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吉业 《畜禽业》2023,(2):41-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促进了肉牛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基于肉牛品种、习性等,探究当前肉牛养殖困境,总结出肉牛科学养殖技术,以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保障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稳定,缓解当前牛肉市场供需关系紧平衡状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肉牛生产综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三峡库区肉牛生产现状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参考国内外肉牛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出肉牛生产“六推五改一防”综合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针对性强,对三峡库区肉牛生产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凯 《畜禽业》2010,(6):36-3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肉食需要已从简单的食取猪肉向多样化的肉类发展。而牛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脂肪少、口感适宜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根据目前市场调查,猪肉价格16元/kg,而牛肉价格34元/kg,而且供不应求,所以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8)
肉牛养殖由于受到气候变换、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肉牛养殖效益最大化和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冬春季肉牛养殖注意事项浅析如下,以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董贤文 《畜禽业》2011,(2):32-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膳食结构正悄然改变,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数量与日俱增,肉牛养殖正在成为新兴行业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肉牛养殖主要要把握好牛场基础设施建设关、进牛关、牛病防治关、科学肥育关及规避养殖风险关几个关键技术要点,做好这几点才能使牛群疾病少发生,并快速育肥,保证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非洲猪瘟影响和生猪价格低迷,瑞安养猪户纷纷转行养牛,规模肉牛养殖和散养户大量涌现,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投入不足、农副产品和秸秆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地方畜种资源提纯复壮和品种改良工作严重滞后、饲养方式原始等问题。通过对瑞安肉牛养殖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肉牛养殖的优势,提出了肉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希筠 《畜禽业》2023,(4):21-23
在传统肉牛养殖模式下,粪污堆积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养殖区域周边环境污染,而利用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法,可在解决畜禽粪便超标堆积的基础上,实现粪污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有效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基于绿色生态养殖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旨在为肉牛养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举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覃文 《畜禽业》2023,(9):18-20
分析了贵州黄平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并进行纵向对比,探究黄平县肉牛养殖的发展优势。分析发现,粪便污染、肉牛疫病、养殖户发展空间狭窄、全产业链关联度及品牌化程度均较低是黄平县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等解决措施,为黄平县肉牛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6)
文章对黄坪镇肉牛养殖发展现状和养殖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黄坪镇肉牛养殖的发展优势、今后发展模式和值得注意改进的问题,文中观点有待各位同仁作进一步的论证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熊仁友 《重庆水产》1998,(2):28-30,46
根据三峡库区万县段渔业生态环境条件及渔获物分析,提出了选择合理渔法,限制网目规格,建立禁渔区,禁渔期,治理渔业水域污染,建立人工放流站和加强渔业行政执法等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小江库湾水体混合过程中营养盐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三峡水库支流回水区营养盐的行为,2007年4月在小江库湾开展了现场调查,分层测定了水体中各形态营养盐、叶绿素 a 以及常量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干流和支流库湾总氮、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溶解无机氮、磷,干、支流氮、磷营养盐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库湾内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浓度相对较高.干、支流水体的混合是控制库湾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评估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可为三峡库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7月,在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利用圆锥网在左岸、江心和右岸进行鱼卵、鱼苗逐日取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7426粒、鱼苗15461尾,隶属于5目、10科、40种(鱼卵16种,仔鱼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9种。估算通过丰都断面的卵苗径流量为290.55×108粒(尾),其中鱼卵89.84×108粒,鱼苗200.71×108尾;四大家的卵苗总径流量为2.24×108粒(尾),其中鱼卵0.95×108粒,鱼苗1.29×108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各类仔鱼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吻鰕虎鱼属(Rhinogobius sp.)、鲤(Cyprinus carpio)主要出现在5月,四大家鱼以及宜昌鳅鮀(Gobiobotia filifer)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三峡库区靠近库尾段的鱼类早期资源丰富,库尾江段仍存在四大家鱼产卵场。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26条支流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河流及长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分四次对三峡库区主要河流进行浮游甲壳类进行定量和定性采集标本。152个采样点四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枝角类36种,桡足类14种。