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缓解奶牛高温季节的热应激。常用的缓解热应激的添加剂有维生素、离子缓冲剂、有机铬、中草药、脂肪酸钙、酵母培养物等。文章综述了各种饲料添加剂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和有效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机铬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达到调控畜禽生长,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有机铬的营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强调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铬营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特别是有机铬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表明,有机铬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动物应激、改善胴体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有明显作用效果。有机铬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已日益广泛。1 铬的生物学功能1.1 铬与糖代谢 铬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GTF)的成分作用于细胞上的胰岛素敏感部位,增加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  相似文献   

4.
铬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调控畜禽生长。在畜禽生产中补充有机铬对改善胴体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效果。文章综述了有机铬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有机铬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研究了吡啶羧酸铬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36头体重 70kg的约克×长白杂交肥育猪随机分成二组 ,分别饲喂基础饲粮 (对照组 )和基础饲粮 +铬 2 0 0 μg/kg。每组 6个重复 ,每个重复 3头猪 ,试验至 10 0kg体重结束。结果表明 ,有机铬对育肥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影响。添加有机铬趋于提高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 ,降低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 ;但可极显著提高猪肉的滴水损失。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有机铬对猪肉品质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1 500尾体重为(500±35)g的三文鱼,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饵料,试验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VE、VC和有机铬,探索VE、VC和有机铬组合对三文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文鱼饵料中同时添加VE、VC和有机铬效果最佳,鱼体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分别提高8.34%~15.19%、1.31~1.72 g·(100 g)-1和1.43~2.20 g·(100 g)-1;必需脂肪酸提高5.56~11.51 g·(100 g)-1,肉色提高1.0~1.5.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离子的水溶液配制聚合物溶液,加入自制有机铬交联剂,形成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考察不同水溶性离子对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配方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5g/L,交联剂质量浓度为0.2g/L。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会明显降低,当NaCl质量浓度超过40g/L时,凝胶强度会变弱;Ca2+、Mg2+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导致成胶时间缩短,凝胶强度降低;Fe2+、S2-会引起聚合物分子降解,严重破坏凝胶形成,其中Fe2+氧化形成的Fe3+会占据聚合物分子链上的交联点从而阻碍凝胶形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铬制剂类型、代谢途径 ,及铬调控物质代谢的生理功能 ;概述了有机铬在家禽生产、抗应激、免疫机能、改善产品品质、繁殖等方面研究已取得的进展 ,为有效改善家禽物质代谢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庆市奶牛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庆市奶牛生产的现状,建立大庆市奶牛生产区划的指标,确定了区划的方法,对大庆市的奶牛生产区域进行了区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庆市奶牛生产科学布局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在奶牛养殖业中,一些奶牛疾病的发生影响着奶产量,特别是奶牛乳房炎。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奶产量。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并注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庆市奶牛养殖的现状,分析了大庆市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资源条件,研究了大庆市奶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庆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养殖中,奶牛繁殖能力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奶牛产犊间隔时间则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而在实际奶牛养殖中,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较多,继而影响繁殖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并针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黑龙江省农区奶牛高产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相关的科研成果,结合黑龙江省农区奶牛生产的实际,对黑龙江省高产奶牛饲养专家系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奶牛专家系统的框架结构,建立了相关的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设计平台实现了高产奶牛饲养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奶牛产业在陇县迅速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陇县已成为奶牛大县,奶牛标准化园区和奶牛小区还在不断新起和扩建,给群众和社会带来了极其不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奶牛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奶牛的繁殖率不高,产后出现不孕症占受配奶牛的25—30%,甚至有10%的产奶好的1胎奶牛被淘汰,制约着奶牛的发展和后劲。笔者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翔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1):116-116
某奶牛养殖户养了10头奶牛在2011年两病检测中,检出了一头患有布病的奶牛,按照当地的政策,检出有两病的牛必须扑杀,由于这头奶牛产奶量高,这位养殖户又舍不得,结果用一头产量低的奶牛顶替了这头牛。在2012年的两病检测中,检出了5头患有布病的奶牛,其他的养殖户检出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奶牛乳腺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奶牛乳房炎对奶牛的产奶量、牛奶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导致奶牛产业发展缓慢,而且也降低了奶牛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奶牛集约化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优良品种逐年增加,奶牛单产迅速上升。在高产奶牛的群体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奶牛营养供给失衡,特别是舍饲的高产奶牛亚健康势态增加。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采用血液酮体检测确定亚健康与患病奶牛,对亚健康奶牛进行饲养管理改善和中药调理;对于患病奶牛应用中西兽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提高了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影响和困扰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严重发生,而引发奶牛乳房炎的重要原因是奶牛肌体内血清钙、磷比例失调及含量变化,因此,保持奶牛肌体中正常的钙、磷、镁含量,对奶牛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阐述了钙、磷、镁在奶牛肌体内的生理作用、与奶牛健康的关系,以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生产中,有些养牛场(户)只注重白天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了夜管,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实践证明,奶牛夜间管理的好坏与其产奶量关系密切(夜间管理好的奶牛可提高产奶量30%左右,反之则下降)。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养牛户应积极采取夜管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高产奶牛技术体系的系统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奶牛生产的实际情况,在笔者以往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奶牛高产的各种因素,对黑龙江省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利用系统工程的层次分析方法对各项技术对奶牛高产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黑龙江省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