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庆建  曹卫彬  李江全  刘姣娣  许西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60-12761,12766
运用IHS变换方法对农八师148团的TM和ALOS影像数据进行数据融合。首先给出了影像融合的技术流程和IHS变换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计算方法得到了影像融合图像,最后根据影像质量评价指标对影像融合后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影像数据更有利于计算机自动解译和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决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城市热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27-10529
首先利用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地表温度反演中所需大气参数一大气水分含量,再利用LandsatTM影像采用Jimenez-Mun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地面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用该方法对北京城市热岛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是城市热岛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多源遥感数据在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本底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的优势,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地面调查,进行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研究,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遥感识别中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农作物遥感识别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数据在农作遥感识别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归纳了2000年后多源数据在农作物遥感识别中应用的总体概况,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当前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融合技术和融合模式。围绕与多源数据融合和农作物遥感识别相关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ISI Web of Knowledge和中国知网中对2000-2014年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不同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及结合方式。研究表明,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和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当前的两种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时空尺度的扩展。前者的融合技术包括图像融合、正态模糊分布神经网络模型、成分替换、半经验数据模型融合及多分辨率小波分解等,可以提升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解力和清晰度,较好弱化混合像元产生的影响,但农作物光谱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丢失或扭曲,农作物空间分布局部细节信息与纹理特征依然会缺失;后者的融合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可分为同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和异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其可以有效排除短时间段内农作物生育期交叉,但易受不同遥感数据源间光谱反射率或植被指数转换模型及光谱波段设置差异的影响。在融合模式方面,根据数据类型分为光学数据的融合、光学数据与微波数据的融合以及遥感与非遥感数据的融合,以实现卫星资源优势互补为宗旨,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农作物在遥感数据上呈现的光谱、时间和空间特征差异信息。同样,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中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也存在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完善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合作、更深层次挖掘融合信息以及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中高分辨率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集的需求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技术和模式,为摸清多源数据融合在农作物识别中总体进展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ALOS PALSAR L波段双极化FBD微波遥感数据及多光谱光学遥感数据AVNIR 2为基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地面云南松林样地坐标,提取HH、HV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及极化比值3个因子,结合光学遥感数据提取4个波段值及NDVI、RVI 2个植被指数,作为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因子。分别以微波数据、光学数据、微波及光学数据结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建立3个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经方差分析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水平; PALSAR L波段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可以反映森林生物量的变化,但反演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AVNIR 2数据模型优于PALSAR L波段双极化数据模型;多源数据模型与光学数据模型的估测精度相近。  相似文献   

6.
在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3方面阐述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模型结构,对国内外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应用进行评述,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多源遥感数据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可为土地整治、占补平衡、新增耕地质量评估和基本农田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多源遥感为实现长时序大范围的耕地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定义出发,研究了基于遥感技术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两种策略:(1)从地学特征、土壤特性、环境状况、建设水平和生物多样性等5个维度表达耕地质量的科学内涵,构建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梳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各关键指标因素的方法;(2)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间接反映耕地质量综合状况。【结果】以多源遥感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可实现耕地质量信息的实时、大范围获取,对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逐渐向更高精度、更多样化和更融合的方向发展。【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耕地质量的实时大范围监管和耕地资源的"三位一体"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和多源遥感优选特征数据融合对丘陵地区水稻种植区的识别效果和适用性,以江西省上高县为研究区,利用Sentinel-2与GF-1遥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晚稻种植区域进行识别。选取影像波段特征、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及地形特征等分类特征,用分离阈值法(SEaTH)筛选出对各类别分离度较大的特征变量。基于Sentinel-2优选特征数据、GF-1优选特征数据、Sentinel-2与GF-1优选特征融合数据,使用CNN分类算法进行晚稻识别,同时用支持向量机(SVM)、最大似然法(MLC)分类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entinel-2与GF-1优选特征融合数据在CNN分类算法下对水稻的识别效果最好,总体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96.19%、0.93,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进行验证,实际验证精度达94.69%。