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选择了六个稻米品种进行贮藏试验,两年中定期取样测定稻米的非蛋白氮含量(NPN)蛋白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千粒重、水份含量,发芽率.并且测量仓内温度和湿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稻米总蛋白含量没什么变化,但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稻谷的非蛋白氮含量逐渐增加.非蛋白氮含量是随着稻米胚部重量的增加而减少.稻米的千粒重在  相似文献   

2.
当磷化铝和水或空气中的水份作用后就放出PH_3.根据其分布情况,PH_3比空气稍重.不论在稻谷仓库还是在密闭的空仓中,PH_3向底部沉.在密闭空仓中,PH_3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均匀的.在台湾,有几种方法适宜用于稻谷的贮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仓库里对稻谷打探管,深4米.把磷化铝片放在稻谷探管的不同深度,以防治仓库害虫.每吨稻谷用5片磷化铝,把磷化铝片放在粮面以下,1和2米的地方结果其防治效果为100%.当把磷化铝片放在4米深的地方,则大多数PH_3停留在  相似文献   

3.
稻谷具有较厚的外壳,贮藏期间能缓和稻谷的吸湿,对虫、霉有一定抗御能力,较其他粮食种子易于保管。但是,稻谷是活的有机体,贮藏期间,其生物学特性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稻谷在正常贮藏条件下,前两年的呼吸比较旺盛,以后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因此陈稻谷易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本研究于1984年,在广东南海县里水粮管所,溴氰菊酯防治稻谷储藏害虫现场试验过程进行的.供试稻谷系当年收获的三等籼谷,原始水份11-12%,溴氰菊酯用量0.5ppm、1ppm,施药方法,采用直接喷雾和谷壳粉载体混拌两种方式,试验在廒仓中进行,每廒稻谷5-6.5万斤.储存时间12个月.  相似文献   

5.
稻谷是我国长期储备粮的主要粮种,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种子本身的呼吸氧化作用以及各种酶的作用,其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陈化,甚至劣变,为了摸清稻谷在长期贮藏中品质变化的规律,制定稻谷长期贮藏“推陈出新”的品质标准,以促进稻谷长期安全贮藏技术的发展,保证消费大米的食用品质。我们根据粮食部78—81年有关“储粮品质劣变指标”研究计划的要求,在“研究课题协作组”统一安排下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稻谷试验系1982年9月在上海市第二粮食采购供应站,用2.5溴氰菊酯乳剂以1、2、4ppm剂量处理3000斤稻谷,每一处理900斤,分装6个麻袋储藏.小麦试验系在松江,1984年4月开始,按0.5、1、1.5ppm处理20万斤小麦,囤存,进口白麦,原始水份9.6%.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以稻谷外观变质米的发生为重点,对其耐贮性加以讨论。稻谷水分对贮藏品质有直接影响,易引起变质。发热的含水率是19%以上,因此临时贮藏也必须干燥到19%以下。刚脱粒的稻谷水分变化很大,所以在贮藏前需要通风干燥,使水分均匀。  相似文献   

8.
利用干燥器在常温条件下贮藏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籼稻明显地比粳稻品种耐贮藏。一般籼稻贮藏10—11年,粳稻贮藏4—5年仍有50%左右稻谷保持发芽能力。两类品种贮藏特性的差异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生态条件的选择作用有关。籼、粳亚种内不同生态地区的品种之间,贮藏特性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稻谷脂肪的含量约2%,这样少量的脂肪,是稻谷陈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陈米臭”就是肪脂的自动氧化所生成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或肪脂酸。由此可见,脂肪酸与稻谷贮藏品质,食味(香味)都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稻谷陈化肪脂酸值增加。脂肪酸是反映稻谷品质劣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脂肪酸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很不稳定,且受微生物影响很大。因此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一、稻米的耐贮性与糙米贮藏日本贮藏的稻米含水量较大,北海道和东北的软质米水分在16%以下,北陆、山阴在15.5%以下,据试验结果,日本稻谷如水分在14.5%以下温度20℃以下贮藏10个月左右,品质下降很少。进一步干燥可以提高耐贮性,但过于干燥的稻谷食味不好,消费者不欢迎。这种消费习惯给日本稻米的长期贮藏增加困难。此外,日本自梅雨季节至夏  相似文献   

