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成活率、全长、体长、体质量均高于其他组,特定生长率为4.44%±0.30%/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W15微囊饲料组。15日龄后转投微囊饲料组的全长、体长、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最低。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食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的生长及存活有显著的影响,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能有效的提高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15.0~23.0℃、容积50L(45cm×31cm×30cm)的塑料水槽中,分别放养3组共15头单重2.24g的仿刺参和3个单重19.99g的紫贻贝,再分别混养2组共5个单重8.75g的皱纹盘鲍,定期投喂海带。120d的饲养表明,混养组间鲍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混养C组鲍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混养组中海参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生长速度随密度增加而降低(P<0.05)。将海参产量计算在内,3种密度下,鲍的饲料系数分别降低11.84%、4.03%和4.51%;海参的放养密度为3个/箱时,鲍的饲料系数接近单养鲍;紫贻贝生长停滞,成活率随海参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泛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安龙  文华  蒋明  赵智勇  吴凡  刘伟 《水产科学》2007,26(5):263-266
研究了饲料中泛酸钙添加量对平均体重(4.80±0.32)g的草鱼幼鱼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在相同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泛酸钙0、8、15、30、60、120、240 mg/kg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泛酸钙能提高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各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灰分含量不受饲料中泛酸钙含量的影响,但能提高鱼体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基于特定生长率折线法分析,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的饲料泛酸钙最低需求量为25 mg/kg。  相似文献   

4.
长吻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数(0.77,干重)最低,但其成活率差(30%).初步认为长吻 鱼种早期阶段的培育,以混合饲料投喂效果最佳,人工配合饲料次之,水蚯蚓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蚯蚓和蚯蚓粪对改良鲫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别选用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粪为添加剂,配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中投喂初始体重为(90.99±1.41)g改良鲫,100 d,每组3个重复.研究赤子爱胜蚓或其蚓粪对改良鲫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添加蚯蚓组和添加蚓粪组中,改良鲫特定生长率分别在5.0%和4.0%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1±0.12和0.71±0.18.鲜蚯蚓的添加对改良鲫特定生长率影向不显著(P>0.05).添加4.0%的蚓粪可以显著提高改良鲫的特定生长率(P<0.05).饲料系数在添加蚯蚓组和添加蚓粪组中,分别在5.0%和4.0%处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14±0.12和2.07±0.06.蚯蚓的添加对改良鲫饲料系数影响不显著(P>0.05).4.0%蚓粪的添加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改良鲫的饲料系数.在饲料中添加蚯蚓和蚯蚓粪皆可以提高改良鲫肌肉营养成分,但添加蚯蚓的效果更佳.赤子爱胜蚓和蚯蚓粪在改良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0%和4.0%.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循环饥饿投喂模式下许氏平鲉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的变化,分别采用每日投喂(对照组)、饥饿2 d投喂1 d、饥饿2 d投喂2 d、饥饿2 d投喂3 d、饥饿2 d投喂4 d和饥饿2 d投喂5 d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初始体长(10.25±0.74) cm、体质量(16.77±2.72) g的许氏平鲉幼鱼进行为期67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饥饿2 d投喂5 d试验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表现为超补偿生长;饥饿2 d投喂4 d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饥饿2 d投喂1 d、饥饿2 d投喂2 d和饥饿2 d投喂3 d试验组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各组间的饲料效率、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的脏体指数显著高于循环饥饿投喂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循环饥饿投喂组(除饥饿2 d投喂5 d试验组外)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粘合剂制备的微颗粒饲料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仔稚鱼开口期(3~25日龄)生长、成活率及肠道组织的影响.3种粘合剂分别为羟丙甲纤维素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海藻酸钠(AJ),同时选择一种商用开口饲料为对照组(CMD).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日龄西伯利亚鲟1 000尾.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全长和体重随日龄变化明显,西伯利亚鲟生长迅速.不同处理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HPMC处理组要低于其它处理组10%左右,个体平均全长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商品微颗粒饲料组(P<0.05).从肠道切片来看,商品微颗粒饲料组西伯利亚鲟稚鱼肠道隐窝较浅,其余3组皆正常,3种粘合剂对西伯利亚鲟开口期营养吸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华  严安生  高强 《水产学报》2008,32(2):242-248
