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95户普通农户和28家新型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户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对种粮的满意度、兼业经营状况、选择种粮的理由等。同时,从强化扶持发展"政府+合作社+企业+订单"模式;尊重农民种粮意愿、引导农民合作生产、多途径增收;建设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以基地品牌提升区域品牌;扶持善经营的新型粮食经营主体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这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宁夏粮食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传统家庭农户为主,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多元主体经营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劣条件。首先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劣势;再依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动趋势,提出"家庭农户主导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快速发展"的多元主体模式到"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再到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新型经营主体是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根基。文章从新时代对中国特色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需求出发,归纳了科技型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类型,即"专家+新型经营主体"自营流转型规模经营、"专家+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业主带动型规模经营、"专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全产业链辐射型规模经营,阐述了技能型科技人才对新型经营主体及马铃薯产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即开拓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思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基层技术服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助整合产业资源等,以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其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实际成效以及存在问题,选择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的产业联盟,将是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并提出政府部门应从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制定向小农户倾斜的惠农带农政策、增加小农户培训次数等方面为产业联盟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摘要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建立“村集体+专合社+公司+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专合社+大户+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在当前农业生产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经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情况调研,提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探索解决新型主体融资、加大新技术推广、大面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帮助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自身实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弱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9,(1)
<正>为了让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了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特整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阅。1."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免征增值税(1)享受主体"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下,从事畜禽回收再销售的纳税人。(2)优惠内容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纳税人回收再销售畜  相似文献   

7.
正靖宇县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过程中,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经营特点,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四个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产业经营户积极开展系列服务,推进了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枸杞红,宁夏红。盛夏时节,"百家媒体宁夏枸杞行"采访团走进宁夏,走近枸杞。在探问塞上江南追梦足迹的过程中,采访团感受到宁夏枸杞"红动中国"的魅力。宁夏枸杞,这颗充满魅力的小红果带给中国农业怎样的启示?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现有枸杞种植面积100万亩,年综合产值130亿元。全区良种覆盖率95%以上,已建成了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枸杞种质资源圃,扶持培育了枸杞生产、加工、流通经营主体730余家。2019年1-5月,宁夏枸杞出口货值9179万元,占全国枸杞出口总值的38.3%,全国第一。一颗小小的枸杞已成  相似文献   

9.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术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的探讨可以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系角度划分。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以新疆瑞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产业"型,以沙湾县荷花池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三产业"型,以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宝味源大盘鸡养殖基地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三产业"型,最终知道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是丰富的,在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时政府需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扶持、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起因,小农面对巨大的生产和市场风险,需要通过组织化来规避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对农民农业生产的经济风险的规避上。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引申出了"公司+农户"、"合作者+农户"等以订单为连接点,连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为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本质被弱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与管理与村委会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元谋县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借助工业化手段接"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连"三产",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户种养、就地加工、休闲旅游"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实现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的新突破。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合作社、协会和种养大户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  相似文献   

12.
在种粮效益不断走低的背景下,为寻找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据家庭农场名录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宁夏粮食产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效益、种粮意愿及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设施蔬菜的资金生产率较低外,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效益、劳均效益以及成本利润率均高于粮食作物;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均一定程度上高于合作社,但合作社的规模效益较高,为社员和农户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效益较高;70%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会在下一年继续坚持种粮,剩余的则选择不再种粮或不确定;自己开发土地的家庭农场对种植粮食的满意度、愿意度、选择度高于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在户均净收入、人均净收入上远高于普通农户,但在单位面积净收入上,低于普通农户。应采取下列措施促进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户合理收取土地流转费;政府扶持资金应具有公平性;解决好部分经营主体存在的土地经营权属纠纷问题;重视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晒场、仓库等设施的配套完善;引导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向各自不同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北京市按照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116万元的标准,认定了7.26万个低收入户,234个低收入村.2020年这些低收入户、低收入村全部实现"脱低摘帽".通过调研其中30个低收入村的脱低增收的经验归纳出几种主要模式:"村集体+专业大户+农户"的村集体主导模式、"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社主导模式、"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公司主导模式、"园区+N"的产业园区主导模式,总结其发展经验有三:一是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提前到位;二是村"两委"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三是因地制宜促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多种经营主体合作共赢.建议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要从自发到有序规划,减弱政策依赖,重视市场机制,发展过程要重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另外,政府也要推动人才振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2021,(3):30-31
正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借力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围绕鲜食甜糯玉米、果蔬特色产业,依托相关新型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打牢产业基础实现三产融合借助产业强镇项目,投入资金2066万元,其中撬动社会资本1066万元。支持引导镇域内从事甜糯玉米、果蔬种植及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产业基础牢、科技含量高、联农带农紧密,绿色优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5.
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是乡村农户增收的突破口,是稳固脱贫成果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抓手。通过对西南地区云贵川三省3个典型案例进行微观分析,针对案例的成长模式进行总结归纳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人们的物质需求向差异化、高端化、定制化转变,“特色农业产业+”的成长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借鉴意义,而成长模式受县域生产要素条件及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目标、经营主体扶持侧重点等存在差异、各具特色。未来发展重点仍应放在信息科技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连接平台可持续支持机制构建等方面,以多特点生产体系、多类型规模经营、多元化服务组织攻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6.
摘要:2022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营水平,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本文阐述了阜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人才不够多、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不足、产业发展动力不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要积极培育人才、深入实施农业保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定位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2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营水平,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本文阐述了阜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人才不够多、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不足、产业发展动力不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要积极培育人才、深入实施农业保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定位经营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以期为阜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化、优势产品规模化的基本要求,耿马县蔬菜产业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孟定镇、勐简乡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基地和以耿马镇、勐撒镇、勐永  相似文献   

19.
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新疆兵团第一师依托团场城镇、"一区三园"和连队居民区功能转型等平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的产业经营体系。第一师目前有各级龙头企业20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29家,转型完成连队51个。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第一师依托160万吨果品、70万头牲畜,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