11.
作者测定了1978年和1979年刚收获的高水份玉米(22.9—25.6%)在贮藏期间二氧化碳,麦角固醇,黄曲霉毒素,真菌感染率,水份含量及温度的变化。玉米是贮藏在二个100蒲式耳的箱子中,并且从箱的底部以0.17—0.66米~3/分钟/吨的量通风。在箱的顶部真菌侵害最严重而在底部则侵害最轻。实验结果表明:(1)在干物重损失达0.5%以前不会受到真菌侵害和黄曲霉毒素污染。(2)谷物上接种物的起始量对贮藏期间真菌的侵害程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黄曲霉。当表面霉菌通过在一股空气流中搅动被去除时,标准的直观检查方法已不能充分地揭示玉米样品内部真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苑建庆  付玉东 《种子》2000,(3):61-61
1 充分干操大豆种子在贮藏时,必须进行充分晾晒,水份不应高于12%,若水份超过13.5%,脂肪酸就会迅速增加,豆粒很快变软,即使在冬春季节,也易引起发热变质,不能再作种用。所以,要求大豆种子入库前把含水量降到10%左右,就会更加安全可靠。2 低温封闭保管为了保持大豆种子的品质和发芽,贮藏温度最好不要超过5℃,粮堆降温入库后,应及时用废旧麻袋、草席等严密覆盖,这样既可以防止外温浸入,又可以防止虫霉感染。3 清除杂质和破损粒大豆种子里混有的杂质和破损粒,吸湿性强,又易感染贮粮害虫,使粮堆返潮发热、生虫霉变,导致大豆种子酸败变质,甚至…  相似文献   

13.
粮食贮藏有四大害,即虫、霉、鼠、雀。经过多年努力,国家粮库的贮粮损耗控制在0.2%。比之热带一些国家损耗率在5~15%之间,实为一大成绩。但相比之下,农村种子粮的贮藏损耗仍属惊人。据调查,浙江的稻、麦种子在贮藏中由于害虫侵蚀,有25%的种子失去发芽力,重量损耗在5%。云南边疆一些县份中,贮满一年的稻谷损耗率达15%。如以全国统计,则每年种子损失十分严重。因此,应当特别重视害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选择了五种意大利品种的稻谷,在一般仓贮条件下贮藏了三年.三年中取样九次,每次都分析了样品的总旦白质含量,非旦白氮(NPN)含量,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稻谷的粗旦白质含量受贮藏的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但贮藏到14个月后,非旦白氮突然下降,其下降程度达10-42%.水溶性旦白质和盐溶性旦白质稍有下降,醇溶性旦白质也降低,而非溶性旦白质没有变化,氨基酸组成没什么变化,然而有些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在开展科学保粮活动中,用塑料薄膜密封缺氧贮藏占了较大的比重。从一九七二年底到一九七六年三月份,我们用塑料薄膜密封缺氧贮粮累计达三千万斤。除少量试用真空充氮之外,主要系采用自然耗氧的方式进行。贮粮品种包括稻谷、大米、大豆、小麦、高梁等。以稻谷、大米为主,占总贮量的80%以上。密贮粮堆最  相似文献   

16.
刚收获的稻谷,作为植物种子而具有生命.在种子工作中.具有生命的种子称之为具有生活力(6)(12).稻谷在贮藏期间,无论保管得多么好.粮粒内部也会发生种种变化,使稻谷的生活力降低.这也是稻谷质量下降的原因.如果稻谷的生活力强,对于外界的各种影响的抵抗力也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省商品检验局曾义雄在去年八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昆虫学会”会上的报告:“1970—1979年在台湾省调查了贮藏物螨类的种类及其危害情况。其结果是100%的稻谷,69%的大米,95%的玉米,87%的花生,71%的豆类都受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储粮试验是在四川成都市龙泉区粮站仓库中进行,仓房为房式基建仓.仓容250吨,供试用1984年秋收获的稻谷,水份12.6%.仓内竹席围囤,每囤5吨.用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提供的,加有10倍增效醚的2.5%溴氰菊酯乳油,用量0.5ppm、1ppm二种,以喷雾和药糠二种施药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日本北海道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包括低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材料的早期筛选,低蛋白米栽培,分品质收购,稻谷精选, 糙米色选, 超低温贮藏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种子贮藏时最佳含水量的确定乃为当今种子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英美种子专家对种子含水量和寿命、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种子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则是问题的焦点。种子中的水份有3种表示方式:MC,aw与Uw,其中aw为水份活化度,Uw为水化学势,taC为种子含水退。种子表面与其周围大气时刻进行着水份的交换过程,即吸水和脱水过程。种子超干贮藏已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贮藏方法[3,4,5,8,10]干燥到何种程度为超千状态和最佳含水量,不同类型的种子要求不同。为此,我们必须了解种子干燥过程中内部的水份散失过程以及含水量对寿命的影响。了种子干燥过程中水份的动态变化种子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过程中,随着水份的散失,含水量不断下降。其下降速度受种子本身和其环境条件以及干燥方法的选择所制约[2],因此它不是匀速的,而是以指数关系下降,类似一种减速运动。表1是原始含水量为8.5%的洋葱种子在硅腔中干燥时的水价变化进程(张云中,未发表)。表1洋葱种子的干燥进程种子本身是由种子的大小、形状、种皮结构和种子的化学成份所决定。而环境条件则受种子周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干燥方法包括风干、冷冻和使用干燥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