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膨化浸出工艺研究与设备的研制张志道梁瑞鹏高宪明李琳︵大连油脂工业总厂︶膨化浸出工艺是国外的一项新技术,适用于大豆等多种油料的加工生产。以尽可能少的设备来制备多孔物料为目的,是对传统的油脂加工工艺重大突破。美国在七十年代是首先研制使用的国家。八十年...  相似文献   

2.
大豆油脂加工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大豆油脂加工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新的大豆预处理和制炼油技术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涌现。本文从提高豆油(粕)质量、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系列新产品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大豆油脂加工技术的创新现状。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大豆膨化机的结构、特点,总结了膨化机生产实践经验.通过膨化浸出工艺与传统浸出工艺的比较,进一步证明了使用膨化机可提高浸出器的处理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优势,为新建、改建油脂加工企业在选择加工方案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黑龙江省九三油脂 (集团 )实施兴建的日加工5 0 0t色拉油和年产 80t天然维生素E项目产业在哈尔滨平房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建。为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的把握性 ,九三油脂集团邀请了武汉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中心及哈中大植物蛋白公司等十几位专家论证 ,项目设计单位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 :九三油脂 (集团 )公司利用A级绿色大豆基地原料开发色拉油和维E两个主产品 ,符合农业产业化有关政策和大豆精深加工多层次利用增值的发展方向 ,工艺技术先进设备匹配 ,产品附合国内外有关标…  相似文献   

5.
加工研究室     
主要职责:针对大豆从收获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大豆储藏、运输、加工原理、工艺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大豆蛋白、油脂和活性成分的分析、加工工艺优化和大豆产品(含传统大豆食品)的开发;建立大豆加工产品和工艺的标准化体系,保障我国大豆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对大豆油脂内在几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形成回色的理论依据和关键点,便于在加工技术中掌握技术参数,借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直接浸出料胚干燥工艺的选择齐玉堂(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油脂系武汉市430022)1前言据资料介绍,大豆料胚直接浸出时人浸水分一般在8~9%为宜;而大豆原料水分含量往往在10%以上。如果在制备料胚时不加以干燥,会大大影响浸出的出油率,导致粕中残油偏高;...  相似文献   

8.
该项技术参照有关资料,针对目前浸出制油存在的混合油蒸发冷凝采用水冷方式.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原料、能源及水消耗高的实际情况,而研究的一种节能节水新技未。该技术经多年生产实验应用效果良好,一个日处理物料400t的大豆浸出油厂,每年节煤0.12万t,节水20万t,节电9.6万kw/h,为大豆浸出制油行业研究和提供了利用能源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农业部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龙江学者"特聘教授、AOC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大豆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一线上,为我国大豆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是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首席专家,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建立生物法同步制取植物油脂与蛋白技术体系,开辟了油脂绿色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传统豆制品加工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大豆加工尤其是油脂产业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较高。2012年进口大豆达到5838万吨,而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左右;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于油脂加工业,这是因为美国、巴西等国生产的大豆基本都是油料豆,其含油量平均约比国内大  相似文献   

11.
在大豆市场放开前后的几年之内,中国的油脂加工基本都在大豆产区.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建立油脂加工厂.短短几年之间,国外独资、合资的大型油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占领了大部分的中国油脂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的生产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国也曾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出产国。大豆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油脂加工、食品加工、养殖、医药、化纤等多个行业[1]。但是,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链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我国大豆生产近年来严重下滑,政府对于大豆的研究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较少,实际生产中,大豆抗性品种及高产品种的技术突破较少。同时,大豆进口量的持续增长阻碍产业发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紧研究开发大豆加工利用新产品王育民(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哈尔滨市,150001)近年来,美国科学家为了促进大豆的生产与利用,在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资助下,开发试制了一系列新的大豆加工产品。本文仅举数例,供有关部门参考。1用大豆粉制造...  相似文献   

14.
大豆乳清膜分离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 《大豆科技》2003,(5):21-22
本文结合工业化生产实际,对大豆乳清加工中应用膜分离技术进行了技术总结,实践证明:膜分离技术在大豆乳清回收加工中是适用的,它比同类加工技术有诸多优点,能够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利于环保,是大豆加工中一个专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邵弘 《大豆科技》2008,(3):40-42
简单介绍了绿色润滑油概念及目前国内外应用发展情况,阐述了绿色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应用前景,并对大豆油脂在绿色润滑油中的应用优势及加工处理方法作了论述。大豆油脂替代矿物油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豆转录因子GmWRI1在大豆种子油脂形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大豆吉育72花后35d的种子中克隆得到GmWRI1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花后不同时期籽粒中GmWRI1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种子进行油脂含量的测定,推测GmWRI1的表达量可能与大豆籽粒中油脂含量有关。此外,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GBKT7-GmWRI1并转入AH109酵母菌株中,结果表明GmWRI1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属于转录激活子。  相似文献   

17.
对实验室大豆豆乳加工技术,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大豆豆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豆油脂脂肪酸改良与生化育种策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大豆特异脂肪酸和磷脂对人类健康和进步的贡献日趋重大。因此,国内外植物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们密切合作正洞悉特异脂肪酸、磷脂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奥秘。 大豆育种家们在提高大豆油脂含量的同时,已注意到选育特异脂肪酸含量高的新品种。为迎接大豆油脂脂肪酸品质改良的挑战,以及为传统式或经验式育种家们提供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我国油脂工业面临的形势,并从生产规模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大豆油脂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黑龙江省大豆油脂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查证大豆异黄酮、皂甙和低聚糖有关的技术资料和考察实地生产现场之后,根据国内目首的研发生产状态。设计出一个前处理、一条生产线、三个终端产品的加工产业生产设计,力求达到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降低原材料的目的。同时,对相关产品的质量、价格及市场做了简要说明,供生产营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