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早已是世界闻名的两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且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文化,但日本茶道却又已大大不同于中国茶文化,根本的不同何在?这种不同又是如何形成?本文试图作些解读.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往往会有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标志性文化,也绝不会把它们扯到别的国家去.例如,中国的汉字、京剧、少林功夫,西班牙的斗牛,美国的拳击,泰国的人妖,巴西的桑巴舞……那么,日本有什么呢?如果说茶道是唯一代表日本文化的国粹,那么另一种像两个大胖子打架的相扑运动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文化标志了. 日本茶道是讲程序性、仪式性、宗教(禅风)性的,这包括茶庵(亭)内的布局以及茶挂、茶花、茶点等等的细微用心体现.他们的相扑早在1909年就被日本定为国技,也讲究甚至超过了茶道的严谨.它和日本的茶道、剑道、书道、花道、棋道、酒道乃至色道等等一样,在不同形式的外表下追求着一个"道"字和一种东方民族的精神,包含着人人平等、不分强弱、不分尊卑地在一起喝茶、一起较量、一起欢乐,比较一下谁的内在力强,内修得深.因此,相扑是世界上唯一不设体重级别的运动,矮的轻的瘦的打败高的重的胖的对手的例子很多.观众们以期待的心情看待对方心与力的搏击,更希望看到弱的战胜强的.一旦满足,他们会疯狂的欢呼,尽情张扬着他们渴望追求的那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3.
蔡洞峰 《农业考古》2019,(2):239-245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茶禅一味"中呈现的是清寂之美,品味东方流传数千年的优雅和文明。  相似文献   

4.
高红 《农业考古》2008,(6):171-173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最主要代表.日本茶道集美学、宗教、艺术、文学及建筑设计等为一体,通过茶事活动来修身养性,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意境.本文拟从自然关的范畴、日本人与自然、茶庭与茶室等方面入手,探讨自然美在日本茶道中的具体体现.认为日本茶道中除"禅茶一味"的宗教美学思想之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景物融舍为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5.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悦 《农业考古》2005,(5):115-129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的茶和茶文化,追根溯源都与中国密切相关.2005年3、4月间,<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余悦研究员应邀到日本讲学和进行茶文化交流,以"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演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道家道教对"茶道"的影响;二、儒家对"茶道"的影响作用;三、佛教思想对"茶道"的影响;四、民众观念对"茶道"的影响;五、中国茶道精神的再认识.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国茶道精神只是中国民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的背景下的一个分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状况下,中国茶道精神的走向也必然要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6.
宋时磊 《农业考古》2021,(2):234-240
日本茶道史上的茶道具专著,亦被称之为"茶器名物记",对日本茶道的成立具有独特价值。以21部古典茶书文献为主线和中心,可分为茶道具从附属于"唐物""御物"的室内书院装饰物记录的时代、走向作为"茶器名物记"专集的时代和多样化及个性化展开的时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镰仓到室町时代中前期、室町后期和江户时代。其中,在江户时代,"茶器名物记"走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同时,又继承和延续了以唐物为中心的"大名物"与以和物为中心的"中兴名物"传统。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为日本茶道的成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揭示了其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相似文献   

7.
千里万里同风──日本茶道表演侧记1997年3月14日下午,15日上午,在安徽省博物馆二楼会议室内,作为“97安徽日本文化周”内容之一的茶道表演,吸引了众多的中国客人。虽然春雨霏霏,春寒料峭,但来客兴趣盎然,将整个会议室挤得满满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文字一...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茶道     
原产于中国的茶,现在已成为遍及世界的饮料了。众所周知,据两千年以前的史料记载中国那时就已经有了吃茶的习惯,到了八世纪陆羽著《茶经》,把饮茶提高到一个精神文化的位置。正如下面将要叙述的那样,茶传到日本,开始是作为药接受下来的,后来又作为嗜好而推广,更进一步到十五、十六世纪,茶道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才最终被完成。也就是说茶起源于中国,在日本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而推广了。这次,受到日本茶道权威,获得了贵国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千宗室家元的援助得以在这里向中国朋友们介绍日本文化中的茶道,我感到非常茶幸。  相似文献   

