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痘是禽痘的一种,是鸡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急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为特征。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皮肤的表皮和羽囊上发生增生和炎症,上皮细胞内出现具有特殊性的包涵体,最后形成结痂而脱落;在有些病鸡的口腔和咽喉粘膜可以形成纤维性坏死性假膜(鸡白喉)。鸡痘是山鸡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外界环境能够长期生存,在干燥痂皮中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15°C以下环境保存数年后仍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该病毒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周,常用的消毒药在10分钟内即可杀死该病毒。鸡对鸡痘病毒的易…  相似文献   

2.
禽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是鸡痘和鸽痘。禽痘感染的自然宿主是鸡、火鸡和鸽,鸭和鹅的易感性较低。根据症状和病变的表现,禽痘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痘疹可发生于皮肤、口腔和咽喉部的粘膜。发生于皮肤的,称为皮肤型;发生于口腔和喉部的,称为白喉型;两者兼有的,称为混合型。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多为幼鸡和幼鸽患病,且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禽痘的病原是痘病毒。目前认为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四种类型。鸡瘟病毒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危害性大;火鸡瘟病毒、鸽痘病毒也常见到;…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和鸡痘都是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了控制鸡新城疫,每年要靠秋冬季接种鸡瘟疫苗。但近几年于秋、冬季有时有鸡痘的发生和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可使产蛋量大幅度下降,且给鸡瘟的防疫工作受到影响。能否简化注射程序,变两次注射为一次注射,而又达到鸡对两种疫病的免疫,为此,我们于1983年6月在市养禽场协助下,进行了鸡新城疫Ⅰ系苗和鸡痘苗同时免疫试验,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所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鸡瘟弱毒疫苗和鸡痘原鸡痘疫苗,已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均证明安全、有效。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对鸡病的预防次数,我们曾试用鸡瘟弱毒疫苗和鸡痘原鸡痘疫苗混合后一次注射的方法,免疫来亨鸡一批,进行了安全性及两种疫苗混合后免疫效力有无互相干扰现象的观察。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我县某养鸡场饲养的3000只蛋鸡,在45日龄时发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混合感染,发病率达93%,经诊治,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养鸡场的蛋鸡35日龄时,进行鸡瘟疫苗刺种,只有一小部分双翅刺种,大部分单翅刺种,并且刺种不确实。40日龄时,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开始滴鼻,接种一部分后,觉得太费事,其余的鸡只改用饮水免疫C45日龄时发现有的鸡只发生混合型鸡痘,在头部。口腔有痘疹,于是用鸡痘散按1%拌料喂服,同时对痘疹用药物处理,可是病情日益加重,不断…  相似文献   

6.
秋冬防鸡痘     
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鸡皮肤表面无毛处和头部发生增生和炎症,最后形成结痂而脱落。此病主要通过与病鸡接触或通过被病鸡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播。主要在秋冬季节流行。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从病灶脱落下来的干痘痂,其毒力可保持几个月之...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也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或非典型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的传染病,是危害鸡的主要疫病之一,当饲养管理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鸡生产性能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现结合互助县红崖子沟乡某育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由鸡瘟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大型养鸡场。鸡患病后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则易引起鸡批量死亡.雏鸡感染鸡痘时则死亡率更高。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全面认识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民间俗称鸡痘,是由新城疫副粘病毒(N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混合型鸡痘的特征、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详细分析了混合型鸡瘟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以期对养鸡场鸡痘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鸡痘的病原体为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在外界环境中能够长期生存。从皮肤病灶中脱落的干痘痂,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一般情况下,病毒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该病毒能在10-12日龄的发育鸡胚或纤维细胞上生长繁殖,并产生特异性病变。1病原和流行情况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鸡痘。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上皮组织增生变形,形成痘斑。病鸡是主要传染来源。鸡痘痂皮内含毒量最高,痂皮脱落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媒介。本病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感染,鸡互相啄斗、咬破伤口也可造成传染。当鸡舍内有蚊虫叮咬吸血后,咬破伤口也可造成传染。蚊子叮咬病鸡后带毒长达数月,是传播鸡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鸡瘟“鸡新城疫”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原性物质,给健康鸣接种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抵抗鸡瘟的特异性免疫力。鸡瘟病毒通常在鸡体内生存和繁殖。若鸡群能及时接种鸡瘟疫苗,即使有病毒侵入到鸡体内,也会被免疫鸡体内的防御机能消灭或者使病毒失去致病能力,使鸡不发鸡瘟,这就是鸡的免疫力。免疫力能够维持的时间即为免疫期。大鸡使用鸡瘟疫苗的免疫期为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鸡痘疫苗接种眼型鸡痘病鸡群的一点体会近来,由于东阳市许多养鸡专业户忽视鸡瘟疫苗的接种,爆发眼型鸡痘较多。主要表现为初期可见眼睑肿胀,随后出现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很快发展为灰黄色芝麻、绿豆大的痘疣,进而与附近的结节融合,变成大的痘痴,上下眼睑粘连,病...  相似文献   

15.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它可以在鸡的肉髯、冠、眼脸、嘴角、肛门、翼下、脚等无羽毛的部位,发生小水泡,水泡破裂后,渐渐干燥形成褐色痂皮,这就是鸡痘。鸡痘里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鸡直接接触、或由蚊子、苍蝇传递,都会把病毒传染给健康鸡,2~3个月龄的鸡最易发病。我省每年初夏开始流行,直到九月底才停止发病,病鸡轻者影响生长,产蛋,重者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用于预防鸡痘的疫苗有两类,一类是由鸽痘毒制成,另一类由鸡痘弱毒病毒制成。鸽痘原的鸡痘蛋白筋胶弱毒疫苗毒力较适用于各种日龄的鸡免疫,即使对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也不会引起反应,但免疫力较差。鸽痘原疫苗也是未减弱的自然毒株,所以对鸽有时会引起严重反应。鸡痘原的鹌鸽化、鸡胚或鸭胚化的弱毒疫苗,毒力较鸽痘原的强,适用于20日龄以上的鸡,用于幼鸡,有时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反应,可以在14日龄以后接种,此苗一般囊种见以周苗是免疫期为5个月以上。以上疫苗经接种后或羽囊涂擦后,于接种部位均可出现反应,如羽毛囊涂擦鸡痘…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养鸡业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户在养鸡过程中,主要是防治鸡瘟、禽霍乱、鸡白痢之类的传染病,而对鸡痘却不予重视。随着规模化养鸡的发展,鸡痘在养鸡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现介绍一下鸡痘的防治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属痘疮病毒科、禽痘病毒属、鸡痘病毒种.此病毒可在干燥的结痂皮中存活数月.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及其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鸡新城疫副粘病毒。本病鸡易感,其次火鸡、鹌鹑和鸽子等感染发病,一般在二免后(30~50日龄)、开产前后及产蛋高峰前后多发,2年以上老鸡有一定的抵抗力,发病少。发病鸡以及康复后鸡带毒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以接触为主,可通过空气、粪便、尘埃及被污染的饲料、用具、饮水及禽类或鸟类引入,也可通过饲养员和防疫人员传播。  相似文献   

20.
将鸡痘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活疫苗和鸡新城疫(LaSota)活疫苗分别置于37℃和2~8℃条件下储存,在不同时间段检测其病毒滴度,发现鸡痘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和新城疫活疫苗在37℃条件下放置10d,病毒含量滴度分别为0.38、0.42和0.73,分别等同于2~8℃下放置24个月、21个月和24个月下降的病毒滴度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