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本地小鹅瘟强毒株C-85 F~2成功地研制了鹅胚化小鹅瘟(简称SEP)和鸭胚化小鹅瘟(简称SGD)疫苗,并对两苗进行了安全试验、无菌试验、效力测定试验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SEP或SGD原液2lm肌注成年母鹅均安全;经1次免疫(1:1OO SGD或1:100 SEP每只1ml)或2次免疫(1:100 SGD和1:50 SEP每只各1ml)的成年母鹅种蛋所孵的鹅胚或雏鹅,都具有抵抗小鹅瘟强毒的能力,其保护率达90%;在岳阳、怀化等地田间免疫母鹅的跟踪调查,其抵抗自然感染的保护率为95%。  相似文献   

2.
介绍朗德鹅小鹅瘟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确诊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羊源高免血清的制备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高效价的小鹅瘟高免血清,试验采用从贵州某养鹩场病鹅分离的小鹅瘟野生强毒株,接种于9 d鹅胚,收集24 h以后死亡的鹅胚尿囊液,制备小鹅瘟病毒抗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均匀,多次免疫山革后,颈动脉一次性放血,离心收集血清即得到小鹅瘟羊源高免血清,以琼脂扩散进行血清效价测定,并与市售小鹅瘟鹅源高免血清进行保护率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制备的小鹅瘟羊源高免血清抗体效价在1:8以王,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为95%,而市售小鹅瘟鹅源高免血清的保护率只有85%.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小鹅瘟羊源高免血清具有效价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一种急性的败血传染性疾病,给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当前小鹅瘟多发、急性传染的流行特点、小鹅瘟流行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鹅瘟产生前后应采取做好免疫工作,及时预防;优化饲养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相关对策,意在有效控制鹅病,降低其对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15日龄以内小鹅发病后致死率高达95%以上。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它是养鹅业中为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小鹅严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100%,是养鹅大户高度关注的事项。提出了依据病鹅临床表现、解剖观察等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腊肠粪.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特征,致病性强, 死亡率高;球虫是引起雏鹅发病的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二者给养鹅业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2007年3月对一起2月龄雏鹅突然发病的诊断,结果确诊为小鹅瘟和球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一、小鹅瘟此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有的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10.
<正>小鹅瘟与鹅流感均为小鹅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常被人们混淆不清、误诊,造成雏鹅大批死亡。现将二者的鉴别要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两种疾病的区别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鹅流感是败血贺式杆菌,用普通显微镜就可以看到,多为成对排列,常似双球菌;年龄:小鹅7~10日龄最易感染,死亡率达90%~100%,超过10日龄雏鹅发病较少,30日龄以上雏鹅一般不发病,鹅流感流行初  相似文献   

11.
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最早发病为2~5日龄,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6~10日龄雏鹅死亡率为70%~90%;11~15日龄死亡率为50%~70%;16~20日龄死亡率为30%~50%;21~30日龄死亡为10%~30%;30日龄以上死亡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的调查和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的观察,结合实验室检验,对确诊的小鹅瘟疫病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种鹅接种小鹅瘟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最经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雏鹅群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4.
葛雪珍  黄勤  黄仁锋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66-66,19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萎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了详细的,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治疗体会。希望对养鹅业同行防治本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04,(12):29-2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病毒性肠炎。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治疗均无效。预防措施是①病雏鹅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污染环境。②母鹅在开产前1个月.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瘟疫苗.注射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5,(1):56-56
病原:该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但种鹅在开产前注射(有的甚达3次)小鹅瘟弱毒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发病和死亡,死亡高峰集中在10~18日龄,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5%~25%,最高可达100%,30日龄后基本不发病。终于在1997年程安春发现该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相似文献   

17.
雏鹅霉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鸡东县一农场黄某饲养的雏鹅5日龄时突然发病,陆续死亡50余只.他听当地兽医说是小鹅瘟.但按小鹅瘟治疗(用抗小鹅瘟血清及抗病毒药)后不见明显疗效,于是到我站求诊,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雏鹅霉菌病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出壳后3 ̄4日及至20日左右的雏雁易发病,20日龄以上的较少发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缩颈、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拉稀、少食或绝食。急性也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就死亡。慢性后期严重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色而深浊带有气泡或假膜的稀粪。临死前可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日龄较大的病雁在病程持续一周后,也可自然康复。防治措施:采用用成年鹅血制备的抗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可以预防。若雏雁在3 ̄…  相似文献   

19.
幸奠权 《新农村》2000,(12):12-12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1~20日龄和30~4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20.
无菌采取怀疑患小鹅瘟雏鹅的脑、肝、脾、肾等组织样本,健康鹅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经雏鹅保护试验及鹅胚内中和试验鉴定,确诊病雏鹅的病原为小鹅瘟病毒,应用所分离的病毒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效力检验,取得对小蛾瘟攻毒保护10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