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找到安全有效的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生防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香蕉叶片中分离出内生细菌菌株YX-11。采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X-11具有溶磷、解钾和固氮的能力,还可以促进香蕉的生长,能抑制10种植物病原菌,其中对香蕉枯萎病菌、烟草疫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1.30%、72.77%和72.19%。它的带菌苗结合生物有机肥施用,以及多次喷施对田间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75.56%。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与宿主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者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对采集的野生沙棘健康的根、茎、叶进行组织分离共计获得内生真菌327株,分别归属于链格孢属、青霉属、根霉属、芽枝霉属、毛壳菌属、曲霉菌属、盘多毛孢属、向基孢属、枝顶孢属、头孢霉属等10个真菌属,内生菌表现出丰富生物多样性。从组织分离以及对内生真菌初步鉴定的结果看一些物种还具有组织专化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离出对多种植物病害真菌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细菌,通过平板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纯化到1株细菌YX-3,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测序鉴定细菌的分类地位,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X-3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菌株YX-3菌落呈乳白色,边缘光滑,培养5 d后菌落由饱满转变为中心处塌陷,菌体呈杆状,菌体大小约0.5×3.1μm,芽孢大小约0.5×1.0μm,经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灰梨孢菌、禾谷镰刀菌、藤仓镰刀菌、新月弯孢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0%~69%之间,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藤仓镰刀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为69.19%±0.24%,对新月弯孢菌的拮抗作用较弱,抑菌率为60.47%±0.09%。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多种植物病原物具有广谱拮抗作用,具有作为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香(大)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但是香蕉产业目前正受到香蕉枯萎病的严重威胁。本文以广东番禺、中山和湛江等10个地区的16个患枯萎病的香蕉和粉蕉假茎样品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10个4号生理小种菌株(简称:Foc4),6个1号生理小种菌株(简称:Foc1)。  相似文献   

5.
柑橘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湖南省石门县园艺场采集到的柑橘材料中,得到柑橘内生细菌分离物75份,经鉴定,分别属于气芽孢杆菌属(Aerobacillus 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spp.)、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乳杆菌属(Lactabacillus sp.).柑橘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柑橘及同一种类的不同器官中出现的频次不同.  相似文献   

6.
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和方法]分别采用5种培养基对山药根根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得到了10株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分析其为4种微生物,16S rRNA比对分析确定其分属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未发现放线菌和真菌.[结果]表明山药内生菌极为单调.其中,能在山药浸出液培养基中大量产生多糖的菌株SS2的16S rRNA与模式菌株Erwinia pyrifoliae Ep1/96~T 最大同源性为97.1;.[结论]极有可能为新种.  相似文献   

7.
8.
利用组织分离法、研磨法、印迹法3种分离方法对双孢蘑菇内生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内生细菌7株、内生真菌1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AB-21菌株对青霉病原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G+),杆状,有芽孢;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与病原库中芽孢杆菌属相符,同源率为95%;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经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比对,与库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相似度达100%.初步确定内生细菌AB-2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9.
从果园土壤中分离获得4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菌bio-B3、bio-d4、bio-d5和bio-P,并对它们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bio-B3、bio-d4、bio-d5发酵液100,200和300倍稀释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3.3%~80.2%,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大于bio-P和恶霉灵的防治效果(P<0.05).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分别将拮抗菌bio-B3、bio-d4、bio-d5和bio-P初步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utida)和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相似文献   

10.
从上海郊区某农药厂附近生长的牛筋草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氯氰菊酯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植物内生菌,命名为A-24。该菌在48 h内对20 mg·L^-1的氯氰菊酯的降解率为91.8%,72 h内可完全降解氯氰菊酯。通过生理生化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Achromobacter sp.。菌株A-24降解氯氰菊酯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当菌株A-24的接种量≥2%时,其对20 mg·L^-1氯氰菊酯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在80%以上;当氯氰菊酯浓度≤50 mg·L^-1时,菌株A-24对氯氰菊酯有较高的降解率,降解率在70%以上。通过HPLC鉴定降解产物3-苯氧基苯甲酸,推测氯氰菊酯通过酯键断裂生成二氯菊酸和3-苯氧基苯甲醛,然后3-苯氧基苯甲醛生成3-苯氧基苯甲酸。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功能内生细菌调控植物代谢氯氰菊酯,进而有效规避作物污染风险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80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3株涉及10个属,茎部26株涉及9个属,叶部21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杜仲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研究板栗内生真菌的分布特性为目的,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叶、叶柄、茎韧皮部、茎木质部得到69株内生真菌,并利用直接调取制片法和裁片培养法,鉴定为14个属,其中叶部32株涉及8个属,叶柄11株涉及4个属,茎韧皮部25株涉及10个属,茎木质部1株涉及1个属。鉴定结果表明:板栗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有明显差异性。为板栗的病虫害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核桃的根、茎、叶内分离到72株内生真菌,依据其形态特征,共鉴定出47种真菌;并对分离材料的表面消毒方式做了筛选,结果表明用75%的酒精消毒3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内生真菌与长春花悬浮细胞互作奠定基础。[方法]从长春花茎杆韧皮部分离出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用PDA培养基、PDA培养基+长春花悬浮细胞的水提物对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培养,薄板层析检测内生真菌液体培养物的提取物及发酵液。[结果]从常规PDA培养基中分离得到11株菌株,而从其他PDA培养基中没有分离到内生真菌。分离出的11株菌株的大型分生孢子呈纺锤形或镰刀形,其代谢产物通过薄层层析,没有检测到长春花生物碱。表明分离出的内生真菌本身不能直接合成长春花生物碱,而可能对生物碱的合成起促进作用。[结论]从长春花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属镰刀菌属。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生产紫杉醇的新途径,以中国红豆杉根、茎、叶为试验材料,对其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共分离出10株内生真菌,在PDA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后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出2株能够产生紫杉醇,对产紫杉醇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表明,其中一株为青霉属,另一株为芽枝霉属。  相似文献   

17.
篦子三尖杉产高三尖杉酯碱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筛选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内生真菌,采用枝叶外植体表面消毒后接种在PDA平板基上培养的方法分离筛选内生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HPLC分析和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个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gyzy-7、gyzy-8、gyzy-9和gyzy-11具产孢结构;gyzy-6、gyzy-8和gyzy-9可产生高三尖杉酯碱;gyzy-6为裂褶菌属,gyzy-8为叶点霉属,gyzy-9为平革菌属真菌。从篦子三尖杉中初步分离出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8.
香蕉冠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省东方、乐东、三亚、琼海、儋州和澄迈六市县的香蕉进行抽样调查,对发生典型冠腐病症状的香蕉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统计带菌率和带菌种类,结果显示六个市县香蕉的带菌率为13.3%—87.2%,其中以三亚的最高。在分离到的9个菌株中,镰刀菌6种,经过致病力测定和生物学鉴定,确定引起省内香蕉冠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亚粘团串珠镰孢(Fusorium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半裸镰孢霉(F.semitectum)、导管镰孢霉(F.aquaeductuum);阳弯喙镰孢霉(F.comptoce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