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宝香蕉辐射育种初探--组培芽辐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及Co^60γ射线作为诱变剂对天宝香蕉(MuSa.spp)(AAA)组织培养芽尖及芽尖纵切分离体辐照诱变育种的反应。试验表明:芽尖组的半致死剂量为42.5戈瑞,纵切组半致死剂量为38.69戈瑞。处理材料的增殖系数与辐照剂量,处理方式(纵切与非纵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辐射剂量对果蔗种芽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0Gy、50Gy、70Gy三种等级的^60Co射线对果蔗种芽进行辐射处理,结果果蔗苗期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分蘖率低,果蔗植株生长、叶片生长慢。并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影响程度随之加重;6个果蔗品种对^60Co辐射敏感性不一,白鳝蔗对^60Co辐射敏感性较弱,同安果蔗、白玉蜜蔗较强。  相似文献   

3.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甘蔗种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0γ,3500γ,5000γ,65000γ,8000γ等级的^60Coγ射线对甘蔗种芽进行电离辐射处理观察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苗期辐射形态变化,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率明显下降,生长亦严重受阻,并发生矮化苗,茎色改变,心叶不抽出,株型变化等多种辐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而其它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和967L为材料,探讨了甘蓝型油菜对辐射的敏感性与硫苷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低硫苷品系比高硫苷品系对辐射敏感。967H的800Gy、1000Gy和1200Gy辐射处理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967L;967H的这三种辐射剂量处理成苗率比967L分别高9.8%、19.8%和20.1%。相同剂量的辐射处理对967L的M1和M2代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大于967H,对967L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800Gy以上,而对967H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1000Gy以上。967L辐射处理M2代植株品质指标变化幅度和突变株发生频率均大于967H。  相似文献   

5.
芽用大豆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芽用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芽用特性的遗传变异、性状改良与技术、后代选择方法、国内外芽用大豆育成品种概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大豆种质资源芽用特性的鉴定评价与利用、芽用特性的遗传规律研究,品质育种技术综合运用等的研究方向,为芽用大豆的品种选育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为的活动向大气层中释放催化破坏臭氧层的各种污染物质,使进入地球的有害的紫外线强辐射水平增加。据预测,这至少是21世纪中期最迫切的问题。关于紫外线强辐射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相当多,45种作物中有30%抗紫外线强辐射,而70%对紫外线强辐射敏感。例如...  相似文献   

7.
芽用豆类作物诱变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工厂化芽菜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芽菜专用豆类作物优良品种作支撑.我国芽用豆类作物品种少,传统芽豆品种在产量或农艺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芽用豆类作物品种选育工作急需加强.诱变育种是快速选育芽用豆类作物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阐述了物理诱变(γ射线、离子束射线、高能混合粒子场等)、化学诱变(EMS、NaN3、NQO等)和空间诱变对大豆、绿豆、豌豆、蚕豆、豇豆、小豆等芽用豆类作物的农艺性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及遗传物质的诱变效应,探讨了诱变新技术方法、诱变技术基础理论以及诱变后代高效筛选技术在芽用豆类作物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芽用豆类作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氮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高产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何利用生物固氮提供的绿色高效氮素部分代替工业合成氮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共生固氮体系效率较高,但肥料氮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可能对结瘤固氮体系的利用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本文从制约共生固氮体系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即土壤有效氮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入手,梳理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外源氮的响应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分子机制,通过优化调控技术提高氮素利用率,为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不同硫苷含量品系 辐射敏感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硫苷性状差异较大,而其它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相近的油菜品系967H和967L为材料,探讨了甘蓝型油菜对辐射的敏感性与硫苷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低硫苷品系比高硫苷品系对辐射敏感。967H的800Gy、1000Gy和1200Gy辐射处理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967L;967H的这三种辐射剂量处理成苗率比967L分别高9.8%、19.8%和20.1%。相同剂量的辐射处理对967L的M1和M2代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大于967H,对967L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800Gy以上,而对967H主要农艺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辐射剂量为1000Gy以上。967L辐射处理M2代植株品质指标变化幅度和突变株发生频率均大于967H。  相似文献   

