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和脾淋苗免疫效果,在四川省某猪场随机免疫8组20日龄仔猪,免疫1个月后采集血清进行猪瘟IH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脾淋苗1头份阳性率为65.00%,2头份为84.22%,4头份为45.00%,8头份为25.00%,细胞苗分别为40.00%,64.11%,70.00%,65.00%,由此可见脾淋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细胞弱毒苗,2头份的脾淋苗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兔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兔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5)
<正>自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入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范畴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2种增加至3种,使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免疫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增大。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结合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要求,于2012年2—3月在潼南县11个镇街的11个村(社)的39家散养户及2个规模猪场,在以往免疫程序(如仔猪30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瘟、猪口蹄疫疫苗;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同时免疫1次猪瘟、猪口蹄疫疫苗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5 猪瘟 Dewulf等证实猪瘟病毒感染早期通过排泄物传播病毒并不重要,提示机械传播在猪瘟病毒并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鉴于弱毒疫苗缺乏可鉴别的遗传标记,有的国家已禁止使用弱毒疫苗,Marowska-Daniel用去掉跨膜区加上人CD33的信号肽的GP55基因构建了基因疫苗,接种猪可诱导对猪瘟的免疫保护.Dewuff等评价了猪瘟病毒E2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接种后7d攻毒所有猪发病,出现病毒血症,部分猪死亡,这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摄入初乳的新生仔猪接种猪瘟疫苗不能诱导足够的免疫保护,提示母源抗体对疫苗接种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8,(12)
为了评估政府采购猪瘟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试验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用政府采购猪瘟疫苗按照不同剂量对猪群进行了1次和2次免疫,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其中的猪瘟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后2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比1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更高、更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华坪县动物防疫中猪口蹄疫、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偏低的问题,笔者围绕疫苗冷藏、运输、保管和免疫操作方法、程序、剂量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牛、羊口蹄疫、猪瘟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低。分析有疫苗、注射技术等5个方面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免疫效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蓝孔雀用禽流感灭活苗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雏孔雀禽流感H5型母源抗体在30日龄的均值为2.9Log2,禽流感灭活苗免疫后29d抗体水平达最高值9.44Log2,其后开始下降,半倍量和一倍量差异不显著,半倍量和一倍量与二倍量组的差异都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2,(2):92
<正>国内外已研制成功多种细小病毒单苗与联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大类。活苗安全性好,但一般需经2次以上的免疫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约需4周的时间),免疫期也大约只有6个月。母源抗体同样对其有干扰作用。弱毒疫苗可于10~12周龄进行第一次免疫,以后每隔2~3周免疫一次,连续免疫2~3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优化猪瘟免疫程序,取得合理的疫苗使用效果,本实验选取32头同日龄仔猪,分为4组,分别进行不同剂量、不同次数的免疫,然后定期采集血液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说明:猪瘟免疫程序可以优化,具体为首免1头份猪瘟脾淋苗(不做二免),即能够保证较高水平猪瘟抗体。  相似文献   

11.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3,(7)
鼻腔接种犬瘟热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犬瘟热疫苗的接种途径多采用肌肉注射方法,最近,朝鲜学者研究了经鼻腔接种犬瘟热毒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选用50日龄犬12只,间隔2周3次经鼻腔接种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弱毒活疫苗。在首免后5周经鼻腔攻击强毒,应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SGUC)提纯抗原,且以羊抗犬IgA-HRP或羊抗犬IgG-HRP结合物建立ELISA,用于检测鼻拭子或血清样品的抗体效价。此外,将鼻拭子样品接种Vero细胞单层,用兔抗犬病热病毒抗体和羊抗兔IgG-HRP结合物建立细胞ELISA(C-ELISA),检测结果表明,鼻腔免疫犬鼻拭子和血清样品的…  相似文献   

