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明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川中黑山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川中黑山羊的日粮配方设计和饲养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8只川中黑山羊断奶羔羊,根据羔羊体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比为0.25%(处理1)、0.51%(处理2)、0.76%(处理3)过瘤胃蛋氨酸,即得到蛋氨酸纯添加水平为(质量比)0.19%、0.38%、0.57%处理组,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考察日粮蛋氨酸水平对断奶羊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比为0.25%和0.51%的蛋氨酸均能提高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ADG分别比CK提高17.32%和25.21%,ADFI分别比CK显著提高15.81%和18.86%;在整个试验期,川中黑山羊饲养经济效益以添加0.51%过瘤胃蛋氨酸为最佳,毛利润达417.70元/头,较CK提高20.82%;基础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断奶羔羊的料重比及羔羊血清中Glu、TP、UN、TG、TC、Alb、ALT、AST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过瘤胃蛋氨酸可增加断奶羔羊的ADG与ADFI,提高川中黑山羊饲养经济效益,过瘤胃蛋氨酸最适添加水平(质量比)为0.51%(折合氨酸纯添加水平为0.38%)。  相似文献   

2.
太行黑山羊是我国黑山羊资源基因"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对饲养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分析晋城市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其对太行黑山羊养殖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晋城市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降水量随时间推移变化不大,无霜期延长,对太行黑山羊繁殖性能和羔羊生产性能有显著提高,冬季气温升高更有利于羊只受胎、繁殖;随着气温逐年升高,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饲草返青期提前,黄枯期推迟,丰草期延长,为太行黑山羊饲养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对今后太行黑山羊养殖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为深入研究MTNR1A基因在绵羊繁殖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检测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致使MTNR1A蛋白的胞内无规卷曲结构域构象发生变化。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其中阿勒泰羊和小尾寒羊中以TT基因型为主,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等位基因的3.4和11.2倍;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中则以TC基因型为主,T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和CC基因型的17.6和19.6倍;在湖羊中3种基因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阿勒泰羊群体中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中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结论】在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但该突变与绵羊的季节性繁殖性状无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和免疫性能,以南药诺丽为材料,开发一种新型免疫增效剂 用于海南黑山羊的健康养殖,以期促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健康海南黑山羊 54 只,随机分 为 6 个处理,试验期为 60 d,分别在试验 0、30、60 d 测定各处理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结果】试验 60 d 高剂量诺丽处理比黄芪多糖处理和其他处理海南黑山羊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显著增长,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 加而升高;海南黑山羊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黄芪多糖处理与添加诺丽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试验 30 d 和 60 d 时,高剂量诺丽处理的血清 IgG、IL-2 和 IFN-γ 含量较其他处理略高,与对照差异显著,且随添 加剂量增加而提高。【结论】每天添加 20 g 诺丽果粉饲喂海南黑山羊 60 d 为较理想的饲喂方案,其日增重可 达 97.27 (±20.87) g, 且 血 清 IgG、IL-2 和 IFN-γ 含 量 分 别 为 49.17 (±3.52) g/L、136.24 (±12.77) ng/L、112.72 (±10.94) ng/L,诺丽可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和免疫性能。诺丽在海南黑山羊绿色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发展 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湖羊卵巢组织COX2、HAS2、TSG6和PTX3的mRNA表达水平与湖羊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筛选影响湖羊高产的候选基因,为揭示湖羊高繁多胎分子遗传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低产组和高产组,于发情后24—36 h屠宰,应用RT-PCR技术检测COX2、HAS2、TSG6和PTX3的组织表达特征,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基因mRNA在低产组和高产组湖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OX2、HAS2、TSG6和PTX3均在湖羊卵巢组织中表达,在卵巢组织,高产组TSG6和PTX3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低产组HAS2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高产组(P<0.01),而COX2的mRNA表达在高产组和低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AS2、TSG6和PTX3的mRNA表达在高产组和低产组间差异极显著,可能与湖羊繁殖性能相关,可作为影响湖羊高产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山羊经济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尔、萨能和黄淮山羊组成波黄、萨黄、波萨黄和黄黄4个繁殖组合,比较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羔羊生长发育性能。结果显示:杂交羔羊的出生重、哺乳期与断奶后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和体重都显著高于本地黄淮山羊,差异显著(P≤0.05或0.01);波萨黄三元杂交羔羊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波黄和萨黄二元杂交羊(P≤0.05);波黄二元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优于萨黄二元杂交羊,黄淮山羊纯繁组产羔率高于杂交组,杂交羔羊成活率高于黄淮山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利用高密度SNPs评估川中黑山羊的近交水平并鉴定选择信号。【方法】基于41个川中黑山羊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筛选全基因组SNPs,分析连锁不平衡、估计有效群体大小并检测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使用5种方法(FROH、FUNI、FHOM、FVR1和FVR2)估计个体基因组近交系数并进行比较。采用ROH岛、iHH12和XP-EHH 3种方法,鉴定川中黑山羊中正选择基因。【结果】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SNPs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0 bp时r2为0.51,当此距离增加到1 000 bp时r2为0.2。在999世代前川中黑山羊有效群体大小为5 696只,而13世代前则降低到190只。基于ROH,川中黑山羊群体的近交主要发生在250~500世代(FROH 0.1-0.2 Mb)和100~250世代(FROH 0.2–0.5 Mb)。另外,FROH  相似文献   

8.