由研究结果可知,Sentinel-2与GF-1优选特征融合数据在CNN分类算法下对丘陵地区水稻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和适用性,是丘陵地区水稻遥感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的遥感数据融合模型在高异质性地表区域的融合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在考虑地表温度的前提下构建了一种新的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首先,为消除反演得到的可见光与红外信息出现不对等的影响,将地表测温空间尺度为综合多地表参数的数据尺度模型.然后利用低尺度低空间分辨率的转换残差模拟地表温度.由于地表温度特征复杂,构建B...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云南省大理市耕地地块不规整、破碎且农作物空间种植结构复杂的特点,结合多源数据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达到准确地提取农作物信息的目的。【方法】 协同BJ-2数据和Sentinal-2数据进行农作物精细信息提取。首先,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BJ-2数据进行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获得农作物地块信息;其次,在农作物物候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差分析获得关键时相,利用相应时间分辨率较高的Sentinal-2数据获取农作物地类信息,实现基于地块的小春农作物的快速精细提取。【结果】 采用实地调查地块真值与提取地类生成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4%和0.83。其中,连片种植的农作物如蚕豆和马铃薯提取精度较高,地块细碎且内部种植结构复杂的作物提取精度略低。【结论】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农作物提取方法,通过高分辨率影像上获得的对象分析单元能很好地对单一地块中的农作物空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分辨率影像由于分辨率偏低所导致的混合像元处错分的不足;不仅能从耕地地块级别获得农作物种植结构,更直观地反映农作物种植,能有效提升农作物提取的精细化程度,有利于精细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孙晓  谭炳香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89-193
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快捷、准确、无损坏地估测森林LAI,从而有效地监测森林长势,估测森林生物量,评价森林病虫害等。以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和GPS测量技术,结合地面实测LAI数据,采用从CASI图像提取的NDVI、SR、MSAVI 3种植被指数,与地面实测的LAI建立统计回归模型,然后再从众多的统计模型中根据相关系数,筛选出由CASI反演LAI的最佳植被指数和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2.
The leaf area index(LAI) is an important vegetation parameter,which is used widely in many applications.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re known to be effective but inexpensiv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LAI of crop canopies.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has been employed increasingly for crop LAI estimation,which requires unique technical procedur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ultispectral data,such as denoising and dimension reduction.Thus,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nsive overview of crop LAI estimation based on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First,we compare hyperspectral data and multispectral data by highlighting their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in LAI estimation.Second,we categorize the approaches used for crop LAI estimation based on hyperspectral data into three types:approaches based on statistical models,physical models(i.e.,canopy reflectance models),and hybrid inversions.We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ifferent methods employed by these approaches(e.g.,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LAI,regression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statistical predictive models,commonly applied physical models,and inversion strategies for physical models).Thus,numerous models and inversion strategies are organized in a clear conceptual framework.Moreover,we highlight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that may hinder crop LAI estimation,such as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and the ill-posed problem.Finally,we discuss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describ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向对象的橡胶分布面积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是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域,常规的调查方法费时费力。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为橡胶信息提取提供了可能。以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影像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用光谱、形状、纹理等构建特征空间,进行橡胶的分类试验,获取橡胶的种植面积信息,结果显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提取精度高,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橡胶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A procedure is presented for calculating 24-hour totals of evaporation from wet and drying soils. Its application requires a knowledge of the daily solar radiation and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temperatures (standard Weather Service measurements), moist surface albedo (readily estimated or obtainable from a one-time measurement), and maximum and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s (obtainable from surface or airborne sensors). Tests of the technique on a bare field of Avondale loam at Phoenix, Arizona, have shown it to be independent of season.