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承载着民族的希冀,新时代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正在各地竞相书写。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亟须回答的问题。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如果亿万农民的每一个活力因子都被激发出来,就会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反之,如果农民缺席的话,失去的将是民意的基础、力量的源泉,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暂且不说,  相似文献   

2.
正从河北邯郸到山西长治,有这么一条铁路,走村穿镇,穿过两省五六个县、区,连接两个地级市,222公里,客车运行6小时,票价不足15元。选择坐这条线路旅行的时候,最初是非常的不愿意,但是看看时间,也算合理,顺便可以看看到底它为什么这么慢,到底除了时间的付出,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收获。打开地图观看这条邯长铁路,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尽可能地连接着武安、涉县的乡镇,这条以晋煤外运为目的的铁路,适当的时候也开始承担起客运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乡村振兴再次做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既阐明了乡村振兴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系,又揭示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因此,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和农民的事,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4.
订单农业已逐渐在各地农村兴起,它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极为有利,它是农产品畅销的最佳途径,它是农民增收增效的基石。所以,它很受农民欢迎。发展订单农业,应该让农民唱主角,而政府只能当配角。政府应认真搞好服务,否则,有可能出现费力不讨好、两头受气的局面。政府当配角,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日农业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量化性成果。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起到的作用很明显。在节本增效方面,化肥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湖南农业》开辟"红色乡村行、幸福感党恩"专栏,并组织记者深入韶山、浏阳、平江、茶陵、汝城五个革命老区,追寻党的革命历史,探访老区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老区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对于我们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很有意义.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托农村产业发展,而产业要发展、要兴旺,必须依靠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骨干带头人,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甘肃农业职业  相似文献   

8.
<正>金秋九月,走进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镇程朱庄村,村内的街道平坦宽阔,道路两侧的绿化苗木生机勃勃,新安装的路灯排列整齐,粉刷后的房屋墙面洁净光滑,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前,村里垃圾遍地、柴草乱堆,一下雨就到处积水。现在排水沟挖好了,路上也干净了,村里环境好了,心里也亮堂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程善交高兴地说。程朱庄村是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濮阳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范县上下联动、创新方法、齐抓共管,扎实有效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黑龙江省政府以打造农村双创升级版,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为主题,召开全省第四次农民创业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农民,发现和挖掘双创潜力优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创业创新热潮。黑龙江农民创业创新工作起步较早、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在全国位列排头,得到农业农村部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败。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农业农村基础  相似文献   

11.
跨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各个行业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如今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若能改变农民行为使其更加适应和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无疑将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教育程度、市场因素、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影响农民的行为,把握新时代农民行为规律,根据需要理论、动机理论、激励理论等基本行为理论结合影响农民行为各个因素研究改变农民行为方法,以求科学有效的引导农民的行为改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俺们农村也吃上生态旅游饭了。春节前后,山东省广饶县孙武湖附近的农家餐馆格外热闹。休闲散步、观湖赏景,成了许多市民享受假期的新选择。随着景区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忙里偷闲,来到这里享受惬意休闲的旅游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9,(6)
<正>前不久,江苏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31岁的党委书记陈超多了一个新身份——团太仓市委兼职副书记。作为一名资深大学生村官,他现在的工作任务是让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服务。这也是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的他在今年江苏省两会上的提案。陈超任职的丁泾村地处蟹苗之乡浮桥镇,周围村庄靠着养殖蟹苗脱贫致富。但由于用地紧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作为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农垦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屯垦戍边、保障供给、培养人才的特殊组织和战略力量,从成立之日起就用特殊方式肩负起特殊使命。长期以来,农垦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完成国家战略任务放在首位,把职能定位聚焦在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本旨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当前,农民自身能力素质不足、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及社会对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未来要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打造乡村共同体、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了有效改变农村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日前,由中央农办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先生,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一局局长张志勇先生,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1~17日,白山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在临江市四道沟镇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手工编织制作培训班,通过理论与实践交织培训,培养了60名手工编织能手。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课上,为了让学员真正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训教师引导学员自己找搭档,将遵纪守  相似文献   

18.
《乡村科技》2019,(8):4-4
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他们围绕脱贫攻坚和促农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引导人才向农村汇聚等展开了热烈讨论。赋能农村: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决战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民增收是2019年和2020年“三农”工作的硬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一个问题很是关键:乡村振兴的主体是谁?党中央提出“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也即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农民群众以及他们的合作组织、村组织等都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无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深深嵌入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方位互动与博弈过程之中,而农民在其中的地位和角色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统战服务大局,体现统战新的作为,3月份,吉林市统一战线开展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吉林市农广校结合思想进村、项目进村、文明进村、法制进村、文化进村、科技进村及健康进村的"七进"行动,重点开展"科技进村"行动。6月27日,吉林市农广校副校长孙红宇与同事一行4人,来到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进行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前的学员遴选工作,按照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年龄学历等遴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