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品种一般果实角质层厚、肉质厚、色深绿、皮坚光亮的晚熟品种较耐贮藏。如辽椒1号、茄门椒、牟农1号、二猪嘴、冀椒1号等耐贮性较好,甜椒、油椒较尖椒耐贮。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耐贮品种 辣椒按品种分,有甜椒类、柿子椒类、油椒类和尖椒类,多认为甜椒、油椒耐贮,尖椒不耐贮.辣椒按成熟期分,有早、中、晚熟,多认为早中熟不耐贮,晚熟耐贮.因此,一般果实角质层厚、肉质厚、色深绿、味甜、平滑光亮、抗病的晚熟品种耐贮,但秋后拉秧果或二茬果都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3.
青椒品种耐贮性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对辽宁地区常栽培的16个青椒品种的耐贮性做了比较试验,经三年7次品种比较,初步筛选出麻辣三道筋油椒、世界冠军、茄门、三道筋油椒、巴彦和12—2等耐贮性较好的品种。通过早、中、晚不同采收期试验表明:早期以7月15~24日,晚期以9月中旬至9月25日以前采收为官。中期(8月采收)果贮藏期间易转红且发病率高,不宜长贮(不宜超1.5个月)。青椒贮藏中抗坏血酸含量增加,在成熟的红果中达到最高含量,过熟时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皮组织由电镜照相表明,耐贮藏的品种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密度大,而且排列整齐,故抗病耐贮,可以此作为一项耐贮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一、贮前准备1.品种选择。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比较耐贮;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2.脆熟期采收。脆熟期标准:果面绿色减退,转为白绿色,此时果实水分多,味甜而质脆。由于枣的花期长,结实不一致,故采收要分批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用于贮藏保鲜的枣果,不宜施用乙烯利催熟,以免果肉变绵,风味变差。3.采前措施。为提高鲜枣的耐  相似文献   

5.
<正>1贮藏青椒应注意的问题青椒品种间耐贮藏性区别很大,通常皮厚肉多、含水量少、色泽深绿的晚熟品种较耐贮藏。贮藏用的椒不能采收红熟椒以及幼嫩椒,应该是充分成熟的青椒果为宜。采收时间,通常露地和秋季延迟栽培的青椒,在晚秋果实停止生长,还未转红,早霜之前采收。采摘时要连果柄摘下,最好用剪刀带果柄节一起剪下,轻轻放入袋或垫有纸或席片的筐里。采收的椒放在普通房间或库内,经过1~2d,待果把伤口愈合、呼吸下降、选无病虫害和机械伤  相似文献   

6.
辣椒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辣椒夏季贮藏多以嫩绿果贮藏为主,其采后及贮存中极易萎蔫、变红和腐烂。贮运温度低于9℃易受冷害,过高则促进衰老。现介绍一种辣椒保鲜新技术。 1.品种选择与采收 贮藏的青椒宜选色深肉厚,皮坚光亮,晚熟,抗病力强和耐藏性强的品种。如皖椒1号、砀椒4号等。采收前2天应停止浇水,前1周用保鲜剂HS6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17):44-45
一、稻草灰贮藏鲜椒1.选好辣椒选择抗病力强和耐贮性好的湘研十号、湘研十六号、湘运三号等品种作贮藏辣椒。应在植株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的田块采摘降霜前的辣椒。果实应质地坚硬,果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皮色深绿而有光泽。  相似文献   

8.
张德珠 《农家参谋》2008,(10):29-29
一、贮前准备1.品种选择。枣的耐贮性因品种的不同而差异甚大,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比较耐贮,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2.适时采收。用于生食的枣必须在脆熟期采收。脆熟期的标准为果面绿色减退,转为白绿色。此时果实水分多,味甜而质脆。由于枣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低温贮藏是最广泛采用的贮藏法。如何低温贮藏好猕猴桃,以缓解采收峰期销果压力、延长应市期、加工期和使果实增值等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影响猕猴桃低温贮藏的主因有以下几个,应予注意。   一、不同的种和品种间的耐贮藏性有差异:美味猕猴桃绝大多数比中华猕猴桃耐贮,贮期是它的 2— 3倍,如“华美一号”、“金魁”等美味猕猴桃一般可贮藏 4— 5个月,而中华猕猴桃的“华光 1号”和“ 2号”、“早鲜”等贮期难超 2个月。就是同一个种的猕猴桃冷贮性差异亦很大,一般晚熟品种比中熟品种耐冷…  相似文献   

