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新杂交种龙源201是天水市种子管理站以外引系K12优选系K12-16为母本、自育系源自16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31 d,活秆成熟,粮饲兼用.株高260 cm,千粒重408 g,2006年测定,籽粒含粗蛋白94.16 g/kg、粗脂肪36.2 g/kg、粗淀粉752.7 g/kg、赖氨酸3.30 g/kg、粗灰分13.4 g/kg.高抗瘤黑粉病,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感红叶病.在2005-2006年甘肃省晚熟B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3 538.2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45%.适宜天水市及周边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3.
玉米杂交种 86 9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玉米自交系 ZA5 710作母本、外引系 15 0作父本 ,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黄粒马齿型中熟玉米杂交种。在 1997- 1998年的甘肃省玉米杂交种 (中熟组 )区试中 ,1997年折合平均产量 9399.0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酒单 3号增产 38.6 % ;1998年折合平均产量 11385 .0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酒单 3号增产 2 9.9%。其高抗丝黑穗病、大斑病和矮花叶病 ,籽粒含赖氨酸 0 .2 4 %、淀粉 6 7.97%、粗脂肪 3.87%(干基 )。适宜甘肃河西灌区春种和天水地区复种 ,也适宜宁夏南部干旱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5.
玉米杂交种德丰717是以自选系WC658为母本,自选系L7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普通杂交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中晚熟水地A组区域试验中,德丰717平均折合产量14 947.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10.03%;在中晚熟旱地A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1 463.0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8.74%。德丰717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9 d。苗期生长势强,成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伏。株高310 cm,穗位高121 cm,穗长19.8 cm,穗粗5.1 cm,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84.4 g。适合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及陇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7.
玉米杂交种酒单68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酒单688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自选系酒512为母本,自选系酒25D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折合产量11074.8kg/hm^2,较对照品种临单211增产13.0%,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居第2位。该品种露地春播生育期130d,属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籽粒含粗蛋白10.42%、粗脂肪4.07%、粗淀粉73.25%、赖氨酸0.42%。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表现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红叶病,高感矮花叶丸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和中东部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9.
10.
高产、白粒、优势高粱杂交种天杂9855是天水市农科所于1997年用引进高粱雄性不育系天引4A作母本,自育高粱雄性不育恢复系天恢11作父枰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该杂交种春播平均产量9613.75kg/hm^2,比对照品种抗四增产15.2%,麦后覆膜播种平均产量8850.00kg/hm^2,比对照品种抗四增产18.4%,春播生育期124d,夏播生育期100d,属中熟品种,天杂9855高抗高粱黑穗病,其籽粒含淀粉73.35%,蛋白质11.32%,赖氨酸0.29%,单宁0.10%。 相似文献
11.
12.
13.
超甜玉米单交种"吉甜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甜玉米新品种“吉甜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529”为母本、“吉326”为父本育成的甜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918.9kg/hm2,比对照“吉甜6号”增产7.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648.9kg/hm2,比对照“吉甜6号”增产9.7%。该杂交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甜9号”果穗长筒型,穗长20.5cm,穗行数14~16行,单穗鲜子粒质量256g,子粒浅黄色,鲜百粒质量37.4g,可溶性糖含量18.68%,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鲜穗采收需80~84d。适于吉林省的通化、吉林、长春、白城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杂交种98-ZW-1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98-W-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98-Z-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3年白银市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9.78%;在2002-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63.54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3.3%.中早熟,株高246 cm,百粒重40.0 g左右,籽粒含粗蛋白111.0 g/kg、粗脂肪46.2 g/kg、淀粉716.2 g/kg、赖氨酸3.6 g/kg.高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适应性强.适宜在白银市高扬程灌区海拔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强硕16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玉米新品种强硕168是以N547为母本、泰54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2 918.6、14 198.5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9.7%、12.3%。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低密(67 500株/hm~2)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1 779.5、14 29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9.8%、12.4%。2015年参加国家东华北组、黄淮海组、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4 210.5、12 957.5、15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12.9%、10.7%、13.5%。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旱地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3 235.9、15 912.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分别增产8.7%、10.1%。夏播生育期133~145 d,株高274~276 cm,穗位高112~114 cm,穗长21.9~25.2 cm,穗粗4.3~4.7 cm,轴粗2.7~2.8 cm,秃顶长1.0~1.4 cm,穗行数17.1~17.9行,行粒数36.9~42.5粒,千粒重313.2~324.4 g,出籽率82.2%。春播生育期135 d,株高300 cm,穗位105 cm,穗长31~35cm,穗行数16.0~20.0行,行粒数50粒左右,出籽率88.9%。籽粒含粗淀粉74.06%、粗蛋白9.45%、粗脂肪3.90%、赖氨酸0.38%,容重745 g/L。高抗倒伏,耐涝性强,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玉米产区年积温2 800℃的山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甘玉23号是以自育自交系甘1478为母本、甘340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007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501.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减产0.4%;2009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430.5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5%。高抗红叶病...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富康101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富康101是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GZ101为母本、GZ79为父本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在2019 — 2020年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11 397.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91.3 g/kg、粗脂肪(干基)62.6 g/kg、赖氨酸(干基)2.5 g/kg、粗淀粉(干基)705.1 g/kg。高抗茎基腐病,感轮枝镰孢穗腐病、大斑病、瘤黑粉病和红叶病,高感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可在甘肃早熟春玉米区和东北早熟玉米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