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汽车完损度可拓物元模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汽车的生产厂家、使用条件、环境及操作人员的不同,从而为合理的汽车报废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困难。为了制定合理的汽车报废标准及综合性能评价,本文在综合分析汽车各系统部件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完损度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价方法。以某汽车作为示例,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汽车的完损度进行了实际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引入物元可拓法对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进行研究,构建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物元可拓评判模型.利用物元分析法,将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的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确定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的经典域、节域及待判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物元评判模型;通过计算指标权重及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直观全面地衡量了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提出了五级评价等级标准.利用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漳河灌区2013年的运行状况数据,对其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灵敏度较好,准确可靠,评价结果显示该灌区2013年水资源综合效益为"一般",同时可以看出该灌区的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较经济效益稍差.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物元可拓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采用一种综合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这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评价包含大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在综合评价中更科学合理地体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综合效益,本文结合案例项目建立了污水处理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介绍了物元可拓法并用其对案例项目进行了评价,得到了相应的综合评价结果。实证表明在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评价中,采用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的评价方法,可以更科学地反映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且能较好地对比不同方案及不同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体现各项指标相对于综合评价结果的隶属程度,说明了物元可拓法在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评价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即将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各特征值及相应标准作为经典物元,待评价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值作为待评物元,由关联函数计算待评物元特征指标与经典物元特征指标的关联度,加权求和得出待评物元关于各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而分析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属阶段.研究表明,物元分析理论概念清晰,原理完善,计算简单,可推广应用于水资源及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同时也值得在水资源评价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回归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两种方法的耦合获取重庆市各区县水资源评价的原始数据,两种方法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水资源评价数据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建立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重庆市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水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的东南部和东北部,西部和中部区域水资源相对贫乏。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饮水水质、水量和供水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以模糊物元理论为基础,利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欧氏贴近度概念,构建了改进熵权-模糊物元耦合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得到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分布图,并对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水量安全状况处于较安全水平,水质、供水和综合处于基本安全水平,能够体现出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的实际状况。说明该模型评价方法合理,结果可信,为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灌溉水质综合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现有单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界限刚性量化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将熵权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方法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灌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而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引入熵权系数概念,克服了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属性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泵机组振动为例验证了这种评级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根据泵机组振动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物元,依据对泵站机组振动的测试和评价进行统计并归一化处理来建立评价的参照物元,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权重物元,最终实现了泵机组振动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响应传函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提出了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构建面向综合指标评价的可扩缩式动态性能指标评价函数,根据动态性能优化要求实时建立动态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函数,通过运动路径规划定义,借助遗传优化算法,实现面向可扩缩式综合指标评价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动态性能优化。通过实验测试与实例分析,验证了前述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动力学建模、基于数字化模块仿真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集成模型、基于扩缩式控制优化模型的滚珠丝杠进给驱动动态性能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由计算机控制的车辆传感器检测系统整体设计思想,以及软、硬件和机械部件的实施方案。该系统用于车辆传感器出厂前的各项性能检验,能对车用传感器生产质量的保证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悬架具有强时变性、强非线性、强非平稳性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汽车悬架隔振性能评价方法的现状,指出其在数学前提、数据处理方法、表征参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工程隔振系统性能混沌评价的现状,分析汽车悬架隔振性能混沌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动力学基础,说明基于混沌理论评价汽车悬架隔振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制动器试验台对路试进行模拟试验,将LabVIEW运用于汽车制动领域的研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LbVIEW的汽车制动器速度控制系统。系统针对实际控制系统验证范围有限等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于实际,以达到检测制动器性能的目的。试验证明,该汽车制动器控制系统能够描绘出汽车运行的变化规律,可以测试出汽车制动器的性能,符合最初设计目标及要求,实现了对汽车制动器工作台的模拟功能,提高了国内制动器的质量验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内部布置是一个经常需要反复协调、修改、完善与评价的过程,汽车舒适性评价是车身内部布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坐姿舒适性评价模型和内部空间评价模型,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乘坐舒适性综合评判方法.利用内部空间尺寸作为评价指标对内部空间舒适度进行模糊评价,以此来建立内部空间舒适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汽车内部布置舒适性的评价,并以实例验证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以某型车用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发动机仿真软件Gt-Suite建立了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冷却系统全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利用台架热平衡试验对该型发动机在外特性工况点下的功率、燃油消耗率和本体传热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通过改变模型环境边界条件,计算并分析了大气压力变化对该型发动机在最大扭矩工况和额定工况下本体传热量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提高车用发动机高原环境适应性及其技术改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汽车底盘各电控子系统间的耦合影响,采用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底盘解耦控制策略.对集成主动前轮转向( AFS)、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和主动悬架(ASS)的汽车底盘系统进行研究,利用Interactor算法分析了底盘系统的可逆性,建立了多变量底盘系统的BP神经网络逆系统模型,将闭环控制器与神经网络逆系统组成复合控制器用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解耦控制策略能够消除底盘各电控子系统间的干涉和耦合影响,有效改善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车辆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兰波  喻凡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1):13-17,47
通过建立 1 / 2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 ,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车辆主动悬架的 L QG控制器的设计 ,并在 Matlab/ Sim ulink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 ,将主、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仰俯角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位移 4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具有 L QG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重型汽车道路友好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重型汽车空气悬架的简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道路友好性匹配,利用ADAMS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友好悬架能有效减小车轮动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