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往,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可  相似文献   

2.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至6月龄的鸡,多发生于肉鸡,很少有产蛋鸡发病报道。笔者曾于2003年9月接诊一起蛋种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雨水比往年偏多,空气湿度大,天气炎热,鸡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引起蛋鸡坏死性肠炎和鹌鹑溃疡性肠炎的病例增多,这两种病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据哈尔滨市五洲动物保健品经销部门诊部统计,今年1~7月份,前来就诊的上述两种病的病例比往年增多(11例)。仅通过以下2个典型病例介绍,以区别蛋鸡坏死性肠炎和鹌鹑溃疡性肠炎。  相似文献   

4.
正以往,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  相似文献   

5.
猪增生性肠炎(简称PPE)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此病是由一种细胞内劳森菌(亦有人称之为细胞内罗松菌,编者注)引起猪的一种肠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畜禽坏死性肠炎主要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不仅损害畜禽健康,影响动物福利,而且对养殖业发展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抗菌药的出现对该病起到了积极限制的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防制坏死性肠炎面临严峻挑战。作者从坏死性肠炎的特征入手,综述了坏死性肠炎的病原学、理化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与此同时对坏死性肠炎的防制措施及目前常用药物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防制坏死性肠炎的趋势与发展方向,旨在健全对该病的认识,为坏死性肠炎的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学者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地面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期多发。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但亦有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以及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合并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为最高。 病鸡主要临床状是严重下痢,粪便恶臭,呈暗红或暗黑色,常混有血液和粘膜上皮,病鸡常因衰竭而死。病程急性为2~3天,慢性为10~15天,死  相似文献   

8.
鸡坏死性肠炎主要自然感染2周~6月龄的鸡。肉鸡、蛋鸡皆易感,有时也与球虫病混合感染。以秋冬、天气干燥季节为多见。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菌产生的毒素导致鸡肠道粘膜坏死、脱落。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草以及肠内容物中。本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①全价饲料中额外添加鱼粉、小麦、黄豆、油脂等高蛋白质或高代谢能原料。②肠粘膜因细菌、球虫、高纤维饲料、蠕虫等原因引起的损伤。③大剂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失调。鸡坏死性肠炎的死亡率与诱发因素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综合征,在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诸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  相似文献   

10.
鸡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家禽高发性肠道疾病,给家禽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其主要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致。益生菌可通过提高宿主机体的肠道屏障、免疫功能和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等方式防御鸡坏死性肠炎。本文就鸡坏死性肠炎的致病机理及益生菌对其的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鸡坏死性肠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蛋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鸡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以空肠和回肠多发性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本文针对两起该病病例,采用传统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做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NE)等,是一种可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猪病[1,7]。该病在急性和慢性病例中可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3.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6月龄的鸡,多发生于肉鸡,很少有产蛋鸡发病报道。近几年来该病在许多肉鸡生产中频频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养鸡产业的发展。笔者曾于2013年9月接诊一起肉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坏死性肠炎属于肉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对于鸭群的正常稳定生长具有严重的威胁,从相关实例来看,其死忙率达到3%到10%,严重的造成肉鸭的正常收成与经济损失。因此,鸭农对于日常坏死性肠炎肉鸭的处理工作一定要尽早发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文主要从坏死性肠炎肉鸭的临床病症、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以及综合性治疗出发,以期能为肉鸭的坏死性肠炎诊治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鸡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常给养鸡业带来经济损失。以一起河北省涞水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鸡坏死性肠炎为例,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鸡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常给养鸡业带来经济损失。以一起河北省涞水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鸡坏死性肠炎为例,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杆菌(也叫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2~4周龄的雏鸡,其它月龄的鸡也有发生。2004年5月,辽宁省盘锦市一养鸡户饲养的罗曼蛋鸡2500只,1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排浓血便、小肠段出血性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8.
猪坏死性肠炎 ,又名增生性肠炎 ,局部回肠炎 ,是近年来世界各地养猪场较为多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1 病原及致病机理 据报道 ,引起猪坏死性肠炎的病原菌为细胞内回肠菌 ,是一种细胞内的寄生菌 ,通常侵害猪体的回肠、小肠或小肠与大肠前端连接处的细胞 ,引起肠细胞的增殖、增生 ,导致典型的肠壁增厚症。由于肠壁细胞增厚 ,引起小肠吸收受阻 ,故称坏死性肠炎或增生性肠炎。2 症状及剖检变化 该病潜伏期 2~ 3周 ,可分为急性、慢性与不显性型三种。急性型多见于 4~ 1 2月龄猪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肠道出…  相似文献   

19.
家禽的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多见于鸡。最近我们在门诊遇到一例美国王鸽发生坏死性肠炎并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坏死性肠炎(necroticenteritis)是困扰全世界肉鸡饲养业的一个难题。据估计,坏死性肠炎每年可造成约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虽然认为本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但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饲料成分和饲喂方法是肉鸡坏死性肠炎最重要的一种诱发因素。如果采取正确的饲喂方法和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在无抗生素家禽生产时代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减少坏死性肠炎造成的损失。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编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