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南农田高效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片面追求高产高效.农业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恶化,并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加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且已成为21世纪全球的大趋势.提出了农田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南地区发展农田高效循环需重点关注的能量、物质循环和信息、价值流传递途径与转化效率;提出了中南地区主要农田循环模式中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就中南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邯郸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明确该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优势及现实可行性。总结了该地区已形成的6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征,指出了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湖南省常德市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阐述了该地区发展沼气循环农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沼气循环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海文 《现代农业》2010,(12):82-84
发展"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长株潭地区发展"两型农业"的三类模式选择,即资源节约型"四节"模式、生态文明型"四循环"模式和环境友好型"四清"模式,并从"两型"发展环境、"两型"生产体系、"两型制度""两型技术""两型生活"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两型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颖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91-17093
分析了唐山市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两类典型模式,提出了唐山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即“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能源作物开发利用为方向的生物质产业”;最后从财政支持、政策机制与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循环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宗宝  林涛  莫彬 《广东农业科学》2009,(2):129-132,144
循环农业遵循3R原则,实现了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其发展模式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绿色有机农业模式.介绍了循环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水土资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整治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转变政府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和激励发展循环农业;加强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循环农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产业链条延伸的一体化模式、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工厂化模式、注重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宝塔蜂窝煤模式"、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模式以及相关企业集聚型的园区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特点及其适用性。山东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一体化组织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推进园区和工厂化模式,在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好的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环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示范区——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当地政府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政策。牛驼镇农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农业生产经验,以生态型、盈利型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系统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以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以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化、农业生产高质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评估牛驼镇农场的生产示范,探究循环经济下农牧结合的农业系统工程,并提出生态背景下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并从政策支持、工作成效和典型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以迁安市“乐丫”种、养、加结合型模式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归纳了该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模式的结构特征,分析了该模式取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建议在中北部山前平原区大力推广种、养、加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并提出坚持“两主一辅、一循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