9.
茶,最早源于中国。茶道盛于日本。当众多的炎黄子孙把茶端进书房里啜饮的时候,日本人却把茶道介绍到世界各地。茶道成了日本人文化的一脉香魂。日本的茶道为什么会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绝呢? 对多数的南昌人来说,茶艺馆是否是陌生的去处?广场上每天的人流何止数十万?无论是夏暑纳凉的人们,或是茶馆门前匆匆的过客,能在茶艺馆驻足的实在是微乎其微,而与江西茶艺馆仅一墙之隔的舞厅却人满为患。七彩的灯光如幻如云,靓男倩女们端着咖啡目注着狂热的  相似文献   

10.
《千鹤》与日本茶道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小说《雪国》、《千鹤》、《古都》“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在创作上努力表现“日本的传统美”、在祥宗、茶道、围棋、插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2,(2):317-321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 ,在世界文明史上 ,各显风彩、引人深思。要比较深刻地、内在地理解中、日两个民族 ,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 ,都是难于达到全面地和内在地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蕴含和充分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性。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然而 ,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 ,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作些比较 ,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可能的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方文化与茶道(日)神户大学仓泽行洋东君译我是飞越大海来到这里的,今天我先讲一讲日本茶道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然后我就日本茶道的特点作点说明。就目前世界的大课题来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去年在澳门有一个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讨论会,我虽...  相似文献   

13.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12,(2):282-289
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中的茶就是直接用中国汉语中的茶音(cha)。在日本茶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茶道已是日本人的心灵归宿和日本文化的象  相似文献   

14.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中的茶礼。可以说,日本茶道出自禅宗。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入的,日本的茶文化也是由中日佛教徒从中国传入的。日...  相似文献   

15.
膝军博士在北京大学教授日语,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可是股博士对中日茶文化浸淫深厚,却是在茶界很有名声的。她有几个不务虚的头衔: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日本茶汤文化学会会员。在北大,博士开设茶文化课程,也讲授日本文化和美术史。她自己谦称为“习作”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是至今为止国内研究日本茶道最为深入全面的一部著作。8月底,博士只身南下福州,为她的主题为“日本茶道与中国文物”的新作搜集资料,我亦终于会到了这位心仪已久的“芬博士”。和一个茶人见面,应该在什么地方最好?不错,是…  相似文献   

16.
绪论 日本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与中国茶文化相比有着许多的特性.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意不在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十分悠久,并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饮茶文化影响深远。日本茶道便源自中国,其中来自中国的茶道具被统称为“唐物道具”。在日本中世,唐物道具随着中国宋代的点茶法一起传入了日本。本文通过考察饮茶空间结构、样式分类、茶人鉴赏能力、和物道具等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唐物道具的影响力,认为其具体发挥了以下作用:促进了饮茶空间结构的革新;为日本茶道提供了各种分类的依据;培养了日本茶人们的审美能力;为和物道具提供了规范和模板。唐物道具在日本茶道形成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印证了日本茶道以中国茶道为母体而形成的事实,亦是彰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8.
里千家、千宗室和千家茶道浙江省湖州市罗家庆在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期间,有位茶人问我关于里千家、千宗室和千家茶道之间的关系,我虽然多次接待过千家茶道来宾,但是,对他们的历史知之甚少,我只能说个大概。公元十六世纪,日本有位茶圣千利休(1522~1591),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道义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茶道义解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  相似文献   

20.
认识滕军教授是在2004年法门寺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但读到她著作的时间却很早,大概是在1998年前后吧,当时为了修订文稿,参考阅读了大量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书籍资料,其中就有滕军教授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该书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部系统、全面介绍日本茶文化、茶道内容的专业论著.书中除引用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图片外,还详细介绍了有关日本茶道历史、茶道内容、茶道道具、茶道礼法,以及茶道建筑、茶道美学等方面内容,详细备至,至今尚未有能超逾其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