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淹水胁迫对朴树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朴树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朴树幼苗形态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朴树幼苗的高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地径的增长和不定根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净光合速率受气孔因素影响呈现出先快速下降随后有所上升最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整个淹水处理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现象,叶形比CK组更圆润,在处理中后期,下部叶片变黄脱落,叶片相对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P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淹水时间的持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因此初步认为朴树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淹水能力,为较耐水湿树种,可以在地下水位过高和轻度淹水胁迫地区培育,而长期的淹水也会使其受到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无性系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洲黑杨无性系XL-75、XL-77、XL-90、I-69及耐涝性极强的苏柳J172为对象,开展了其过氧化产物MDA及保护酶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I-69杨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DA含量较对照略有下降,在后期出现回升的趋势;淹水15d时,5个参试材料SOD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胁迫程度加深,SOD活性表现为依次上升趋势,而POD变化则与SOD恰好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补偿机制;各无性系CAT活性在淹水胁迫下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淹水30d以内时,5个参试材料ADH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淹水45d时,I-69杨ADH活性较对照下降56.9%,而XL-75、XL-77、XL-90、J172分别较对照提高970.4%、279.1%、555.2%和461.5%;不同处理下SOD、CAT相对值与总生物量相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743、0.7651,表明其受遗传控制程度较高,可作为不同无性系间耐涝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佛甲草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佛甲草组织中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有所下降。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干旱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严重干旱时,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2个耐涝性不同的乌桕种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乌桕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涝的浙江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在渍涝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耐涝的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浙江种源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2个种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持续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季节性淹水发生的情况,以枫杨、落羽杉和枫香为试验材料,研究这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枫杨等3个树种可耐长期水淹,对淹水胁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SOD、P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递减趋势。枫香随淹水深度增加,SOD、POD活性逐渐减少,且渍水与深度淹水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CAT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不同淹水深度间无显著差异。落羽杉在渍水时SOD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淹水,深度淹水时CAT活性极显著(P 0.01)高于渍水和轻度淹水时;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3)随淹水时间的延长,3个树种的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多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波状起伏变化;枫杨、枫香的MDA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落羽杉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4)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等3个树种的SOD、POD、CAT酶活性及MDA含量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 μmol/g, 比对照MDA含量(7.2 μmo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 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 μg/g, 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 第9天达到32.9 mg/g, 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 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 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 U/g,远远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喜树幼苗SOD活性、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低温胁迫下喜树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树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叶内叶绿素含量下降;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植物;低温造成喜树幼苗的膜脂过氧化,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的增强可以降低MDA的含量;脯氨酸随着胁迫的进行其含量升高,表明叶内脯氨酸的升高也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进一步可以认为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喜树抗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以夹竹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淹水深度加深,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轻度淹水和深度淹水处理间SOD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CAT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淹水时间延长,SOD活性整体上升,差异增大;POD活性36 d时达到最大值,与其它时间段有差异;CAT活性在轻度淹水处理下随着淹水时间延长差异增大;MDA含量12 d时最大,与其它时间段存在极显著差异。淹水胁迫解除后,SOD、POD、CAT等酶活性和MDA含量逐渐降到正常水平。夹竹桃在受到淹水胁迫后,体内氧化自由基的积累能迅速诱导保护酶活性的升高,有效降低毒性物质MDA的含量,说明夹竹桃具有极强的耐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9.
淹水胁迫对湖北海棠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湖北海棠幼苗生长、形态和叶片生理特性,以湖北海棠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淹水处理下,湖北海棠幼苗存活率为100%,但叶色及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淹水前期叶色由绿色向紫红色转变;淹水后期,叶片颜色由紫红色向黄绿色转变,茎基部皮孔变得肥大且数量显著增加;在淹水49 d时,较多数量的不定根从茎基部皮孔伸出。(2)长期的淹水胁迫会抑制湖北海棠幼苗的苗高生长和地径增长;(3)淹水胁迫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合成,降低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的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下降,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升高。(4)叶片中的MDA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淹水前期外,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5)叶片SOD酶活性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淹水前期(21 d),S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此后,SOD酶活性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6)淹水促进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显著上升(P0.01)。这些说明湖北海棠在淹水下可以通过形成较多数量的肥大皮孔、不定根以及保持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和较高的SOD酶活性来缓解淹水逆境对其造成的伤害。因此,湖北海棠属于耐水涝的观赏树种,可在洪涝多发区(如沿江、沿海等)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构树组培苗在50,75,100,125和150 mmol-L-1 NaCl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和这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NaCI对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I浓度小于100mmol.L-1时可溶蛋白含量升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可溶蛋白含量降低.低浓度NaCl使SOD活性略有降低,随着浓度升高活性逐渐增强;SOD同工酶谱在NaCI胁迫后变化明显.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相似,而POD同工酶谱略有变化.CAT活性明显提高,而其同工酶谱变化甚微.此外,NaCl胁迫还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