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日本亚热带琉球松 -琉球木荷混交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纯松林相比 ,混交林生长优势显著 ;林分胸高断面积提高 6 3 3%~ 113 3% ;蓄积量提高 1~ 2倍。树高胸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松树个体的高生长得到显著促进 ,其树高生长量比纯林提高 4 6 0 %。混交林地表凋落物层蓄积量平均为 9 81Mg·hm- 2 ,仅为纯松林的 5 6 0 % ,其分解常数 (k)平均为 0 2 0 ,而纯林则高达0 4 6。凋落物层养分贮量除Zn略高于纯林 (11 1% )外 ,混交林均显著低于纯松林 ,约为纯林的 5 7 1% (N)~ 86 2 %(Mn)。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总孔隙度提高 ,保水性能及土壤水分状况比纯松林优越 ;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2.
用分解袋法研究了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结果表明3种林分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为胡桃楸纯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如排除微生物侵入等的影响,胡桃楸纯林叶凋落物归还N的速率最快,落叶松纯林叶凋落物归还P、K的速率最快;二者组成混交林后,混交林叶凋落物归还N的速率较落叶松纯林明显提高,而归还P、K的速率较胡桃楸纯林明显提高。胡桃楸与落叶松混交后叶凋落物养分归还速率较其各自纯林的要高,这可能是混交林增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夷山桐木关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归还量为期两年的研究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1 014.7 kg.hm^-2和1 326.3 kg.hm^-2。两种林分凋落物中均以凋落叶为主,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80%以上。林分的凋落物量每年有两个峰值,高峰期均出现在4月份和12月份。与毛竹纯林相比,竹阔混交林促进了林分总的凋落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卢正茂 《辽宁林业科技》2021,(1):17-20,72,74
为研究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土壤变化,以辽东山区人工营造的5种典型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类型阔叶红松混交林单位面积凋落物现存量(未分解和半分解)均低于红松纯林,其中白桦-红松的凋落物现存量为红松纯林的91.9%,而紫椴-红松混交林的凋落物现存量仅为红松纯林的35.7%;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评价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人工林凋落物的水文功能,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浸水法,对广西六万林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两种造林模式林下凋落物的储存量、持水特性、拦蓄特性、吸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储存量大于纯林;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而纯林则相反。混交林凋落物自然含水率、自然含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大于纯林,而纯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和有效拦蓄深均大于混交林。混交林凋落物半分解层的持水和拦蓄特性均大于未分解层,而纯林除了自然含水量外,其它则相反。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持水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凋落物对最初降水的拦蓄能力较强;凋落物持水速率和吸水速率皆呈幂函数关系。因此,福建柏混交造林能更好地发挥其持水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7.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27 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年凋落物量为5.942t@hm,略高于纯林杉木的5.668 t@hm,其中杉木和观光木分别占凋落物总量的70.38%和18.28%;混交林中观光木落叶占观光木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为82.78%,比相应杉木针叶所占比例高出21.8%;混交林与纯林凋落物总量均在3月、8月和12月出现峰值,而以3月数量最大,其季节变化模式则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群落凋落物的能量年归还量及能流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凋落物的能流量达 12 .6 4 8× 10 6J·m-2 ,比纯林的高 4 .2 % ;在各目的树种凋落物组成中 ,落叶能流量均占大部分 ;混交林和纯林群落太阳能进入凋落物的转化效率分别为 0 5 6 %和0 5 4 % .混交林和纯林中杉木凋落物能流一年中分别在 3,8和 12月出现 3个高峰 ,其中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能流的月变化与之相似 ,这与杉木的小枝整体凋落方式有关 ;混交林中观光木凋落物能流在1,5和 8月出现高峰 ,其中落叶和落枝能流月变化与之相似 ,但落花能流仅出现在 3~ 5月 ,而落果仅发生在 1月和 3月 .各群落凋落物能流月变化模式与其中杉木凋落物能流变化模式基本一致 .混交林和纯林凋落物能流的季节变化为春季 >冬季 >夏季 >秋季 ,但混交林凋落物能流量季节间变动小于纯林的 .  相似文献   

9.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该文以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松纯林为对照,分析白桦、色赤杨、水曲柳、刺楸、紫椴与红松人工混交林的枯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结果表明:红松纯林现存凋落物量明显高于人工阔叶红松林,红松纯林凋落物有效拦蓄量最高;5种不同类型的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土壤持水能力、综合涵养水源功能均高于红松纯林。因此,在辽东地区应尽可能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肥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强度和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木荷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多,凋落物有机质品质较好,它与马尾松混交后,有利于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繁衍,可加速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和增加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定量评价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不同造林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浸水法,对广西玉林市六万林场28年生福建柏2种(纯林、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福建柏混交林)造林模式林分林冠层、活地被物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拦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林冠层的最大持水量、最大截留量均明显大于纯林;纯林活地被物层的最大持水量、最大截留量显著大于混交林;混交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稍大于纯林、最大截留量小于纯林;0~20 cm层的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在混交林和纯林间差异不大,纯林20~40、40~60 cm层的土壤容重明显大于混交林、混交林总孔隙度明显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在3个土层中均大于纯林,其中20~40、40~60 cm层的最大持水量和0~20、20~40 cm层的非毛管持水量差异显著。