‘豫西脂尾羊’屠宰性能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豫西脂尾羊的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方法】对6只6月龄豫西脂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豫西脂尾羊’公羊屠宰性能优于母羊,公羊肌肉剪切力和肌肉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母羊(P0.01),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羊(P0.05);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屠宰率为42.39%,熟肉率53.51%;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61%,粗脂肪含量为3.19%,粗蛋白质含量为18.74%,灰分为0.95%;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34%,非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02%,氨基酸总量为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65%,不饱和脂肪酸为54.91%;矿物质含量丰富.【结论】‘豫西脂尾羊’母羊的肉嫩度优于公羊,公羊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略高于母羊,肉质总体指标在肉用羔羊品种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好的羔羊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克隆大足黑山羊卵泡抑素(follistatin)的基因序列,并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足黑山羊卵巢组织总RNA中克隆出follistatin的cDNA序列,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follistati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序列分析表明,大足黑山羊follistatin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17 bp,包括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与牛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同源性高达98%。real-time PCR结果表明,follistatin基因能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卵巢和垂体中检测出来,在肾脏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垂体中表达量较低。肾脏中follistatin mRNA含量显著高于垂体中follistatin mRNA含量(P<0.05);心脏中follistatin mRNA含量显著高于垂体中follistatin mRNA含量(P<0.05);其余各组织间follistatin mRN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成功克隆出大足黑山羊follistatin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在肾脏中的表达高于其它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5(GPx5)基因在绵羊附睾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分别检测GPx5基因在绵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上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青年羊附睾GPx5基因在头部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体部和尾部(P0.05);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羔羊和老年羊附睾头部(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羔羊附睾无GPx5蛋白表达;青年羊附睾各部位均有表达,而老年羊附睾头部和体部有表达、尾部无表达。灰度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且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老年羊附睾头部(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羔羊附睾未检测到GPx5蛋白表达信号;青年羊附睾各部位均有荧光信号表达,且附睾头部和体部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尾部,并在附睾管液体中也发现有荧光信号;老年羊附睾头部和体部有荧光信号,荧光遍布于附睾管假复层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结论】GPx5基因mRNA在绵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在不同部位具有表达差异性;GPx5蛋白于附睾管假复层上皮细胞表达,且在性成熟前羔羊附睾及老年羊附睾尾部未表达,因此推测GPx5蛋白的表达与绵羊性发育时期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麻城黑山羊选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公羊和麻城黑山羊母羊进行1次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自群繁育时,建立1个育种核心场与几个育种场,形成育种繁育体系,2006年对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结果]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公、母羊初生、3月龄、12月龄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6.29%、7.78%、9.57%和5.71%、9.23%、8.97%,体尺指标也有提高;产羔性能十分突出,产双羔以上母羊比例高达82.30%,平均年产羔率达到346%;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12月龄屠宰率为51.4%、净肉率为34.8%、肉骨比为3.88,与选育前相比,屠宰率有明显提高(P<0.05);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均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运蛋白颗粒复合体9(TRAPPC9)、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Na~+,K~+-ATP酶(ATP1A1)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SNP座位多态性与我国南方荷斯坦奶牛Holstein cattle群体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技术对SNP座位进行多态性检测,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APPC9基因rs110017379座位多态性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DGAT1基因rs109421300座位多态性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ATP1A1基因rs110256520座位多态性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GHR基因rs41639260座位多态性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可以考虑将TRAPPC9、DGAT1、ATP1A1和GHR基因相关SNP应用到我国南方荷斯坦奶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F1代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改良麻城黑山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波尔山羊为父本、麻城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波麻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波麻杂交一代(F1)的体型趋向父本,合群性更好,有利于放牧管理。