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3个芹菜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种子活力和M1代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3个品种的效应一致。当辐照剂量达到或高于200 Gy时,芹菜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种子活力显著下降,当辐照剂量为300 Gy时,种子没有发芽能力。60Co-γ射线辐照影响了芹菜M1代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当辐照剂量达到或大于200 Gy时,幼苗的株高下降了50%~60%;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刺激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增加,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下超氧阴离子(O2ˉ?)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辐照剂量达到或超过200 Gy时,幼苗SOD、POD和APX活性显著下降,且O2ˉ?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低于或等于150 Gy的辐照不会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综合分析所测定的指标,芹菜干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为100~150 Gy。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60)Co-γ对刺梨的辐照诱变效应,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5 Gy,10 Gy,15 Gy,20 Gy和30Gy)辐照处理刺梨幼苗,测定其生长发育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刺梨幼苗成活率降低,10 Gy以上辐照处理幼苗成活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同时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叶片光合色素和淀粉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加大而极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都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并在10 Gy或15 Gy处出现峰值。由此表明,刺梨幼苗适宜辐照剂量在15~20 Gy之间,同时对较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研究结果将为刺梨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丹菁  罗树凯  李浩  贾朋  钱磊  陈婉颖  陈勇 《种子》2019,(9):48-51,56
为了探讨辐照对洋紫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辐照率和辐照时间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结果表明:总辐照剂量相同时,不同辐照率对洋紫荆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没有显著影响;在0~375Gy辐射剂量内,对照组(0Gy)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2.67%和74.00%,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出苗率和成苗率呈非线性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致死剂(量)为375Gy。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尤其是225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增加洋紫荆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60Co-γ辐射剂量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第3 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出苗率以及诱变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辐照明显促进发芽,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80 Gy是致死剂量;辐照剂量20~60 Gy之间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时间会逐渐延长,出苗率会逐渐降低;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分枝数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表现在植株矮化,地径变细,分枝数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40 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促进分枝。根据辐照剂量与发芽率、出苗率可以初步确定,γ射线辐射杉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40~60 Gy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糜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以齐黍2号种子为材料,采用0、150、200、250、300和3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糜子种子,并分析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辐射对糜子种子出苗率、株高、叶长以及苗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高剂量(300和350Gy)辐射对糜子种子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辐射剂量150Gy时,辐射处理能促进糜子种子萌发;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半致死剂量计算公式得出糜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87Gy。  相似文献   

6.
石凤玲  石凤翎  赵敏  王璐  贾花 《种子》2016,(4):40-43
用不同剂量(600~1 400 Gy,5个梯度,每梯度增加200)的60Co-γ射线辐照吸胀和未吸胀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种子,通过对出苗、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变异情况的观察,分析辐照对出苗率、叶形态、多倍体诱变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剂量辐照下,未吸胀种子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吸胀种子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增强,第1片真叶长出的时间延长,幼苗生长变缓;60 Co-γ射线辐照黄花苜蓿种子其染色体加倍的适宜剂量为1 200 Gy.  相似文献   

7.
~(60)Co γ-射线辐射对小报春种子萌发和M_1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茵  张启翔 《种子》2009,28(11)
用~(60)Co γ-射线辐射小报春的干种子,剂量分别为0(对照)、25、50、100、200、400 Gy,剂量率为1.0 Gy/min.对辐射后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M_1植株形态变异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显著影响了小报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综合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苗率等发现,100Gy剂量辐射后的种子发芽率为87.6%,成苗率为51.4%,确定小报春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受到中等程度抑制的辐射剂量为100 Gy左右.本研究还对M_1植株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锰素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锰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笔者以水稻幼苗为材料,探讨锰素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通过设计缺锰及锰过量,对水稻植株相关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在幼苗期对锰胁迫反应敏感。水稻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MDA含量升高,POD活性降低;水稻幼苗叶片受损程度大小依次为1000 Mn>100 Mn>-Mn。缺锰或锰过量均会对水稻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合理施用锰素。  相似文献   