10.
^60Co辐射对果蔗种芽后期生长及后代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30、50、70Gy3种等级的^60Co射线对果蔗种芽进行辐射处理,使果蔗后期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植株变矮、茎变细、锤度降低、丛条数变少、生势变差,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影响程度随之加大。4个果蔗品种对^60Co辐射敏感性不一,罗汉蔗>白玉蜜蔗>黑皮果蔗>温岭果蔗;从辐射后代中筛选出21个单系,平均入选率为9.86%,其中以温岭果蔗30Gy辐射处理的入选率最高,达25%。  相似文献   

11.
热带作物顽拗型种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顽拗型种子的生理特性和目前主要保存技术,从作物种类和研究内容方面详细阐述了热带作物顽拗型种子保存的研究进展,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土壤提质改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提高、耕作土壤降害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作物生产上枯草芽孢杆菌与环境相关影响因子间其专业化功能开发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解析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评价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健康状况及抗性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与单作的甘蔗(CK)相比,甘蔗间作黄豆显著提高甘蔗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间作绿豆虽然有助于提升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但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导致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显著降低。门分类水平,与CK相比,间作处理甘蔗植株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内生细菌丰度占比急剧下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属于其他(others)分类的内生细菌丰度占比上升;属分类水平,与CK相比,间作处理甘蔗植株中泛菌属(Pantoea)和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属丰度占比下降,红球菌属(Rhodococcus)内生细菌丰度占比上升;另一方面,unclassified_f__MicrococcaceaePseudarthrobacter是间作甘蔗植株中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但同时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Williamsia属内生细菌缺失。此外,Rubrobacternorank_f__MSB-1E8、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c__Actinobacterianorank_f__EuzebyaceaeGaiellaDefluviicoccusnorank_f__Elev-16S-1332、norank_o__Acidimicrobialesnorank_f__Propionibacteriaceaenorank_o__Gaiellalesnorank_f__Gemmatimonadaceae是甘蔗/黄豆间作(A)处理中甘蔗植株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马赛菌属(Massil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Sinomonas、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金黄色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根霉菌属(Rhizomicrobium)是甘蔗/绿豆间作(B)处理中甘蔗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甘蔗/花生间作模式下,甘蔗植株根系中不存在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Williamsia是甘蔗单作模式下甘蔗植株根系中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甘蔗间作黄豆和绿豆不仅有助于提升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而且改善了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尤其间作黄豆效果更佳;与之相反,甘蔗间作花生无助于提高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亦不利于改善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禾本科作物籽粒淀粉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籽粒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合成主要受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GPP)、直链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去分支酶(DBE)共同作用,而支链淀粉除受以上酶的催化外还受淀粉分支酶(SBE)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湿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湿害胁迫对作物无氧呼吸、抗氧化系统、不同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作物耐湿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揭示作物耐湿生理、分子机理及筛选和培育耐湿作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物驯化在人类从狩猎和采摘的原始生活状态到农耕文明的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落粒性的丧失是作物驯化的首要性状。麦类作物是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麦、小麦及其近缘物种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麦类作物落粒控制系统驯化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麦类作物脆轴性与作物驯化、大麦脆穗基因与驯化模式、小麦脆穗基因的同源性和多态性、脆穗基因在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中的排列方式以及影响麦类作物脆穗形成的其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麦类作物脆穗基因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麦穗发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成熟期稳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的灾害,国内外育种家和生物化学家对此都很重视,1975~2001年先后举行了9次国际谷物收获前稳发芽研讨会,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综速了小麦穗发芽发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影响稳发芽的α-淀粉酶、α-淀粉酶抑制蛋白以及小麦抗稳发芽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麦类作物铝毒害及耐铝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害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发育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作物耐铝性在种间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有关作物铝毒害及不同耐铝性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限制了相关育种和栽培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作物的铝毒害及其耐铝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铝对麦类作物的毒害及其耐铝机理的研究成果,并简要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作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变异,与作物的适应性、抗逆性等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本文主要就CNV的发生机制、研究方法,尤其是植物中CNV与表型、CNV与植物适应性进化、CNV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植物CNV的研究对麦类作物相关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麦类作物开展CN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