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制造业是家具、建材等木材需求行业的基础工业,是这些行业技术进步的保证。一个国家的木工及人造板机械水平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相关产业的水平,因此,木工及人造板机械的技术进步是行业学术界的永恒课题。本文就我国木材加工行业最近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供同行参考。我国木工机械设计的发展方向我国木工机械的总体现代化应该从数控技术的普及人手,开发各种木工机械的数控化技术,逐  相似文献   

2.
马岩 《国际木业》2007,37(3):18-21
本文从木工机械的国内市场走向出发,分析我国木工及人造板机械开发东南亚市场的对策,提出我国木工及人造板机械走进东南亚的主要设备类型。近几年,中国人造板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我国人造板的出口,我国人造板机械对东南亚出口的发展应该和国内人造板产业的投资结合起来,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起信誉和品牌。国际人造板机械生产的巨头们已经感觉到来自中国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自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2年末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同志们的积极支持下,我国人造板机械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组织制订产品标准、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建会之初仅有一项部标准,初步建成了我国人造板机械标准体系的雏形;完成了20项国家标准和19项专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并有11项标准正在起草制订之中。这些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促进我国人造板机械的发展,加速人造板设备的更新换代,达到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  相似文献   

4.
位于胶东半岛的山东平度人造板机械厂,是国家轻工业部定点生产人造板机械的专业厂家,国家机械委的重点企业,全国人造板机械专业委员会主机生产厂家之一。自1952年建厂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机械制造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人造板机械生产基地。产品共有五大系列,七十多个品种,产品遍布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5.
小径木单板生产线成套设备催生人造板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小径木人造板机械研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国产小径木人造板现有装备的特点和水平,阐述了小径木人造板机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林业机械协会人造板机械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人造板技术装备网"(www.cnpec.org),日前正式开始运行。"中国人造板技术装备网"本着"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宗旨,依托中国林业机械协会人造板机械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致力于为中国林业机械协会做好人造板装备行业管理、引导行业自律、促进成果的产业化、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世界人造板机械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最大限度地节约木材原料和能源, 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人造板工业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 从而带动了人造板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际人造板机械制造业正向着生产环保化、规模大型化、控制自动化、服务数字化方向发展。了解世界人造板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分析国际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水平, 探讨世界人造板机械设备发展启示, 对于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禾木 《国际木业》2004,34(2):5-5
最近.欧洲人造板联合会(European Panel Federation,即EPF)报道了产业的最新经济预测,受欧洲经济似乎平稳复苏的影响,欧洲人造板产业以乐观的结果渡过了2003年。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人造板机械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的制订,以适应木材综合利用发展的需要,林业部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苏州召开林业部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会议。来自人造板机械科研、设计、生产、使用、管理部门及林业高等院校的二十四个单位的三  相似文献   

10.
弹性模量是人造板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它是表征人造板刚度性能的重要指标,与其他的力学指标也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人造板的使用.对国内外人造板弹性模量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振动、应力波、机械应力等无损检测方法是今后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岩 《木材工业》2004,18(1):5-8
本文在总结了国际木工及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木工和人造板机械设计的发展方向。着重指出,应该发展家具产品批量加工生产线全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研究开发建材工业新产品的生产线,进行有批量木工机械的数控化改造、高速智能宽带砂光和砂辊砂光设备的开发;要引进国外木工机械和人造板机械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进一步发展人造板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特色,研制人造板新品种;企业应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攻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共创辉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发展综合利用的指示,促进人造板工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农林部于1972年6月9日至18日在福建省邵武县召开了全国人造板生产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28个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有人造板生产、机械制造厂、科研、设计及有关院校等单位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造板机械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经历了半个世纪,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中国人造板工业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其增长速 度为世界之最。目前人造板工业已成为林产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2005年和2010年,中国的人造板总产量将分别达到2460万立 方米和3180万立方米,但还分别存在664万立方米和1042万立方米的缺口,仍然为人造板的 纯进口国。由此可见,下一个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人造板工业仍属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的朝阳工业。中国人造板产量的持续增长,促进了人造板机械的大发展。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期内,人 造板机械从无到有,从单一…  相似文献   

14.
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型人造板机械开发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生态机床与节能环保设备是现代机械发展的趋势。对绿色生态与节能环保型人造板机械开发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绿色生态人造板机械由再生材料制造,其质量和体积由于使用再生材料可减少50%以上,通过减轻移动部件质量使功率消耗减少30%~40%,节能减排,废弃物少,报废后可回收。论述了我国人造板机械行业节能减排的总体措施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造板表面装饰欧阳林最近一段时期,我们陆续收到云南金沙林区一些森工企业和山东、河北几家市、县木材公司的来信,询问进行木材深加工的途径以及对库存人造板的销售和增值办法;广东顺德县的个体经营者更明确提出要了解经营人造板表面袋饰业所需设备、工艺和投资概况及...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建湖县轻工业通用机械厂坚持“一业为主,多品竞争”的经营方针,立足市场制高点,坚持板材与机械经营一体化,继1999年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麦秸人造板后,又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同研制、开发了一条年产 5 000~10 000m3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线,并推出  相似文献   

17.
曹纪清 《林产工业》2020,57(1):100-102
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直接影响生产制造产品的精细化、精度等,因此对加工精度要求较为严苛,需要与之配套的工业化技术体系保证符合标准的人造板机械制造产品的生产。随着我国人造板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造板机械自动化控制,人造板机械制造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概述了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特点,详细分析了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在人造板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造板机械发展方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振湘 《林产工业》2005,32(4):51-53
1 人造板机械发展概况我国人造板机械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测绘仿制到技术引进,从单机的自行设计到生产线的自行开发的全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有几家机械厂开始生产部分胶合板设备,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沈阳重型机器厂)在1956年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多层热压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人造板主机设备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林业部投资,先后在黑龙江、上海、江苏、陕西、河南和云南  相似文献   

19.
人造板简介     
人造板是用木材、竹材或其它植物纤维作原料、经化学和物理处理而制成的板材。生产人造板,木材利用率由原来只有约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且可用植物纤维代替木材。大力发展人造板,可以提高木材利用率和节约森林资源.意义重大。人造板种类繁多,目前用途最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人造板主要有八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林业机械协会人造板机械分会将于3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人造板生产工艺及装备新技术发展论坛。旨在新常态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论坛将邀请从事人造板生产工艺与装备制造的专家作主题演讲,共同探讨国内外人造板先进工艺与装备技术的发展。主要议题:1)刨花板生产装备及工艺技术新技术探讨;2)大型热磨机设计理念及实践;3)扩大人造板生产原料来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