浮游甲壳类主要是以常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四次调查中发现的种类均为长江流域常见种。三峡库区浮游甲壳类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四月份(春夏季)的存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十月份(秋冬季);也具有明显的纵向分布特征,相同支流上游的存量和种类一般低于回水区的数值。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控BMPs框架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具有地域范围大、随机性强、成因复杂的特点,形成过程受地理、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监测、控制、处理和管理难度较大。构建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控最佳管理措施框架体系,从源头控制、迁移途径阻截、末端治理三方面控制三峡库区面源污染。基于源头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根据区域现场条件,选择"坡改梯"或"大横坡+小顺坡"坡耕地有限顺坡耕作技术模式;进一步推广植物篱种植模式;大范围推广粮食作物的平衡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非水溶性农药。基于迁移途径阻截的最佳管理措施:在适生植物筛选及淹没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培育;开展库岸植被缓冲带工程建设和水塘-湿地工程建设,拦截、净化入库污染物,兼以改善景观;实施植被过滤带防护性工程,控制N、P等养分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末端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按照成本低廉、效果稳定、技术操作简单的原则,可考虑生物处理+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典型农村的生活污水;在前置水库周边建设沿岸生态防护林、湿地及多塘系统、敞水区动植物措施等生态工程;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畜禽养殖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既可消除畜禽养殖业产生的负面效应,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es)、扁蚴蜉属(Ecdyonurus)稚虫及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斑特突摇蚊属(Thienemanimyia)幼虫,平均密度673.22个/m2,平均生物量9.9398g/m2。MDS分析表明,御临河、龙溪河、长滩溪和嘉陵江站点明显偏离其他22条河流;种类组成聚类分析表明,抱龙河和汤溪河、童庄河和大宁河、咤溪河和黄金河、磨刀溪和小江、大溪河和官渡河、龙河与梨香溪、御临河与綦江、龙溪河与长滩溪的种类相似度较高;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变动在0.6365~2.9329,平均为1.6120;Margalef指数变动在0.6266~5.3074,平均为2.2976。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水环境预警平台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长寿江段优势种为铜鱼(Coreius heterokon)。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的分布特征和渔获物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23年5月27日至6月3日,三峡水库开展了针对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为量化此次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影响,以葛洲坝至枝江江段为研究区域,选择水位变幅、水深、流速、水温4个主要生境因子,建立了耦合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产卵栖息地适宜度曲线的四大家鱼产卵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实现了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的时空分布的精细化模拟。结果表明:生态调度期间,研究区域四大家鱼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呈现稳定增加趋势,四大家鱼产卵加权可利用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30.45%增加至约55%;适宜四大家鱼产卵区域(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在0.6~1.0范围)明显增加,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4.67%增加至约60%。2023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显著改善了葛洲坝至枝江江段四大家鱼产卵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三峡水库运行初期消落区的植被状况,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高程150、160和170m处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消落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40种,隶属于38科113属,以草本植物或旱生植物为主。群落优势种主要有香附、苍耳、小白酒草、狗牙根等18种。生物量均值999.9g/m2,变幅140.7~2055.6g/m2;烘干重均值310.7g/m2,变幅为26.5~932.6g/m2。植物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峡水库运行初期消落区的植被状况,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高程150、160和170m处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小江流域消落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40种,隶属于38科113属,以草本植物或旱生植物为主。群落优势种主要有香附、苍耳、小白酒草、狗牙根等18种。生物量均值999.9g/m2,变幅140.7~2055.6g/m2;烘干重均值310.7g/m2,变幅为26.5~932.6g/m2。植物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均在5月最小,7月最大,9月略下降,在高程150m处最小,160m处最大,170m处次之。并对小江流域消落区植物的演替趋势、生态恢复、影响因素和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形成后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浮游动物食性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成为了库区优势种。为探究三峡库区太湖新银鱼种群生长规律,2019年1-12月,每月下旬在三峡库区小江6个采样断面使用银鱼捕捞专用拖网进行了调查,应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测度太湖新银鱼种群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太湖新银鱼在三峡库区小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时间动态上,太湖新银鱼种群生物量的周年变化为先升后降,3月开始迅速增长,在4月达到最高值(2080.08 kg/km2),随后逐步下降,7月捕捞旺季过后,生物量明显下降;空间分布上,太湖新银鱼春季繁育的稚幼鱼最先出现在上游的渠口和养鹿断面,之后下移,主要集中在高阳断面(867.16 kg/km2),其次是黄石和双江断面,而长江断面太湖新银鱼分布最少。研究表明,太湖新银鱼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由种群繁殖特征及库区水文情势决定,其种群在4月快速增长,与小江5月蓝藻密度急剧上升可能存在关联。建议在种群快速增长前,对三峡库区小江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群体进行捕捞,尤其是在3月的渠口和养鹿断面,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