10.
一、品种选择和采收要求1.选择田间抗病能力强、果皮较厚的甜椒用于贮藏。如:茄门、冀椒1号、中椒4号等品种。2.选择充分膨大或接近充分膨大,果色深绿,果肉厚而坚硬,果面有光泽的绿熟果,剔除已显红色或过嫩果。3.必须在霜前采收。采收时最好用锋利的剪刀剪断果柄。二、贮藏场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耐贮性桃果实膜脂过氧化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较耐贮油桃品种"中油四号"和不耐贮油桃"燕红12"为试材,研究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速率、膜脂过氧化及活性氧清除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耐贮藏的"中油四号"桃果实在贮藏前期果实硬度保持稳定,LOX活性低且MDA含量较稳定,而不耐贮藏的"燕红12"在贮藏初期硬度便迅速下降;整个贮藏期间,不耐贮藏的"燕红12"果实的LOX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中油四号",而其果实内SOD和POD活性整体也高于"中油四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省常见猕猴桃品种和不同采期的果实耐贮性及品质的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果实耐贮性和品质相差很大,海沃德最耐贮,但Vc和风味最差,可做长期贮藏;二短和重阳很耐贮,Vc和风味较海沃德好,是值得推广的长期贮藏品种,尤其是二短;黄草Vc含量最高,风味最好,适于鲜食;北京26硬度高,Vc含量高,可做中期贮藏。同一品种不同采期果实的耐贮性不同;耐贮性愈差的品种,其各采期间耐贮性差异愈大;果实成熟时,可溶固形物急剧上升期是果实耐贮藏的最佳采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省常见猕猴桃品种和不同采期的果实耐贮性及品质的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果实耐贮性和品质相差很大,海活德最耐贮,但Vc和风味最差,可做长期贮藏;二短和重阳很耐贮,Vc和风味较海活德好,是值得推广的长期贮藏品种,尤其是二短;黄草Vc含量最高,风味最好,适于鲜食;北京26硬度高,Vc含量高,可做中期贮藏。同一品种不同采期果实的耐贮性不同;耐贮性愈差的品种,其各采期间耐贮性差异愈大;果实成熟时,可溶固形物急剧上升期是果实耐贮藏的最佳采期。  相似文献   

14.
中优1号辣椒●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粗大羊角椒,单株坐果能力强。果实光滑顺直,深绿色,美观,味辣;果长18~20厘米,横径3~3.5厘米;肉厚,单果重50~70克。极耐热、耐湿、抗病性强,是少数能在炎热潮湿情况下越夏结实的品种之一。采收期长,前后期结果较多,抗病,高产,耐贮耐运。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2,(3):35-36
1.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草莓耐贮性不同,对灰霉病的忍耐性也不同。比较耐贮藏、耐运输的草莓品种有:鸡心、狮子头、戈雷拉、宝交早生、绿色种子、布兰登宝硕蜜等。2.适时采收果实表面约3/4变红时采收。采摘最好在晴天进行,早上采收应在露水干后,气温降低之前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菜豆采收弹性期及贮藏时间的长短,选用耐贮性不同的菜豆品种,对嫩荚采摘后贮藏过程中鼓粒程度、种子鲜重/嫩荚鲜重和嫩荚比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青荚种子占比大,易鼓粒,荚肉薄易失水,不耐贮藏;丽芸2号和丽芸3号种子占比小,荚肉厚,不易失水,耐贮藏。  相似文献   

17.
<正>桃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桃成熟期在高温季节,微生物病害严重,采后果实易变质,一般不作长期贮藏,只进行避开市场旺季和延长销售期的短期贮藏。下面介绍一下桃的贮藏保鲜技术。一、采收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贮藏桃采收应在果面丰满,毛茸稍稀,果实仍稍硬,但已有些弹性,有些品种阳面少量着色,七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不耐贮  相似文献   

18.
无限生长型番茄果实耐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品种杭杂一号、FA189、上海919等3个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果实为材料,研究室温下带果柄贮藏,番茄果实的贮藏期限及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耐贮藏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FA189的果实耐贮性最强;上海919最弱,杭杂一号的果实耐贮藏性介于上述2个品种之间;果实的耐贮藏性与果实硬度变化相一致.在番茄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杭杂一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始终高于FA189和上海919,而可滴定酸含量以FA189最高、杭杂一号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中优1号辣椒●品种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粗大羊角椒,单株坐果能力强。果实光滑顺直,深绿色,美观,味辣;果长18~20厘米,横径3~3·5厘米;肉厚,单果重50~70克。极耐热、耐湿、抗病性强,是少数能在炎热潮湿情况下越夏结实的品种之一。采收期长,前后期结果较多,抗病,高产,耐贮耐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的黄瓜耐贮性有明显的差异,那些瓜皮较厚,颜色深绿,果肉厚,表皮刺少的黄瓜较耐贮藏。表皮刺多的黄瓜,容易碰伤,瓜刺容易碰掉,机械伤口造成微生物感染,导致腐烂。较耐贮藏的黄瓜品种有:津研1号、2号、4号和7号,白涛冬黄瓜、漳州早黄瓜等。北京小刺瓜和长春密刺,瓜条小、皮薄、刺多、不耐贮藏。除了考虑耐藏性外,还要考虑风味品质和营养,例如:津研2号比1号耐贮藏,品质好,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产量也要高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