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遥感估产多种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合冬小麦地面光谱资料及相应的农学参数资料,NOAA/AVHRR 资料,历年各县冬小麦单产、播种面积、总产资料,历年新疆各站气象资料,监测点历年冬小麦发育期、密度、产量分析等资料,证明地面光谱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密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从而建立了密度与生物量的光谱监测模型,进而建立了北疆试验区各层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和产量预报卫星遥感模型,辅以冬小麦产量农业气象预报模型、农学模型及模拟模型,自1994 年投入应用以来的结果表明,这套模型预报精度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市绿地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城市绿地信息快速提取的主要数据源,利用传统方法处理该数据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该文提出利用AutoCAD和ERDAS两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包头市城市绿地覆盖信息,达到清查城市绿地的目的.该方法信息获取周期短、精度高、成本低,实现了城市绿地信息精确获取与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的水稻产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遥感资料(NOAA/AVHRR,Landsat TM)与水稻模拟模型(RCSODS)相结合,建立遥感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水稻遥感估产。利用TM影像对NOAA进行几何精校正和混合像元分解;对NOAA卫星的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采用双通道组合运算技术,构造植被指数(NDVI),结合地面样区实测叶面积指数(LAI)资料,建立NDVI与LAI的相关模式,对大面积水稻LAI进行反演,实现水稻长势的遥感实时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NDVI与水稻生物学参数LAI的关系,及时校正水稻生长模拟模型,预报以像元点为空间变化范围的单位面积产量;并对高邮市的水稻进行产量模拟,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Big data with its vast volume and complexity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developed and used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trades. Remote sensing, as one of the sources for big data, is generating earth-observation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s daily from the platforms of satellites, manned/unmanned aircrafts, and ground-based structure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is one of the backbone technologie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which considers within-field variability for site-specific management instead of uniform management a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he key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is,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 produce spatially-varied data for subsequent precision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data, as genera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all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The acquisi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ar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overviews available remote sensing data resources, rece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for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 five-layer-fifteen-level (FLF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management structure is described and adapted to create a more appropriate four-layer-twelve-level (FLTL) remote sensing data management structure for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where the sensors are typically on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s, manned aircraft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ground-based structures. The FLTL structure is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local farm studies, which outlooks the future coord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at local regional and farm scale.  相似文献   

19.
植被物候参数遥感提取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遥感方法提取植被物候具有宏观、高效、便捷的特点,利用遥感提取植被物候结果可以从较大尺度上研究整个植被生态系统的物候特征。【方法】文章以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过程为线索,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植被物候参数遥感提取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系统描述了植被物候提取的遥感数据资源,包括遥感专题指数和遥感数据来源;归纳了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技术方法,包括时序植被指数重构技术和植被物候参数提取方法;总结了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结果验证途径和误差来源,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数据是直接验证的途径,他人研究成果和植物生理参量的地面观测数据提供间接验证的途径,误差来源于遥感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植被物候提取技术方法。最后,针对当前植被物候遥感提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研究对象、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结果验证这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论】尽管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大量研究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但在研究对象、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结果验证这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一种适合于净作和套作群体的大豆叶绿素密度光谱估测通用模型,为监测以叶绿素密度为参数的净、套作大豆长势提供支撑。【方法】以南豆12为供试大豆品种,设计净作和套作2种种植模式,测定净、套作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密度及其冠层光谱特征,对通过原始、全波段导数光谱和多波段组合计算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高光谱特征参数与叶绿素密度之间的关系,借助高光谱遥感分析方法构建适合于净、套作下大豆叶绿素密度的估测模型。【结果】净作和套作大豆叶绿素密度在整个生育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在结荚期达到最大值,其中净作比套作平均高5.5%。同样,大豆冠层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700~1 000nm)也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结荚期最高,达到70%,并在结荚期之前红边位置出现红移现象。原始光谱自由组合的比值植被指数RVI(507/697)与叶绿素密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大于0.962(P0.01)。对净、套作下大豆叶绿素密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次模型能够较好地估测净、套作下大豆叶绿素密度(R20.75,RMSE=0.25)。【结论】用比值植被指数RVI(507/697)构建的叶绿素密度二次估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净、套作下大豆叶绿素密度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