福建柏混交林地总拦蓄水量大于纯林,其拦蓄水能力是纯林的166.48%。因此,福建柏混交造林更能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相同土壤条件下的琉球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氮素及有机碳素、地表凋落物量、枯枝落叶量以及土壤氮素矿化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琉球松纯林的地表凋落物层氮、碳平均贮量分别为133kg·hm- 2 和 7199kg·hm- 2 ,混交林则分别为 10 5kg·hm- 2 和 6 14 3kg·hm- 2 。然而 ,混交林地表 10cm矿质土层的氮、碳贮量则显著高于纯林 ,氮素比纯林多 4 93kg·hm- 2 ,碳素多 5 5 5 4kg·hm- 2 。在 30d的实验室培养实验中 ,混交林表层土壤的氮素矿化速率高于纯林 18% ;而且 ,混交林的落叶和土壤的碳氮比值亦明显低于松纯林。混交林土壤的年平均矿化氮素 (NH4 NO3- )浓度高于纯林 2 2 %。与松纯林相比 ,混交林通过枯枝落叶年平均氮素归还量多 4 3 7kg·hm- 2 ,碳素归还量多 16 5 5kg·hm- 2 。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氮素归还量 ,主要是混交林的针叶含氮含量较高以及大量的高含氮量的阔叶落叶所致。上述结果充分说明针阔混交导致了林分氮素循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12年生杉木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生物量、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纯林,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两种林分接近,混交林总生物量比纯林增加32.8%;混交林中杉木各器官多数营养元素含量高于纯林,但没有一致性的变化规律;混交林N、P、K、Ca和Mg积累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这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11.5%、15.6%、19.7%、30.7%和6.2%;因此,杉木木荷混交林可以有效增加这五种营养元素的积累,混交林比纯林更有利于维持地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红松针阔混交林和红松纯林的林分枯落物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等性状可知,单位面积枯落物总量红松针阔混交林比红松纯林高40%~60%,其半分解的枯落物量均高于未分解的枯落物量,而红松纯林则相反;红松针阔混交林中枯落物的持水量较红松纯林高26%~75%,养分含量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都明显优于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15.
毛竹红锥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毛竹红椎混交林及毛竹和红锥纯林,各林分管理措施基本一致,12年后对比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毛竹红椎混交林可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林分空间利用率高,混交林各组成树种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达到68.91 m^3/hm^2,分别较毛竹和红锥纯林提高13.94%和43.50%;混交林的林分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和持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优于毛竹和红锥纯林。毛竹红锥混交经营模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固氮树种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别在干季和湿季研究了第二代桉树纯林和第二代桉树/固氮树种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0 10 cm)的有机碳含量、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凋落物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7.77%、41.62%、85.59%、25.38%、19.12%,除土壤有机碳外,其它在统计学上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混交林的细菌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其真菌生物量显著减少;同时,混交林的总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百分含量在干季显著提高,真菌的相对百分含量却显著降低;但在湿季,除总细菌外,其它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第二主成分轴能明显把第二代桉树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区分开来(p0.05),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细菌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较低的真菌相对百分含量。冗余度分析(RDA)表明:凋落物生物量、凋落物C/N、铵态氮、有机碳含量是驱动我国南方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此外,壕沟切根试验表明根系及其分泌物可能是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碳源。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土壤和凋落物层微生物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间伐抚育,混交林和二代连栽林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变化以及微生物在凋落物层,土层间的垂直分布状况,为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潜在地力衰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毛竹油桐混交林总生物量比油桐纯林和毛竹纯林分别提高了58.37%和13.11%;混交林内立木平均胸径较明显大于纯林;混交林气温温差较毛竹纯林小,而湿度均较毛竹纯林大,表明混交结构使林内气温稳定,湿度增高,有利于林分生长;混交林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改善,其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9.
对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将两种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同龄的马尾松纯林相比,无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还是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总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说明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提高了林分生长量,促进了马尾松生长,提高了林分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了土壤肥力。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是马尾松经营中一种较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黔东南州杉木不同龄级纯林及中龄期混交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变化规律,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对8个杉木纯林及混交林固定样地(20m×20m)持续了3a定位观测。结果表明:随龄级增大,杉木纯林平均胸径和高度增加、郁闭度和密度降低,平均胸径和高度的年生长量降低;乔木层植物树干、枝叶和总生物量蓄积量增加、年生长量降低,凋落物年产量增加。中龄期混交杉木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和凋落物产量受混交树种及株数比例的影响,部分类型间林分结构指标及生物量差异显著。杉木纯林生物量归还率和枯落物更新率随龄级增大而增加,混交杉木林类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