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培育壮苗是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湖南会同的经验,杉木壮苗的标准是:8寸高、筷子粗、菊花头、须根多。即要求一年生杉苗高达23~26厘米,根径粗0.2—0.3厘米,顶芽和根系发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努力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我场去年培育杉木苗39.44亩(占全场育苗总面积的40%)。据秋后调查,苗木平均高28.2厘米,最高的达52厘米(见表一)。产苗量8.65万株/亩,共产苗320余万株。其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林业部“凡未采用良种壮苗造林的,不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验收,不享受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种优惠”的精神,为了按质按量地完成速丰林造林任务,从1987年开始,资源县在良种的选择和壮苗的培育上狠下功夫,使苗木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县育苗2640亩,总产苗9054.8万株,其中杉苗2514亩,产苗8044.8万株,平均亩产3.2万株,一级苗2011.2万株,每亩平均8000株,出苗率为25%.二级苗3572万株,每亩平均14200株。优势株高75cm,地径1.2cm。育苗成效好的河口乡,1990年育杉苗24亩,产苗55.69万株,其中一级苗达44万株,亩平均1.8万株。具体做法是: 1.采取优惠政策,调动各方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下,速生期内每年平均胸径生长1厘米以上,树高生长可达1米,材积每亩可增加1立方米.因此,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栽植杉木历史较悠久.几年前,在宜兴茗岭公社岭下大队和吴县西山等地,尚保留百年以上的老杉木.最近在南京紫金山麓又发现几十株40年生的大杉木,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17.10米,胸径35.8巴厘米,材积近1立方米.解放后,我省为了改变缺材少林局面,曾几次掀起发展杉木的热潮.现在,除了在苏南丘陵山地有成片杉林外,在苏北的阜宁、射阳、滨海、南通和里下河地区的宝应、江都等地,也有零星栽植.至目前为止,全省现有杉木林面积已达50多万亩.  相似文献   

6.
苏北阜宁河堤秃杉引种适应性与栽培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是原产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的杉科台湾杉属常绿高大乔木。树形挺拔,主干通直圆满,出材率高,材质优良,适应性较强,耐冰挂,抗雪压,是很理想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庭院观赏绿化树种。 为了发掘利用祖国这一宝贵资源,为本省苏北平原地区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选择新的优良树种,从1989年开始,我们参加了省林科所主持的省秃杉引种试验研究,并于1989年春从该所引进2、3年生秃杉苗3800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0亩,成活率分别达86%和80%。1990年从句容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1万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3亩,成活率达80%。1991年在句容县磨盘山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0万株,在板湖乡民便河中堆造林50亩。现在秃杉生长良好。据1990年11月份调查,1989年栽植的3年生苗水平均高达1.5米,优势木高2.2米,新梢0.95米,2年生苗木高达0.97米,优势木高1.3米。1990年栽植的1年生秃杉幼苗高40厘米,新梢25厘米。  相似文献   

7.
溧水县新桥公社地处丘陵山区,有山地面积约26680亩,为全县发展杉木较多的公社之一.前几年,公社营造杉木所需的苗木,大都从外地调进,苗木经过长途运输,质量又差,对造林后的生长成活影响很大.为了培育优质壮苗,进一步把杉木生产建设搞好,从1979年开始,公社在三级林场播种育苗5.9亩,据11月初调查,总产杉苗达36.1万株,亩产6120O株.其中苗高25~4O厘米、根径粗0.5—0.7厘米、径高比1:60的达64.7%;苗高40厘米以上、根径粗0.8厘米以上、径高比1:50的达5.9%.结顶芽的达  相似文献   

8.
水杉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两省.解放后,开始在国内各地引种,栽培地区不断扩大.在国外亦引种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水杉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树干通直圆满,材质良好,是平原水网地区优良的速生树种.水杉一般用扦插及播种方法育苗.而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寿命长、生长速、干形好等优点.惟种籽发芽率极低(仅为5—10%),种籽又小,一般大田种籽育苗成苗少,产量低,且水杉种源极少,种籽十分珍贵.所以如何提高水杉种籽的产苗量、成苗率,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场从1982年开始摸索水杉芽苗移栽育苗方法,当年获得了初步成功,0.05公斤种籽产苗2133株,平均苗高40厘米以上,平均地径0.87厘米,最高达82厘米,地径1.6厘米.1983年我场在不同工区苗圃,将0.4公斤水杉种籽,全部采用芽苗移栽育苗,亩产劳20,185株,平均每公斤产苗50,262株,平均首高达66厘米以上,平均地径1.2厘米;最高苗高126厘米,地径2厘米.1984年育苗0.25公斤,获得水杉芽苗19,500株,移栽成活率达96%,生长良好.现将三年来水杉芽苗移栽育苗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杉木全光育苗,是林业生产技术上一项革新。杉木幼苗由遮荫到不遮荫,怎样让它适应外界环境(温、湿、风、光)条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董寨林场七里冲林区和周党公社桃园国队合作林场,经过两年的实践,摸出了一些经验,解决了缺乏荫棚材料的问题,使育苗成本降低40%以上。1年生杉苗亩产72,000株,地径0.6—0.8厘米,高25—28厘米,最高38厘米,达到了狮子头、菊花心、紫红色、侧枝多、当年出圃的壮苗标准。一、选好圃地:圃地选的好坏,对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杉苗的特  相似文献   

