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2.
为了揭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免疫学特性,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服务,应用SDS-PAGE分析了IBV的结构蛋白,发现肾型IBV-X株与M41和H52的蛋白电泳图谱存在一定的的相似性,均具有分子量为90000、84000和43000的蛋白带,但X株病毒还具有一条分子量为61000的条带,而且它的相对含量很高。肾型传支上海野毒S株与X株相似,也具有这条61000的条带,应用抗IBV-X血清进行免疫转印,显示分子量61000的结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为了进一步揭示肾型IBV诱导免疫保护的特性,应用IBV-X毒株接种10日龄鸡胚尿囊腔,收集尿囊液,灭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鸡,30d后,对IBV-S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100%,并呈现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疫苗在4℃保存7个月后用来免疫鸡,其保护率达95%。该疫苗安全、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省某鸡场有一定性呼吸道症状及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易感鸡可在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多数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电镜观察见直径约130nm的圆形颗粒病毒,初步鉴定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5.
HN毒标为从我省某鸡场患有呼吸道症状和腺胃病变的病鸡只以一的株病毒,在鸡胚中能稳定传代并且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HN毒株对热、乙醚和氯仿敏感,耐酸(PH3.0)、耐碱(PH11.0),能低抗1%胰蛋白酶,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HN毒株的理化生支气管炎病毒相会。 相似文献
6.
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鸡胚接种,从北京郊区甘鸡场出现呼吸道症状并有肾肿大,苍白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病毒大小为85-103nm,表面有特征性纤突,排列稀疏均匀,在鸡干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对乙醚敏感,属有囊膜病毒,该病毒不耐热,56℃1小时即被灭活;用本病毒回归25日龄雏鸡,可使试验出现典型的花斑肾,上述各项鉴定证明,该分离毒为肾型IBV,此外,用本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油苗,基本上可抵抗该毒 相似文献
8.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金梅林,索绪峰,何启盖,吴美洲,叶长发(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湖北武汉430070)以肾脏病变为特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禽病,继邝荣禄等1982年在广东首先发现后,先后有10多个省、市报... 相似文献
10.
11.
12.
某鸡场暴发主要以侵害鸡肾脏的疾病,引起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伴有下痢。产蛋鸡产蛋下降,雏鸡的死亡率达25%~90%。从感染鸡分离到1株疑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鸡胚,鸡胚出现侏儒化、卷曲等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表现呼吸道传染病的20个发病鸡群中先后分离出18株病毒,通过鸡胚感染、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证明其中13株是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3株为新城疫病毒,2株为H9禽流感病毒。该13株中的BJ2、FF2、YL2、B01、G5、YX、WH、WG分离毒具有很强的嗜肾性和致病力,这8个陕西流行株的血清型与W118毒株相同,而与IBVGray株、W93株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陕西地区主要流行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且流行株具有强致病力。 相似文献
14.
从哈尔滨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肾型IBV,并对其进行鸡胚矮小化、血凝性、电镜下特征、新城疫干扰试验、致病性等生物学鉴定和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鸡胚上传至第四代(F)4开始出现死亡或侏儒胚;病毒不凝集鸡红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多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将分离毒第4代尿囊液接种于6日龄雏鸡,7d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高达67%(6/9),病死鸡剖解后可见肾脏明显肿大、苍白,具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分离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断。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15.
通过SPF鸡胚传代培养、SPF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和鸡胚肾原代细胞培养,从一起有明显呼吸症状且又表现严重肾病变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肾型传支病毒BK株。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90~100nm,纤突长15nm,为典型冠状病毒。在SPF鸡胚上盲传至5代,在TOC上测其CD50为10-6.2。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试验鸡出现典型“花斑肾”,表明BK株具有较强嗜肾脏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变异株引起肌肉、肠道甚至腺胃等非呼吸、生殖和泌尿系统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报道不断出现.但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其中大部分尚待进一步证实,除IBV毒株本身的致病作用外,环境中的一些诱因(如寒冷、饲料成分不当、滥用药物、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等)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及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及病理化方面的检验。以新鲜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易感发育鸡胚尿囊腔的途径,进行病毒的分离与传代,分离到5株病毒(分别记作IVB-HQC9601、IBV-HQC8604、IBV-HQL9606、IBV-HQC9610、IBV-HTL9611),经初步检验及对易感鸡的感染发病试验,表明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用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T毒株分离毒株,制备灭活疫苗,初步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毒株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和分离的四株肾型毒株(BJ_(9301)、BJ_(9302)、TJ_(9301)、HN_(9301)株)的血凝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IBV供试毒株经1~2%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凝集鸡和小鼠红细胞,同一毒株对两种红细胞的凝集价相近,且均能被IBV澳大利亚T株血清所抑制。处理后的IBV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以缓冲液浓度0.01~0.05MpH6.0~8.4为宜,对反应温度及稀释液种类无严格要求。IBV的血凝活性能耐受37℃23天、56℃12小时、80℃1.5小时,但在-30℃、4℃和室温下保存2个月后,绝大部分丧失血凝活性。IBV经0.2%甲醛、0.2%脱氧胆酸钠、2%硼氢化钠、0.01M高碘酸钠37℃灭活24小时,仍能保持其血凝活性。从IBV的血凝活性可被过量胰蛋白酶破坏和氯仿灭活,推断该血凝素可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