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肉羊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肉羊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酒泉市、金昌市、白银市、临夏州、张掖市、武威市、庆阳市、嘉峪关市,其中酒泉市、金昌市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远高于其他市(州),说明酒泉市、金昌市在肉羊生产上有很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平凉市、陇南市、天水市肉羊综合优势指数较低。在综合优势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度扩大规模生产,而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区域则应相对减少养殖数量,使甘肃肉羊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肉羊生产比较优势的措施,即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抓好肉羊产品的加工,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为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别对14个水稻主产省进行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发现吉林省规模优势排指数在第8位,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13位,效益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2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5位,基于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为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别对14个水稻主产省进行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发现吉林省规模优势排指数在第8位,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13位,效益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2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5位,基于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为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别对14个水稻主产省进行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发现吉林省规模优势排指数在第8位,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13位,效益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2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排在第5位,基于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是我国菠萝主要产区,文章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省菠萝与其他菠萝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菠萝与省内其他4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以及1995~2008年菠萝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海南省菠萝生产具有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但不具有效率优势.结论认为,海南省发展菠萝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生产的综合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我国城市住宅用地扩张演进规律并对其合理利用进行有效调控,该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住宅用地利用总体变化态势,并引入4个测度参数对我国1996-2007年城市住宅用地扩张时空演变进行系统分省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住宅用地扩张总体变化呈现“三阶段”模式特征;住宅用地利用变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积极干预;(2)住宅用地利用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利用水平呈现多样性;(3)区域住宅用地利用变化幅度与其相对应的用地比重基本上呈正向关系;(4)住宅用地扩展所占贡献率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华东地区及中南地区。研究建议我国未来住宅建设用地调控应适度考虑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和贫困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两个重要难题。为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我国4个时期省域尺度的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和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农业和经济3个方面的8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比与经济水平、自然因素和农业状况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即农民越贫困、自然环境越差、农业状况越糟糕,水土流失状况越严重;经济状况对水土流失面积比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尤其是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使得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易获得基本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进一步减轻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
《土壤通报》2015,(5):1040-1048
小比例尺土壤图制图单元内土体构型往往不一致,以土壤图为评价单元,土体构型往往难以作为一个评价指标。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基于1∶5万比例尺土壤图,根据县域土种志记载的典型剖面信息,将全省428个土种按照质地构型和障碍土层归纳为32种土体构型,然后在GIS中概括生成1∶50万土体构型图,并分析了该图与1∶50万河南省土壤图在空间表达方面的差异以及土体构型指标对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构型图图斑多样性低,面积变异系数大,但图斑平均密度大,图斑形状指数复杂,既实现对生产性能变异较低区域的图斑简化,又保持生产性能变异较大区域图斑表达的高精度;在统一的评价体系下,若土体构型参与耕地评价,1∶50万土壤图的评价结果与土体构型图的评价结果在省级尺度上趋势相似,但后者与市级、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相比产生的尺度效应较低,与小麦单位产量拟合度更高;若采取剔除土体构型指标的技术路线,评价精度较前两者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回归模型方法,对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特征,以及土地出让纯收益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3年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呈离散布局,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2007年从东到西主要在江苏-河南-陕西-甘肃一线呈现阶梯状递减。通过空间回归分析表明土地出让纯收益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度并不是特别高。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除了受土地出让纯收益影响外,还受土地后备资源禀赋、政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为深入了解耕地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奠定基础。[方法]运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耕地生态破坏程度入手,采用熵权法、TOPSIS法对各省域耕地生态破坏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Tapio脱钩模型,深入研究中国省域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结果]在初期,中国各省域农业经济增长多以牺牲耕地生态健康为代价。不同地区之间的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浙江、西藏、重庆、福建等地区耕地生态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发展协调性较高,其中上海一直以来均处于强脱钩理想状态,西藏、重庆、福建、浙江一直处于脱钩状态未出现负脱钩效应。就整体而言,绝大部分省域耕地破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渐增强,但部分地区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尽快整顿。青海、湖南、新疆5次出现负脱钩状态,云南、河南、甘肃3次出现负脱钩状态。[结论]未来需要进一步促进耕地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牢牢守住耕地生态红线,扎实有效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甘肃黄土高原苹果物候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甘肃省西峰、天水两地1971—2005年气温资料及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84—2005年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甘肃黄土高原自1971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9~1.8℃。受此影响,苹果叶芽开放、展叶、开花等成熟前的发育期提前了14d左右,叶变色、落叶等成熟后发育期后延了2~5d;≥30℃和≥35℃的高温日数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分别偏多5.8~7.7d/a和2.8d/a,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等有所下降。因此,在苹果生产中,应适当提高栽培地的海拔高度、培育新品种以适应气候的持续变暖。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为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了甘肃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加快研发推广良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等加快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泥石流灾害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是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之一,1950~1990 年间共发生灾害性泥石流237次,重大泥石流31次.它与干旱、洪涝灾害一起影响着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分析了甘肃省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灾害及危害, 对甘肃防灾减灾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甘肃东部22个县(区、市)1965−2018年气象资料、1995−2018年苹果产量、种植面积资料和近5a的其它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包括危险性、易损性、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苹果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折衷方法计算风险指标权重,进一步构建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应用GIS技术制作风险区划图,评估苹果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结果表明:甘肃东部苹果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加重的趋势,重度以上综合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关山山区和六盘山东西两麓,以及陇东黄土高原北部,风险指数大于0.45;中度综合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陇东中南部和渭河流域大部,风险指数在0.25~0.45;轻度综合风险区仅分散性分布在渭河流域川区和陇东东南部的小部分地区,风险指数低于0.25。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粮食产量年际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甘肃省粮食产量资料,得到气候产量序列,并确定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后,采用熵值分析,丰歉年型划分,方差及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甘肃省粮食趋势产量变化特征,气候产量的年际波动,丰歉年及周期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夏,秋粮结构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葡萄种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分析了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优化葡萄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及规模,从育种方向、品质提高、销售模式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总体思路,以期为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省埂坎资源总量和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全省埂坎利用的现状和发展的经验,从生长条件、资源总量和经济效益三方面揭示了埂坎资源的开发潜力。埂坎土壤水分和养分与田面土壤无显著差异,埂坎经济植物与田面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全省埂坎占地率平均为9.92%,埂坎总面积达46.46万hm2,人均占有量为0.018 hm2;埂坎经济植物带的平均净效益为1.32元/m2,年效益为9.19亿元。在平均利用率达到50%时,每年可增收30.67亿元,埂坎资源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沙地的全数字方式遥感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M影象为信息源,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甘肃省沙地的TM影象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用该方法建立空间数据库不仅速度快、精度高,而且数据库具有完整性和一致性高,不同期数据可比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空间分布问题的分析研究工作中。通过对已建立的沙地数据库的分析得出甘肃省沙地广泛分布,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全省有沙地面积2750863hm^2,占全省总面积的6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甘肃省农业产业链组织结构,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根据《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统计数据,用数字农业理论分析了甘肃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平台建设、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发展数字农业的建议:加强数字农业平台建设,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在遥感和气象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重视数字农业学科发展,培养数字农业细分专项人才。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白银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市总土地面积21 158.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 196.8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5.5%.经过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615.3km2,治理程度为27.76%,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要建立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