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 自全国多地的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18 份为4 号 生理小种,2 份为2 号生理小种。利用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6 种类型,其中4 号生理小种存在 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2 种类型。认为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 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和利川市对25个抗根肿病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进行了集中试验示范,其中大白菜品种19个、甘蓝品种3个、萝卜品种3个。结果表明:长阳根肿病菌的致病力较利川根肿病菌强,绝大多数参试大白菜品种不抗长阳根肿病菌但抗利川根肿病菌,仅京春CR2和京春CR3兼抗长阳根肿病菌和利川根肿病菌,综合经济性状表现优秀,京春CR2和京春CR3可以在长阳、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其他单抗利川根肿病菌的大白菜品种可在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萝卜品种雪单3号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在利川表现为抗病,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甘蓝品种2012070甘蓝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参试甘蓝品种均不抗利川根肿病菌。  相似文献   

3.
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对不同地区根肿病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Williams法的4个鉴别寄主(Jersey Queen、Badger Shipper、Laurentian 、Wilhelmsburger),对采自国内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的鉴定。结果表明:辽宁沈阳新民大民屯、辽宁沈阳西窑、辽宁大连水师营、辽宁丹东振安,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山东苍山小林村,云南江川,四川郫县,吉林乌拉街东窑村、吉林乌拉街旧街村、吉林梨树镇11个地区的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辽宁本溪桓仁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四川彭州地区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四川西昌地区的根肿病菌为10号生理小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根肿病菌为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云南省盈江县高山大白菜产区采集的根肿菌进行鉴定,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33、28、30,说明该根肿菌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法接种盈江根肿菌,对18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其中6个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对盈江根肿菌表现免疫;2个品种病情指数10,表现抗病,可以作为该病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抗性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翀  岳艳玲 《中国蔬菜》2013,1(8):91-94
采用Willimas 鉴别系统对采自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的2 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 个鉴别寄主均为阳性,说明这2 份菌样均为根肿病菌4 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置入法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8 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R-惠民、康根51 和泰能舒根对该生理小种均具有抗性,发病率分别为0、0 和4%,可利用其作为抗源转育抗病新材料。对CR-惠民和康根51 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这2 个品种的经济性状优良,可以作为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液接种法,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我国8 个省市14 个地点的18 份根肿病
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采自云南魏山、盘龙、玉溪,重庆武隆,湖北长阳,山东青岛,陕西
太白,四川郫县、彭州、什邡,上海嘉定,辽宁大连等地的16 份根肿病菌均为4 号生理小种;采自四川
甘孜的根肿病菌为7 号生理小种;采自云南通海的根肿病菌为2 号生理小种。说明目前我国的十字花科蔬
菜根肿病菌以4 号生理小种为主。  相似文献   