12.
方自强 《畜禽业》2003,(8):28-28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用防疫生物制品已广泛地被广大养殖户运用。饮水法免疫具有简便易行、不惊扰鸡群,免疫接种后鸡反应温和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饮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本人综合多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出饮水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1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该苗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因为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大多数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不适用于饮水法免疫,否则必然导致免疫失败。2所用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活弱毒疫苗,饮水前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2)
<正>通常雏鸡首次免疫后HI抗体水平不会很高,免疫后710 d出现应激,2周龄后达到高峰,3周后逐渐消退到临界水平。二次免疫后HI抗体水平随所使用的疫苗、免疫方法、间隔时间与日龄而有显著差异:灭活疫苗与I系苗高于弱毒株Ⅱ系、F系、lasota系疫苗;活毒疫苗气雾和肌注免疫高于饮水免疫。在HI抗体处在高峰期(一般在2周左右)时再次免疫其免疫效果较差,因此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越长,日龄越大,免疫效果越好,但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9)
为了提供蓝耳病阳性场合理使用蓝耳病疫苗的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猪瘟、口蹄疫的抗体效价做出一定的探索,试验比较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及自家苗的联合使用的效果。拟定程序后,使用同一标准检测不同时期的抗体效价,并结合临床各项指标跟踪观察,发现在蓝耳病阳性场正确使用蓝耳病灭活苗可有效提高猪瘟、口蹄疫的抗体效价,同时减少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5,(7)
<正>夏季要做好细菌病防疫的同时,病毒病也不容忽视。建议防疫:猪瘟、伪狂犬是任何时候防疫的的基础,猪瘟苗:母猪产后10 d,仔猪20日龄、60日龄;伪狂犬苗:母猪一年普防三次,仔猪2日龄滴鼻;链球菌多价苗:仔猪10龄;副猪嗜血杆菌苗:母猪产前35天,仔猪15日龄;圆环苗:母猪产前30 d,仔猪15日龄。同时根据地区的差异关注好蓝耳苗的应用。打疫苗前后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能减少免疫应激,同时提高免疫效果。夏季产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是高温高湿会让母猪赶到非常不适,仔  相似文献   

16.
<正>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县在春秋两季计划免疫中的猪的免疫注射程序上,按照商洛市动物疫控中心安排,先免疫猪瘟疫苗,1周后再同时分点注射口蹄疫和蓝耳病疫苗,28 d再加强免疫1次,间隔1月后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较低,尤其是今年春季全县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95份,合格61份,合格率64%,低于国家规定保护率70%的标准。为此今年7—9月,我们进行了猪口蹄疫疫苗两种剂量注射免疫的跟踪抗体检测试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的免疫接种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在修订免疫程序时,除了要作免疫抗体监测外,观察免疫接种过程中猪群是否出现强烈免疫应激反应情况尤为重要。贵州省某猪场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插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以修订免疫程序的过程中,发现仔猪副伤寒苗与瑞倍适疫苗的免疫接种仔猪出现强烈的过敏性休克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猪场技术员展开一系列的免疫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仔猪出现过敏性休克与这2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先后顺序密切相关:(1)先接种瑞倍适疫苗,再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间隔时间的长短可以不考虑;(2)先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再接种瑞倍适疫苗,间隔时间建议在5d以上,否则仔猪易发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8.
赵向红 《畜禽业》2007,(4):18-19
<正>在所有的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状况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且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拓宽;防疫方式也多种多样。该病疫苗从最初强毒结晶紫灭活疫苗到现在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的防疫效果都非常理想,国外许多国家都已经依靠兔化弱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1):34
<正>很多养殖者误以为接种"三联苗"比接种猪瘟单苗免疫全面,殊不知,当前的猪瘟三联苗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力,因为"三联苗"中含有"吐温-80"成分,会干扰猪瘟的免疫效果。当前猪肺疫多为A型,"三联苗"中的猪肺疫苗主要是防B型,不能对症,效果不理想。而即使用"三联苗",也不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1,(3):17
<正>1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以猪瘟兔化弱毒株即C株接种易感细胞培养(现普遍应用牛睾丸细胞),收取细胞培养物,加稳定剂(或耐热保护剂),冷冻真空干燥制成。该兔化弱毒细胞疫苗目前是我国及世界各国猪瘟免疫的主导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