10.
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行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多育苗、育好苗。今年在水东苗圃育杉苗30亩,获得亩产18万株(按虚面积计算,若按实面积算亩产苗30万株),平均苗高27厘米,根径粗0.4厘米;最高达62厘米,根径最粗达0.8厘米的优良成绩,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了大批壮苗。在培育杉苗过程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柳杉是我区的主要用树树种,群众乐于栽植,但往往因缺少苗木或苗木质量不佳而影响基地建设。为此,我站于1982年在高一、水门头大队进行了育苗试验,当年苗高平均30.3厘米(最高达61厘米),根径0.30厘米(最粗达0.57厘米),每亩产苗(高25厘米以上)12.12万株,达到了丰产壮苗要求。1983  相似文献   

12.
杉木是我区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当前,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杉木,建立杉木用材林基地。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和建立杉木林基地的需要,现把我站几年来从事杉木栽培试验的一些材料综述如下,供作参考。一、培育壮苗据我站几年来试验表明,培育壮苗主要应抓住下述几个环节: 1.施足基肥:要育好苗除按一般原则选好圃地外,首先要施足基肥。我们于1964—1966年进行了育苗基肥种类及施基肥与不施基肥的对比试验(见表1)。  相似文献   

13.
仙居县红卫公社林场,一九七七年春因地制宜,在新建用材林基地的山脚坡地,开辟为苗圃育杉木苗二十亩,通过场员的精心培育管理,共培育出符合造林要求的杉苗一百六十万株。平均苗高二十二厘米,根颈粗另点四厘米,最高四十一厘米,最粗另点七厘米。  相似文献   

14.
苗粮间作     
苗粮间作文/林尚安刘虎臣李敏泡桐是我国特产的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华北平原地区适于农林间作的最佳树种。山东聊城林业科技推广站采用苗粮间作的泡桐育苗新方式,取得了成功。一般平茬苗到秋冬出圃时,苗高5.5米以上、地茎8厘米以上的大苗壮苗占8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望谟县羊玉乡金山村青年农民杨昌林,从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由林业部门帮助和指导,积极发展苗木商品生产。他从1982年起连续四年育苗,仅1983年育的苗除自用和支援村里群众造林外,其余出售,纯收入2686.45元,全家9口人,人均收入298.5元。1985年他又育大苗20亩,其中杉19亩、香椿1亩,经林业部门检验,杉木苗高达18厘米,长势良好,平均可亩产苗木7万株左右,除自用外,可为用材林基地造林提供大量苗木。多年来,杨昌林所育苗木主要是杉木苗,效果好,育苗的主要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云南引种桉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引种后保存下来的桉树至今尚有60种以上,分布在118个县。据初步统计,小面积人工林1.5万亩,四旁植树五亿株,产叶桉油300吨左右。生长较好、种植较多的有兰桉、直干桉、赤桉、大叶桉、柠檬桉等十多种。特别是兰桉和直干桉是适应云南气候条件的优势树种,其生长速度大大超过原产地和国内其它省。四旁植树,10年生的直干桉平均高达23.2米、平均胸径32.4厘米(玉溪)、10年生兰桉平均高21.7米,平均胸径32.8厘米(保山)。如以17年生的蓝桉与保山当地同年生的速生树种相比较,其平均高生长量为杉木的246%,园柏的155%、银桦的121%,喜树的144%,楸木的194%;年平均直  相似文献   

17.
1974年2月,从江西庐山引进两年生插条繁殖的水杉苗,在石灰岩地区的龙合乡政府院内和龙合初中校园内作庭院美化树种试种。经测定水杉在这个地区生长迅速。如在龙合初中校园内测定5株,13年生平均高达14.6米,平均胸径25.4厘米,最高15.6米,  相似文献   

18.
杉木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教导指引下,我县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以社队林场集体造林为主,大力绿化宜林荒山,杉木用材林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近两年来,在新城镇、沙河、狮子、城门等公社调查时,发现五种象鼻虫危害杉木幼林,其中尤以杉象虫危害最高。1975年4月据在新城镇东风大队林场(九江地区革委会试验林)内调查,发现有虫株数占总株数的90%以上,虫口密度1-20头/株不等。个别小区有虫株率高达100%,1棵杉木植株上最多达40头,严重地影响了杉木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周口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为丰富树种资源,改善用材林结构,自1972年起,先后在全区九县一市引种水杉3.5万株。引种苗木为一年生苗,高50—70厘米,地径0.8—1.2厘米。从信阳、南阳引进。早春定植。造林密度2×3米、2×4米、4×4米。1988年采取随  相似文献   

20.
杉木是我国主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培育杉木壮苗是营造优质杉木林的基础。试验证明:集约培育技术与传统育苗方法相比,不仅苗木各项技术指标超过GB6000—1999规定的Ⅰ级标准,而且每667m^2年产合格苗量稳定在14~16万株,苗木单株成本下降28.8%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