通过生长饲养试验研究史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以Ca(H2PO4)2·H2O为磷源,配制含磷水平分别为0.18%(对照组),0.40%,0.71%,0.98%,1.38%和1.66%的6组等能等氮纯化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20尾初体质量约为4.7 g的幼鲟.经过8周的饲养后,对生长、饲料效率、成活率、幼鲟肌肉常规组成及脊椎骨灰分和钙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饲料中磷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直至0.98%组达最大,然后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添加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添加磷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磷含量在0.71%~1.66%之间时,脊椎骨中灰分、钙和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0%试验组(P<0.05).经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为维持史氏鲟幼鲟最佳生长和骨骼磷水平,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88%~1.00%(占干饲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蛋白质含量为28% (第Ⅰ组),32% (第Ⅱ组),42% (第Ⅲ组),水蚯蚓(第Ⅳ组)4种不同饲料对花鲭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时间为42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花鱼骨鱼苗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效率都相应提高.第Ⅲ组显著高于第Ⅰ、Ⅱ组,而第Ⅰ组和第Ⅱ组变化不明显.投喂水蚯蚓的第Ⅳ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本文还对花鱼骨鱼苗饲料的适宜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吻Wei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3~25℃下,将刚开口摄食的5日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饲养在60cm×50cm×50cm玻璃缸中,密度为300尾/缸,投喂淡水轮虫(10ind./mL)、水蚯蚓浆(过150μm筛网)、蛋黄(250μm纱布揉洗)、鱼苗开口料和虾奶粉,以筛选半刺厚唇鱼仔鱼的适宜开口饵料。22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饵料的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淡水轮虫组初次摄食率最高(98.89%),生长速率最快(日增全长0.43mm),存活率97.33%;水蚯蚓浆组初次摄食率亦达到95.56%,平均日增全长为0.36mm,存活率为85.44%;蛋黄组虽然初次摄食率(90.00%)较高,但其生长速率(日增全长0.13mm)和成活率(57.00%)均较低,显著低于淡水轮虫组和水蚯蚓浆组(P0.05);而开口饲料组和虾奶粉组的初次摄食率和成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总之,淡水轮虫是半刺厚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水蚯蚓浆为适宜开口饵料,缺乏淡水轮虫时可用其替代作为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饵料(卤虫、饲料、水蚯蚓、水蚯蚓+饲料)对胭脂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8±2)℃将初始体质量为(6.60±0.40)g的胭脂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尾鱼,分别饲喂卤虫、饲料、水蚯蚓、水蚯蚓+饲料,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表明,水蚯蚓+饲料混合组和水蚯蚓组生长效果最佳,混合组优于水蚯蚓组(P0.05),饲料组和卤虫组次之,饲料组优于卤虫组(P0.05);肠道消化酶活性卤虫组饲料组水蚯蚓组混合组,卤虫组和饲料组3种消化酶活性均最低,水蚯蚓组与水蚯蚓+饲料混合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袁成玉  张洪  吴垠  张凌燕  孙业俊 《水产科学》2006,25(12):612-615
以马尾藻、鼠尾藻、海泥、贻贝粉等原料配制成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饵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复合菌(主要成分为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制剂为试验组饵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对照组,在试验的第1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的第2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特定生长率差异都极显著(P<0.01),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阶段成活率试验中试验组都高于对照组,第2阶段成活率高于第1阶段成活率。在两次试验阶段,益生菌对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有一定的相似性,试验组刺参消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幼刺参的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并有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鲜活蝇蛆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等质量的蝇蛆(按湿质量计)逐级替代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研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免疫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A~E),以凡纳滨对虾商品饲料A作为对照组,B、C、D、E分别替代A饲料总量的25%、50%、75%、100%.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平均质量3.8 g的凡纳滨对虾50尾,养殖42 d.试验结果表明,B、C、D组凡纳滨对虾的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E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肌肉蛋白质、脂肪、灰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E组水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处理间红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鲜活蝇蛆比重增加呈逐渐下降态势,E组AC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B组AK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用少量鲜活蝇蛆替代对虾配合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转食和联合投喂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消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转食及联合投喂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消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24±0.5)°C下,用丰年虫、水蚯蚓、微颗粒饲料和螺旋藻作为开口饵料,按照不同配比共设置8个处理组来投喂出膜后10 d(10 dph)的胭脂鱼开口仔鱼,40 dph后有2组(水蚯蚓组和丰年虫组)继续投喂先前的饵料,其余处理组全部进行转食投喂微颗粒饲料。