6月龄、12月龄的波麻F1代的体重、胸围与母本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高、体长与母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波麻F1代的产活羔率高于麻城黑山羊。3月龄的波麻F1代在90 d的育肥期内,日增重达93.78 g,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波麻F1代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麻城黑山羊。[结论]波麻F1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麻城黑山羊,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放牧藏系绵羊生长发育及体重变化规律.[方法]在甘肃省临潭县选取1岁后备母羊32只,进行体重测定及草场牧草观察.[结果]1岁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呈明显地季节性变化,在冬末春初乏草期,藏系绵羊后备母羊的生长发育停滞,营养状况最差,体重下降约10.14%,与其他季节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在牧草返青期,羊只营养状况开始恢复,与初始体重相比增加9.98%.在夏季牧草生长旺盛期,羊只生长发育最快,体重增加49.38%,增重约占初始体重的50%,与其他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在秋季羊只营养状况最好,体重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进入冬季枯草期,营养状况又开始变差,生长发育滞缓.[结论]放牧藏系绵羊的体重呈季节性变化,依据放牧绵羊生长及增重规律,在全年予以适时补饲和及时出栏,有利于降低草场载畜量,缓解草畜矛盾,促进牧民增收牧业增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开食料补饲日龄对‘湖羊’羔羊体尺、屠宰性能及内脏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湖羊’羔羊适宜的开食料补饲时间.【方法】试验选用78只出生体质量接近(3.41±0.25)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7d补饲组和42d补饲组,2组均在第56天断奶.第0、14、28、42、56、70、84天测定羔羊体质量、体尺、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和内脏质量,并计算屠宰率.【结果】7d补饲组羊羔第84天体高、第14天和第42天胸围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56天宰前活质量7d补饲组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94),且第84天胴体质量和宰前活质量均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28天屠宰率42d补饲组有高于7d补饲组的趋势(P=0.072),第42天显著高于7d补饲组(P0.05),而第84天屠宰率7d补饲组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56);3)7d补饲组第42天肝脏质量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84天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85);7d补饲组第42天肾脏和第56天胰腺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95;P=0.079).【结论】此试验中,第56天断奶条件下,7d补饲比42d补饲更利于‘湖羊’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湖羊GDF8区域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DNA提取2007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种羊场随机选取成年羊88只,采取耳组织提取DNA,-20℃保存。并记录湖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湖羊GDF8区域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择位于湖羊第2号染色体GDF8区域可能与生长性能相关性较大的4个微卫星标记(BMS1591、TEXAN-2、FCB128、BM81124)对湖羊的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4个微卫星标记在湖羊中的杂合度较高、有效等效基因个数较多、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都达到了高度多态水平(PIC>0.5)。[结论]供试4个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湖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红茶提香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改善红茶品质.[方法]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香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完全随机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105℃时,时间在1030 min各茶样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L*和H a*b*值变小,色泽向红、暗方向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茶多酚、茶黄素等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香气、滋味和总分先增后减,在95℃、30 min时,得分较高.[结论]综合来看,红茶提香工艺参数为红茶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提香机温度控制在95 105℃,提香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帘过滤负压纵向通风调节室内小气候的可行性,为标准化兔舍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水帘过滤负压抽风兔舍和室内放置轴流通风机兔舍各一栋,在开启有关设备时测定室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空气流速的变化,统计对比母兔的繁殖仔兔数、死亡数、投入产出指标。[结果]试验兔舍与对照兔舍的温度差异显著(P<0.05),氨气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母兔的繁殖率明显提高,死亡数、单位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结论]水帘降温纵向抽风可以有效控制室内小气候,是一种能兼顾降温与通风且单位生产成本较低的方法,值得在南方兔舍设计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