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 虫虻亚科Asilinae属检索表 1.触角芒简单(图88);后足基节后区膜质……6 触角芒羽状(图89);后足基节后区骨化……2 2.触角第3节短,几乎与第1或第2节等长,节芒长,羽状毛1列或2列……3  相似文献   

2.
陈乃中 《植物检疫》1999,13(5):305-308
由于尖尾蝇科不少种类发现于果蔬果实中,为了水果检疫工作的需要,本文拟对尖尾蝇科及与水果有关的重要属种作一简要介绍。1 尖尾蝇科概况1.1 尖尾蝇科的识别特征尖尾蝇科Lonchaeidae属于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缝组。头部侧观半球形,有单眼,后顶鬃分歧,额眶鬃1对,触角第3节长,圆筒形,触角芒位于亚基部,口鬃有或无。胸后气门通常仅有绒毛。翅Sc脉完整,基室与中室分隔,臀室端圆,2A脉波浪形(图1)。足腿节和胫节端前背面部位有鬃。腹第2节无侧鬃。产卵管扁阔(据蔡邦华1985和Borror&Delong,1963整理)。1.2 尖尾蝇科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黑卵蜂科2种,跳小蜂科2种和蚜小峰科1种,有的对害虫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3种采自江西,2种来自福建、湖南。标本均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1.稻缘蝽黑卵峰TelenomusnakagawaiWatanabc(中国新纪录)雌蜂体长1.2mm。黑色,触角暗褐到黑色,梗节色较浅。足褐色;腿节色较暗;基节黑色。头攒形,稍比胸窄;头顶颇窄,稍隆起并具钢网纹。额宽,大部光滑。复眼具毛;复眼间距离为头宽的1/2。后单眼间距离是侧单间距离的1.6倍。触角细长,11节;第1索节长稍大于填节,但短于第八第3素节长之和;第3素节长大于宽,第4…  相似文献   

4.
世界23种斑潜蝇害虫备录及分类鉴定(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琳  汪兴鉴 《植物检疫》2000,14(6):329-334
续上期3 斑潜蝇属 2 3种害虫分种检索表 (成虫 )1 . 翅m -m横脉存在 2…………………………………………………………………………— 翅m -m横脉缺如 ;雄虫阳茎端阳体如图 1 :A甜菜斑潜蝇L .betae………………………2 . 小盾片完全黑色 3………………………………………………………………………………— 小盾片至少部分黄色或棕黄色 (图 2 :C ,D) 5………………………………………………3. 触角第 3节末端呈角状突出 (图 3:F) 4………………………………………………………— 触角第 3节末端钝圆 (图 3:A) ;触角、颜…  相似文献   

5.
藜(Chenopium albuml)是我区棉、麦田的杂草,据近年来调查,有几种昆虫食其叶,虾钳菜披龟(虫甲)[Cassida(S.Str)Piperata Hope]是其中食叶能力较强的一种。为了保护利用这一天敌资源,开辟以虫治草的生物防除的新途径,1987~1989年我们观察了该叶岬的生活习性,初步进行了人工饲养和小面积释放利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毫米,宽4.8毫升。体呈卵圆形,黄褐色,头、复眼、腹部均为黑色。胫节亦为黑色,腿与胫节交接处、跗节、跗前节为红褐色,其它各节同体色。触角鞭状11节,自第6节起膨大,第7节起变黑。第11节最长,其次为3、4节,第3节为第2节的2倍。触角窝在  相似文献   

6.
柑桔桔小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形态特征 桔小实蝇,又名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等,属双翅目,实蝇科昆虫.成虫体长6~8 mm,翅展16 mm,黄褐色间深黑色,复眼间黄色,触角细长,触角芒上无细毛.足黄褐色,中足胫节端部有红色距.  相似文献   

7.
黑森瘿蚊在哈萨克斯坦发生普遍,但它的为害还没有调查过。 (1)形态描述成虫:黑森瘿蚊类似不大的黍瘿蝇,体长2.5—3.5毫米。雌虫触角16—18节,相当体长的三分之一,雄虫触角16—20节,相当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室从南京口岸送检的来自美国桧木(Juniperus virginiana)中检出落羽杉大树蜂(Urocerus taxodii(Ashmead))活体成虫数头,为国内首次截获。落羽杉大树蜂在我国无分布,是一种危险性林木害虫。形态特征:雌成虫黑色,翅深黑色,触角除柄节、梗节及鞭节最末端一节黑色外,鞭节前部分为白色。复眼后各有一块白斑。后足胫节端部具2个端距。腹部1~9节黑色,尾突红棕色。雄成虫除了腹部  相似文献   

