新品种审定;江苏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黑丰新品种通过了江苏省新品种审定。这些新品种已在适宜地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丰"、"庆丰"和"铁头"3个生产上的主干甘蓝品种为对照,对5个新育成的甘蓝新组合("010号"、"011号"、"012号"、"013号"和"014号")进行苗期"甘蓝黑腐病(Cabbage blackrot)"病原菌的接种处理,调查其病情指数,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分级.结果表明:3个对照品种中"铁头"表现为"抗病","京丰"表现为"耐病","庆丰"则表现为"感病".5份甘蓝新组合材料中,"014号"表现为"高抗","010号"和"012号"组合表现为"抗病","011号"和"013号"组合表现为"耐病",5个新育成的甘蓝组合的抗病性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庆丰",而且抗病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彭锐  雷建军 《西南园艺》1998,26(3):29-32
对甘蓝黑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侵染途径、病害的症状和甘蓝抗病遗传特性、抗病性鉴定方法、抗病性材料选择、抗病育种等方面作一概述,并对未来甘蓝抗黑腐病育种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商9509甘蓝系河南省商丘市瓜菜研究所于1995年利用两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组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适于晚秋和越冬栽培。据本所1996~1998年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晚秋栽培时商9509较同类品种争春增产12.5%;越冬栽培较争春早熟3~5d(天),增产15.0%。近2a(年)在河南中南部,山东荷泽、济宁,江苏新沂、淮阴,安徽淮北、淮南和阜阳等地多点示范,越冬栽培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较当地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商9509甘蓝属中早熟品种。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65cm左右,外叶8…  相似文献   

10.
甘蓝黑腐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直接关系到甘蓝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进程。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不断优化甘蓝氮肥适宜用量,建立景泰县甘蓝施肥指标体系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开展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P2O5每667 m~2用量10 kg、K2O每667 m~2用量8 kg的情况下,每667 m~2施用N 20 kg时,甘蓝每667 m~2产量最高,为11 072.2 kg,较对照不施N肥每667 m~2增产56.4%。  相似文献   

12.
甜瓜和甘蓝轮作可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甜瓜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甜瓜采用多层覆盖长季节栽培模式,秋冬甘蓝以露地栽培为主。作者根据江苏省连云港市甜瓜和甘蓝的种植现状,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甜瓜-秋冬甘蓝周年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甜瓜、秋冬露地甘蓝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甘蓝黑腐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由甘蓝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有的地区或个别地块造成较大损失。其症状的表现比较复杂,不仅呈现“V”字形病斑,还表现其它类型的症状,为此,我们对甘蓝黑腐病的症状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14.
由山西农大蔬菜专家张光呈教授主持的“耐热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数年结出硕果。日前,项目组育成的“晋甘蓝4号”、“四季佳”甘蓝两个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甘蓝4号”属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四季佳”甘蓝为优质圆球型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都具有耐热、耐旱、耐低温,高抗黑腐病,纤维少、品质好,耐裂球等特点,667m2产量可达6000kg以上。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这两个品种具有品质绵、纤维少、含糖量高、品质性状好等特点,适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季节栽培,也可作为长江流域越冬栽培品种。山西…  相似文献   

15.
根据研究结果,在山西省中部高中低三种肥力的菜田上,早熟类甘蓝亩产2500—35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4—10公斤,五氧化二磷2—8公斤,氧化钾0-6公斤。中熟类甘蓝亩产4000—80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8—15公斤.五氧化二磷4—10公斤,氧化钾2—10公斤。在同一肥力土壤上种植甘蓝时,随着甘蓝产量的增加(甘蓝生育期增长),氮磷钾的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应用测土施肥技术,与当地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可减少氮肥34.8%-73.7%,甘蓝平均亩增产10.5%-13.2%。甘蓝可食部分硝态氮的含量比对照减少15.5%-32.2%。  相似文献   

16.
0.3%苦参碱水剂是江苏省姜堰市兴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纯植物源生物杀虫剂,登记作物为甘蓝,防治对象为菜青虫。为了明确该产品对蔬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其它蔬菜害虫的兼治效果,在我市甘蓝上开展了田间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甘蓝类蔬菜包括甘蓝、花椰菜、绿菜花、抱子甘蓝、芥蓝、苤蓝、羽衣甘蓝等蔬菜作物。其黑腐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引起的。不仅危害甘蓝类蔬菜,且危害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在世界多数地区,病害的发生常常是毁灭性的。近年来该病害在郑州几个蔬菜产区发病相当普遍并有加重趋势,是危害甘蓝类蔬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甘9号为新育成的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收获约85天。高抗TuMV兼抗黑腐病。植株开展度60~70cm,外叶15~18片,深绿色,叶球略扁圆,单球重约3.0kg,叶球紧实度0.52~0.55。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较耐贮藏,平均产量5500~6000kg/667m2。适于我国各地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苏甘8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成的平头型春秋兼用甘蓝新品种.在1999-2000年的江苏省结球甘蓝区域试验中,抗病性、产量表现均较突出.适合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20.
《西北园艺》2004,(6):52-52
由山西农大蔬菜专家张光呈教授主持的“耐热抗病甘蓝新品种选育”项目,历时数年结出硕果。日前,项目组育成的“晋甘蓝4号”、“四季佳”甘蓝两个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甘蓝4号”属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四季佳”甘蓝为优质圆球型早中熟甘蓝一代杂种.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