9.
烟草种子和花粉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更加简便快捷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的评价指标,明确γ射线诱变烟草种子和花粉的适宜剂量范围,本研究以250 Gy、350 Gy剂量γ射线诱变368-4Q1、Coker176、K326和红花大金元种子,以50 Gy、100 Gy和150 Gy的γ射线诱变RBST、K326和LY10的花粉,对诱变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和花粉授粉后的单果种子重量和出苗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7 d发芽势和14 d发芽率与对照相当,诱变剂量间无显著差异,而诱变剂量间的出苗率呈显著差异;21 d出苗率50%可作为烟草种子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的评价指标;不同烟草品种的种子和花粉对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不同,用21 d出苗率50%确定烟草种子和花粉的适宜诱变剂量,368-4Q1种子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应低于250 Gy,Coker176、K326种子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为250 Gy,红花大金元种子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为250~300 Gy,K326和LY10花粉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为0~50 Gy,RBST花粉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为50~100 Gy。本研究首次提出的以21天出苗率50%作为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的评价指标,更加简单直观;本研究确定的供试品种的种子和花粉的γ射线适宜诱变剂量可为烟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睿  韩亚楠  张志政  马淼 《种子》2017,(10):25-30
采用0(ck),100,200,300 Gy 4个梯度60 Co-γ辐照剂量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辐照,用0(ck),80,160,240,320,400 mmol/L 6个梯度Na2 SO4盐溶液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幼苗株高、生物量、根系形态学参数(总根长、表面积以及体积)等植物生长指标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查60 Co-γ辐照对Na2 SO4盐胁迫下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浓度Na2 SO4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的株高、生物量和根长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个盐胁迫过程中,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 Gy剂量的60 Co-γ辐照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幼苗在80,160,240,320,400 mmol/L等5个Na2 SO4浓度梯度盐溶液中的耐盐性,使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0Gy、10Gy、50Gy、100Gy、150Gy和200Gy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种子,研究其对大花高代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在50~200Gy范围内,根和真叶的生长以及植株高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且抑制程度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而10Gy则能促进根和真叶的生长。随着剂量的增高,死亡率增高,组培苗生长41d时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0Gy。各处理组培苗培养70d后,少量瓶内开花,出现花型、花色和花瓣变异。花型变异主要由对照的正常花形变为蝴蝶形。花色变异主要是颜色变浅,甚至变为白色。花瓣变异可由原来的单瓣变为重瓣花。以上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且诱变效应明显,有利于在大花高代育种中产生色彩丰富,花型、株型美观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pretreatment effect of proton beam irradiation on germination and pasting properties of starches in two rices. Mature and healthy seeds irradiated with 10 doses (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and 800 Gy) for determination of LD50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rmination were recorded at 14 days after irradiation. The rice seeds irradiated with five doses (0, 50, 100, 200, and 300 G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rradiation effects of pasting properties of starches. It showed that a lower survival rate in germinated rice seeds was observed above 300 Gy showing 31 and 35% in Ilpum and Hanmaum, respectively. The higher plant height and root length were also recorded in 50 and 100 Gy. Amylose content in proton beam irradiated with 50, 100, 200, and 300 G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wo rice cultivars. Peak viscosity, hot peak viscosity, cooling peak viscosity, and setback viscos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ton beam dose levels.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roton beam dose levels. Consequently, it might be deduced that proton beam irradiation causes changes of starch properties affecting crystalline regions of starch granules, especially at high dosag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13.
氮素与土壤类型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2种类型土壤中氮肥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试验以中晚熟品种辽粳401为试验材料,选用黏质土和砂质土2种土壤类型,采用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4个氮肥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质土为基质育秧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大于砂质土培育的秧苗,更有利于秧苗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干物质量的积累及对养分的吸收。播后20~30d期间,黏质土培育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砂质土培育秧苗生长规律与黏质土处理基本一致,25d前秧苗生长缓慢,而在25~30d期间,秧苗迅速生长,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不足。施氮量在4g/盘条件下,秧苗素质、根系形态与干物质量最佳,黏质土、砂质土培育秧苗总吸氮量最大分别为4.24、4.03g/盘,故施氮量4g/盘可以满足秧苗对氮素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磷肥含量、土壤类型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中晚熟品种‘辽粳401’为试验材料,选用壤质土、黏质土和砂质土3种土壤类型,采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6种磷肥与土壤组合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黏土与高磷黏土培育的水稻秧苗素质最好,根系形态最佳,更有利于秧苗的生长。磷肥施入量2.5 g/盘能够满足水稻秧苗对磷肥的吸收,说明适量的磷肥有助于培育健壮的秧苗。  相似文献   

15.
番茄营养液深液流无限生长型栽培营养液的管理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地区的水质特点和非常规栽培的特殊性,制定了在营养液深液流无限生长型栽培条件下使用的营养液配方。并根据番茄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养分吸收特性,及时调整营养液的组成成分、浓度、酸碱度等,对营养液实行动态管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中的各种营养成分(N、P、K、Ca、Mg等)基本可以被番茄均衡地吸收,属于营养均衡的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石斛兰辐射诱变后的植株性状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进行分析,探讨其辐射诱变效应,确定最佳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利用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不同剂量处理的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21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1条,多态率为19.0%。对不同处理及对照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剂量的辐照处理群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20Gy处理整体变异程度最大,5Gy变异最小。因此,认为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的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20 Gy。本文为辐射诱变育种和诱变后代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