9.
豇豆食菌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 ,幼虫取食长豇豆上锈病孢子 ,采地萍乡。 90年代初曾寄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赵建铭教授鉴定 ,云可能是一新种 ,过去没有见过。形态描述 (见图 1 ) 成虫 :体长 1 .0~ 1 .5mm,棕红色 ,上有黑色微毛。触角 1 4节 ,黑色 ,串珠状 ,镶有较多长毛 ,各节膨大呈长圆形有细颈 ,雄虫触角稍长 ,第 1 2节比其它节要稍大。复眼黑色 ,顶部愈合。下颚须 4节。翅面密布微毛 ,外缘及后缘有较密的黑色长毛 ,纵脉 3根 ,无横脉 ,R1脉靠近前缘 ,R2 脉在距前缘约 1 / 3处 ,Cu脉完全退化 ,胸部背面及腹部各节生有黑毛。各足第 1跗节最…  相似文献   

10.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属双翅目 ,潜蝇科。江苏省滨海县 1年发生 4~ 5代。寄主植物以大豆为主 ,也能为害赤豆、绿豆、四季豆和豇豆等豆科作物。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豆秆黑潜蝇发生呈加重趋势 ,一般年份夏秋大豆最终被害株率在 80 %以上 ,产量损失较大。为掌握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 ,为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度对滨海县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 ,2年趋势基本一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采用系统法 ,大豆按不同播期 (早播春大豆、晚播春大豆、早茬夏大豆、中茬夏大豆…  相似文献   

11.
葱斑潜蝇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葱斑潜蝇 [Liriomyzachinensis (Kato) ]属双翅目 ,潜蝇科 ,近几年该虫在吉林市大葱产区发生危害严重。 1997年 9月在九站乡通溪村、下洼子村、九站村对章丘大葱调查 ,大葱受害率达 10 0 % ,被害叶率都达 4 0 %以上 ,减产 30 %~ 4 5 %。 1998年 5月对九站乡九站村、三道村 ,吉林省农校园艺场院小葱调查 ,随机抽取 10 0株 ,有虫株率达 4 0 %。葱斑潜蝇成虫体长 1 6~ 2 0mm ,头黄色 ,复眼红褐色。触角黄白色 ,芒黑色。中胸小盾片黑色 ,体黑色 ,胸部两侧黄色。腹部每节后缘黄色 ,腹面黄白色。腹末及产卵器黑色。雄…  相似文献   

12.
两色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bicolor Swederus属膜翅目姬小蜂科,是粘虫幼虫的一种多寄生的外寄生蜂。在我县粘虫的寄生性天敌中占75~90%,从1978~1981年,作者对此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 形态特征成虫:雌蜂体长约2~3毫米。头黑色有鳞状细纹,生有稀疏黄毛,略窄于胸,正面呈倒三角形;复眼赤褐色,成卵圆形突出,单眼3个,赤褐色,下面2个单眼与上面单眼联线间生有两根淡黄色长刚毛,触角大体黄褐色,9节,柄节长超过头顶,约为第2~4索节长之和,环状节1节,索节4节,第2~4索节约等长,第1索节略长,各节长约为宽的2倍,长棱形,棒节2节,与第1索节约等长;口器为淡黄色。胸黑色,  相似文献   

13.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被认为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期的高效寄生蜂。明确夜蛾黑卵蜂基本生物学特征将为其繁育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对雌、雄蜂外部形态及雌蜂寄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除雌蜂产卵器和雄蜂外生殖器等第一性征外,夜蛾黑卵蜂雌、雄蜂个体还具备一些典型的第二性征,可通过触角环节数量、触角棒节和柄节形态以及足和触角的颜色进行区分。2、在同一卵块上,雄蜂先于雌蜂羽化,并撕咬寄主卵壳协助雌蜂羽化;雌蜂羽化后雄蜂会立即求偶并与其交配。3、夜蛾黑卵蜂雌蜂通过利用寄主卵表鳞毛空隙、主动清理鳞毛和移动表层卵粒3种行为策略实现对大部分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本研究建立了夜蛾黑卵蜂雌、雄蜂的鉴别方法,并明确了雌蜂应对夜蛾黑卵蜂卵表结构防御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永强 《广西植保》2000,13(1):22-24
捕鸟蛛属蛛形纲 ( Arachnida) ,蛛形目( Araneae) ,捕鸟蛛科 ( Theraphosidae)。现将其形态 ,生物学特性及蛛毒简介如下 :1 捕鸟蛛科的形态特征8眼集中为 1团。中窝横向。螯肢 (捕捉工具 )不具螯耙。无颚叶。下唇能活动。步足胫节及后跗节有 2~ 3行听毛 ,足末粘毛发达。后纺器末节较长。雄蛛触肢器末端不膨大 [1]。是蛛形目中个体较大的一类蜘蛛。2 种类与分布捕鸟蛛科蜘蛛国内已知在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有分布的报道。广西的捕鸟蛛种类 ,目前有虎纹捕鸟蛛 ( Selenocosmia huwena etal.,1993) 1种[2 ,3] 。其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  …  相似文献   

