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安市是浙江省高山蔬菜重点发展区域,种植面积达1133公顷年产值达8000万元。目前,高山蔬菜在临安市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因此,在实现高山蔬菜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保证高山蔬菜质量安全的长期稳定,已成为临安市今后发展高山蔬菜的重要课题。为逐步建立临安市高山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笔者试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践证明,防范农药、化肥等对高山蔬菜安全危害的关键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围绕当地主导高山蔬菜种,积极推广病虫无害化防治、科学施肥等技术和抗良种,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覆盖率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6,(1)
正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垂直分布性农业气候类型,海拔500米以上冷凉山区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临安市不断探索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培育新品种,2011年特色山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上市总量5万余吨、产销总值1.6亿元,菜农人均收入9 732元。高山蔬菜产业初步形成稳定发展的良好格局,位列杭州地区首位,居浙江省前列,已成为山区效益农业中的重要产业,成为杭州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3.
临安市高山蔬菜生产经20多年的实践,几经起伏,至2004年已发展到173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销总值达9641.71万元。高山蔬菜生产正在实施由量到质的转变,但却面临着生产成本升高、产值利润下降、生产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文成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成高山蔬菜是文成县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充分就业,增加农业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笔者通过对文成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寻甸县委、县政府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大了对山区蔬菜发展的投入力度.为了促进寻甸高山冷凉蔬菜发展,针对寻甸高山蔬菜发展现状、优势、高山冷凉蔬菜特点,分析了发展夏秋高山冷凉蔬菜前景,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山番茄是临安市高山蔬菜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在333.3hm^2以上,总产15-20万t,大部分产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为了促使山区农民持续增收,临安市农技部门前年引进番茄新品种“百利番茄”进行试种,取得初步成功,该品种平均667m^2产量比对照品种合作903增产30%以上,而且具有口感好、品质优、果型整齐、商品性佳、耐贮运等优点。但由于高山可利用土地资源稀少,造成栽培地块连作频繁,加上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近几年高山蔬菜发展势头强劲,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年翻番,种植高山蔬菜已成为山区人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6年全县发展高山蔬菜生产面积2283.3hm^2,总产量达45484t,实现总产值7835万元,其中主导产品高山四季豆生产面积1012.7hm^2,总产量达24198t,实现总产值5256万元,分别比刚开始的2001年高山蔬菜的生产面积、总产量、产值增9倍和12倍和15倍,规模和效益居丽水各县市前茅,成为浙江省高山蔬菜主产区之一。随着高山蔬菜产业的壮大,为保障基地农户自身的经济利益,进一步规范产地交易工作,遂昌县高山蔬菜种植户自发组建高山蔬菜产地竞标销售市场,推行了一种创新型产地竞标销售模式。现将该销售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高山小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源乡地处云和县西南部,平均海拔在900m以上,夏季气候凉爽,素有“云和西藏”之称。该地区空气、土壤和水质污染较少,昼夜温差大.且化学农药和肥料投人较少,是发展无公害高山蔬菜的好地方。随着人民对蔬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的提高,黄源乡政府领导和乡民齐心协力,充分利用该乡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山小辣椒。黄源乡于2003年在试种小辣椒成功的基础上,对高山小辣椒在该乡还实行了示范、推广,现将无公害高山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屏南县是宁德市高海拔县市之一,近几年高山反季节蔬菜的发展迅猛,面积不断扩大,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成了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成了山区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到2004年全县高山区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多hm^2,其中夏大白菜的栽培面积较大,是栽培的主要菜类之一也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主要菜类。笔者根据这几年在生产第一线所掌握的生产实际情况,对高山反季节夏大白菜的生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兰花是目前我国出口蔬菜的主要品种,为了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发展出口创汇蔬菜生产,我市在2001年的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2年又在海拔750—1200m的龙南、屏南等乡镇高山地带,以订单形式反季节种植西兰花,面积达150hm^2。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山越夏反季节蔬菜,尤其在夏秋台风多发季节,为我国东南沿海大中城市提供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是高山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加强培训、科教兴菜、注重质量、打响品牌是临安市高山蔬菜发展的成功经验;向资源、技术、管理体制、市场要效益是实现临安高山蔬菜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春奇 《湖南农业》2009,(12):23-23
立足山区资源优势,石门县“两叶一果”(高山茶叶与蔬菜、柑桔)特色生态农业结出了丰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之果。 石门的劣势在山,优势和潜力也在山。经过多年重点建设,全县共建成了以壶瓶山、太清山、白云山为核心的7000公顷高山茶叶产业带,以东山峰、南北镇、太平等高寒山区为核心的4500公顷高山蔬菜产业带,以蒙泉、夹山、新关、皂市、白云、三圣等乡镇为核心的2.94万公顷山地柑桔产业带。2008年度,全县共出产柑桔39.1万吨,茶叶1.08万吨,高山蔬菜18.1万吨,特色生态农业产值收入达7.2亿元,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58.8%,“山地工厂”贡献卓著,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兴起,鼓起了山区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4.
高山小尖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03年笔者在庆元县荷地镇黄沙、洋边等村(海拔1040米)实施小尖椒种植项目,共计种植面积30.4hm2,平均亩产1530.5kg,收购价1.2元/kg,产值达1836.6元,最高亩产2610.2kg,产值达3132.2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总结了一套适宜高山区的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莒溪镇位于闽西连城县中南部,是典型的山区、林区。莒溪镇内山片区耕地面积600hm^2,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平均海拔800多m,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夏秋季节气候凉爽,无任何工业污染源,发展高山夏秋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高山夏秋蔬菜产业已成为莒溪镇内山各村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如何  相似文献   

16.
三、福建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差。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我省许多高山蔬菜生产条件较差。首先,交通条件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瓶颈之一。我省高山蔬菜生产地多处于较偏远山区,现有的公路大多等级较低,蔬菜运输一般需采用大吨位车辆,通行不易,由于运输途中耗时较多,加上一路颠簸,不利于蔬菜品质的保证。其次,一些高山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省高山蔬菜主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越来越规模,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浙南山区蔬菜无工厂污染再加上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为此对山区的高山蔬菜发展从次要位置逐步走向主要位置。现将浙南山区景宁县高山推广种植“春马铃薯-四季豆-盘菜”三熟蔬菜的新特点与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岭村种植高山蔬菜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1999,(7)
位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县上墅乡董岭村,山林面积1.4万亩,耕地面积仅395亩。全村121户农户居住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因而该村发展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98年,全村种植高山蔬菜325亩外,还跨村种植高山蔬菜220亩,总产值达230万元,获利  相似文献   

19.
高山冷水茭白是浙南山区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高山冷水茭白由于经济效益明显,在浙南山区发展非常迅速。分析了浙南山区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山冷水茭白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旬阳县中高山区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即玉米套洋芋。洋芋既是山区群众的粮食又是蔬菜,生产效益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改变中高山区农民群众的膳食结构,打破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寻找山区群众致富增收新的增长点,在构元镇的羊山村(中高山地区),开展玉米套甘蓝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