统计养殖各阶段的成活率,并在30,40,45,55和65 dph取材测量全长、体质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如下:1在转食前,各个处理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均大于90%,40 dph后进行转食的处理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实验结束时未进行转食的丰年虫组、水蚯蚓组成活率明显高于相应的转食组(丰年虫/饲料组、水蚯蚓/饲料组)和其他转食组(P0.05);2转食对胭脂鱼仔稚鱼的淀粉酶活性没有太大影响,对丰年虫/饲料组仔稚鱼胰蛋白酶活性影响也不大,但能显著影响水蚯蚓/饲料组仔稚鱼的胰蛋白酶活性(P0.05),对于脂肪酶活性,丰年虫组和水蚯蚓组在40 dph后存在差异,但转食后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接近;3进行联合投喂的2个处理组(丰年虫+饲料+螺旋藻/饲料组、水蚯蚓+饲料+螺旋藻/饲料组)相对未进行联合投喂的处理组(丰年虫+螺旋藻/饲料组、水蚯蚓+螺旋藻/饲料组),在转食前后联合投喂组的体质量和全长均要小于相应的处理组;42个联合投喂组与相应的处理组在转食后,淀粉酶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个联合投喂组的淀粉酶活性在转食后均高于相应的处理组(P0.05);2个联合投喂组在转食前后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整体波动趋势不大,但在转食后5 d脂肪酶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丰年虫、饲料和螺旋藻进行联合投喂胭脂鱼仔鱼,并在40 dph时转食饲料是可行的投喂方案,但饲料投喂比例及添加时间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每种饵料处理下强光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明显高于暗光处理组,而相同光照强度下两种饵料处理对幼参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含量对美洲鲥幼鱼生长的影响,设置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5%、40%和45%的3组实验,经过41d的试验得出:蛋白质含量为40%的饲料组,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P<0.05);蛋白质含量为40%组和45%组的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35%组(P<0.05)。  相似文献   

18.
草鱼幼鱼的饲料苏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35±0.06)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72%、1.02%、1.32%、1.62%、1.92%和2.22%(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6组等氮半精制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5%),经60 d生长实验确定草鱼幼鱼的苏氨酸需要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肌肉RNA/DNA比值和血氨水平显著升高(P<0.05),均在1.62%组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和肝脏谷氨酸脱氢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均在1.62%组达到最小值;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进一步提高,上述指标不再发生显著变化(P>0.05).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1.32%、1.62%和1.92%3组显著高于0.72%和1.02% (P<0.05),2.22%组达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在饲料苏氨酸水平为1.32%~2.22%的4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0.72%组和1.02%组(P<0.05).饲料中苏氨酸水平为1.62%时,草鱼肌肉苏氨酸含量和肌肉氨基酸总量均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苏氨酸适宜水平能使草鱼全鱼水分显著降低,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同时降低草鱼肌肉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P<0.05),但不影响脂肪含量(P>0.05).饲料中苏氨酸水平对草鱼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向质沉积率、肌肉RNA/DNA和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分别对饲料苏氨酸水平进行折线同归分析,并以这些指标达95%最佳值时为判断依据,得出草鱼幼鱼饲料中苏氨酸适宜需要量以占饲料的质量分数计为1.42%~1.61%(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5%)或以占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4.07%~4.6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蛋白质含量为28%(第I组),32%(第Ⅱ组),42%(第Ⅲ组),水蚯蚓(第Ⅳ组)4种不同饲料对花鲭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时间为42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花鲭鱼苗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效率都相应提高。第Ⅲ组显著高于第I、Ⅱ组,而第1组和第Ⅱ组变化不明显。投喂水蚯蚓的第Ⅳ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本文还对花婿鱼苗饲料的适宜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源壳聚糖对鲫生长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0尾平均体质量(25.1±1.5)g/尾的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饲喂3种饲料(基础饲料、基础饲料+0.50%普通虾蟹壳壳聚糖、基础饲料+0.50%昆虫壳聚糖),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研究不同源壳聚糖对鲫生长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昆虫源壳聚糖显著提高了鲫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P< 0.05),昆虫壳聚糖处理组的生长性能高于普通壳聚糖处理组(P< 0.05);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抗嗜水单胞菌感染的半致死浓度LD50(P< 0.05),昆虫壳聚糖处理组的LD50高于普通壳聚糖处理组(P<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