15.
<正>稻水象甲是水稻上重要检疫性害虫,其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可造成严重危害。形态特征成虫:身体灰褐色,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长2.6mm~4.4mm。头部黑色复眼1对,喙向下弯曲,触角膝状。前胸背板中间黑色斑纹延伸至鞘翅后部。卵:珍珠白色,圆筒形,两端略向一侧弯曲。幼虫:幼虫四龄,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部2~7节背部有成对钩状呼吸器。蛹:幼虫在茧中化蛹,茧土黄色,附于根部。  相似文献   

16.
乐承伟  黄新 《植物保护》1986,12(3):51-51
菲岛毛眼水蝇(Hyarallia pnilippinaFerino),是我省新出现的一种水稻害虫。1984年以来我们协同各乡镇农技站首次对此虫在我县为害水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形态:成虫 为体青灰色小蝇,长2.6毫米,头部铅灰色,复眼窝被黑色短毛,触角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对南美斑潜蝇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触角为具芒状,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鞭节上着生触角芒.触角感器有五种,分别为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所有的触角感器都分布在鞭节上.雌雄成虫在触角形态、感器种类与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中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有引诱作用的活性组分,选择了10种常见虫害诱导产生的水稻挥发物,测试了拟环纹豹蛛雌、雄成蛛对每种挥发物的嗅觉选择和触角电位反应。嗅觉选择结果表明,虫害诱导产生的水稻挥发物对拟环纹豹蛛雌成蛛的嗅觉选择无诱导作用,但能诱导拟环纹豹蛛雄成蛛的嗅觉选择,其中1μg/μL和1.5μg/μL水杨酸甲酯、0.25μg/μL(Z)-3-己烯-1-醇、0.5μg/μL 2-庚酮、0.25μg/μL和1μg/μL芳樟醇对雄成蛛的诱导作用显著;拟环纹豹蛛雄成蛛对1μg/μL水杨酸甲酯、0.25μg/μL(Z)-3-己烯-1-醇、0.5μg/μL 2-庚酮及0.25μg/μL芳樟醇的选择潜伏期两两间差异均不显著。触角电位分析表明,4种挥发物同样能诱导拟环纹豹蛛雌、雄成蛛触肢和第一对步足产生电位反应,水杨酸甲酯和(Z)-3-己烯-1-醇的效果最显著,2-庚酮和芳樟醇稍弱;只有2-庚酮在雌、雄成蛛间差异显著,其它挥发物在雌、雄成蛛间均差异不显著。表明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能诱导拟环纹豹蛛成蛛产生嗅觉选择和电位反应,不同挥发物可能代表不同的生态学信息,挥发物种类和浓度对雌、雄成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Dacus(Bactrocera)mayi Hardy的形式态特征材料的来源:一系列的标本采集于昆士兰东南部的土乌巴(Toowoomba)和亚来曼(Yarraman)。体中型;颜面斑卵园形;胸部暗赤褐色;中胸连续紧贴一对纵暗色带;侧后缝色条存在;中胸侧板条中等宽;肩胛和背侧板胛黄色;小盾片黄色;翅具一狭窄暗褐色前缘带和臀条;前缘室无色;亚前缘室外部有微刺;腹部基本为暗赤褐色,背板第Ⅲ节到第Ⅴ节中间有一条狭窄黑色纵带,背板第  相似文献   

20.
叉斑巨齿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武汉地区叉班巨齿蛛以成蛛和幼蛛越冬,一年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第一代平均75天左右,第二代49天左右,第三代45天左右,第四代66天左右。 雌蛛交配一次可终生产受精卵,雌蛛有护卵习性。单头产卵袋数最多11个以上;每个卵袋平均卵数为134粒,最多有277粒。单雌平均产卵量883粒,最多1,261粒,平均孵化率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