8.
刘一凡  王赛  常虹  高诗琪  赵颖  冀瑞琴  冯辉 《园艺学报》2017,44(12):2383-2390
芸薹根肿菌严重危害大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由于根肿菌通常以多个生理小种混生状态进行侵染,导致抗病品种的抗性不能持久。以沈阳地区根肿菌为材料,进行了单孢分离技术体系构建,结果表明采取冷冻盒接菌法对两日龄大白菜幼苗进行单孢接种,可将侵染率提高到47.86%;采用基质过渡培养可将大白菜植株成活率提高到67%。利用上述根肿菌单孢分离技术体系对沈阳地区根肿菌进行单孢分离和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根肿菌存在4号、8号、9号、11号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9.
将根肿菌单孢分离技术和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方法结合,对中国9个大白菜主要产区的根肿菌进行单孢分离及生理小种鉴定。共获得281个单孢菌株,通过Williams鉴定,这些单孢菌株分别属于该系统中除5号生理小种之外的15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大,共191个,占67.97%,9个地区的优势生理小种均为4号小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Williams 划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系统,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云
南省42 个样品和西藏地区13 个样品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从云南省样品中鉴定出9 个生理小种,
分别为1 号、2 号、4 号、6 号、7 号、10 号、11 号、12 号和13 号,从西藏自治区样品中鉴定出4 个生理
小种,分别为2 号、4 号、5 号和7 号,其中,生理小种4 号为这两个地区的优势小种,所占样品的比例
分别为61.9% 和53.8%。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要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土置入法,以来源于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国内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对Willianms鉴定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感病;22个参试品种中21个表现为抗病,1个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单孢分离的水琼脂法进行改进,确定了亚甲基蓝和琼脂糖的最佳浓度,将0.01%亚甲基蓝染色液与1.5%琼脂糖溶液按体积比1︰300混匀,制成亚甲基蓝琼脂糖凝层,在显微镜下可成功分离芸薹根肿菌单孢。大白菜单孢接种最佳苗龄为催芽24h,接种后暗培养24 h,再移栽至育苗钵,发病率最高。利用该方法分离获得中国11个省十字花科(大白菜、甘蓝、油菜)芸薹根肿菌单孢系菌株79株,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出P2、P3、P4、P5、P6、P7、P8、P9、P10、P12、P13和P14等12个不同的生理小种类型,其中P4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49.37%。明确了中国11个省份根肿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为十字花科蔬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采用辣椒疮痂病菌鉴别寄主谱,于2011-2013年对鄂西高山辣椒种植区疮痂病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鉴定。采集到的32份辣椒疮痂病菌菌株为生理小种P0和P2,其中生理小种P0为优势小种。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可以根据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合理选用抗源基因,培育抗疮痂病辣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琴萌CR1239 为秋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 育期约85 d(天),中晚熟,单球质量3.5~ 4.0 kg,每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一致 性高,抗青岛当地根肿病菌4 号生理小种,田 间对霜霉病、病毒病抗性较强,风味品质好, 适合包装运输。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快速、稳定的大白菜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探究大白菜商品种对不同来源根肿病菌的抗性表现,本试验以大白菜根肿病高感品种菊心为试材,以北京顺义根肿病菌为接种菌源,比较优化了注射接种法和浸根接种法的接种条件;采用优化后的浸根接种法,以河南南阳、北京顺义、重庆武隆根肿病菌为菌源,对15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注射接种法,2 mL以上注射量相对于1 mL注射量接种效果显著;采用浸根接种法,根系浸泡5 min以上时,接种效果最佳。不同大白菜品种对三地菌源的抗性表现不一致,其中CR惠民、CR利民和德高CR117对三地根肿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抗性,CR高冷地、CR根宝、CR金佰利、德高CR1138、根王、万清克肿皇表现出垂直抗性。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新疆南、北疆不同地区的10 份白粉病菌样本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
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初步确定新疆地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两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 和生理小种5,北疆地区优势小种是生理小种1,
南疆两个地区的生理小种为生理小种5。  相似文献   

17.
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发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甘蓝的生产。由于根肿菌生理小种比较复杂,因此广谱抗根肿病甘蓝材料较少。本试验以湖北长阳、重庆武隆、四川广元的根肿菌为病原菌菌源,采用孢子注射法进行接种,对抗根肿病Ogura CMS甘蓝材料GY306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GY306对3个地区根肿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分别为免疫(DI=0)、抗病(DI=6.25)和免疫(DI=0)。同时,利用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对GY306进行育性恢复,通过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获得了3份抗根肿病甘蓝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甘肃甜瓜主产区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来自甘肃甜瓜主产区的10份甜瓜白粉病菌样本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甘肃甜瓜主产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的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2France,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1。另外,在靖远县鉴定出生理小种7,为国内初次报道的小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瓜类蔬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在春秋两季,对北京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设施内的西瓜、甜瓜、南瓜、黄瓜和西葫芦上采集的共12个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一系列甜瓜白粉病菌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北京地区瓜类蔬菜白粉病由Sphaerothecafuliginea所致,且存在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2France,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2France。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籽用美洲南瓜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采用国际通用的13 个甜瓜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鉴别标准体系,对不同地区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鉴定。对20 份籽用美洲南瓜种质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并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对籽用美洲南瓜六世代群体进行抗性统计分析,开展白粉病抗性遗传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籽用美洲南瓜白粉病病菌具有成串的椭圆形分生孢子,具有纤维状体。系统发育树鉴定结果表明该白粉病菌ITS 序列与GenBank 中已公布的瓜类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序列聚在一个分枝,确定内蒙古地区白粉病菌为单囊壳白粉菌P. xanthii。初步确定内蒙古地区籽用美洲南瓜白粉病存在4 个生理小种,分别为小种4、小种2F 和小种1,还有1 个未知的小种。种质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 份籽用美洲南瓜种质中有7 份抗病种质,4 份中抗种质,1 份高抗种质。内蒙古地区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基因由1 对主效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