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重庆辣椒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思瑶  童艳  黄娅  罗信福  青玲 《园艺学报》2015,42(2):263-270
利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重庆地区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和优势病毒分析。利用5种常见蔬菜病毒的血清对采自重庆8个区县的152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共有118份辣椒样品检测呈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高达57.89%;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的总检出率最低,为22.52%;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6%、36.18%和24.34%。在118份阳性样品中,有66.10%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其中33.33%的样品受到CMV和TuMV复合侵染,有26.27%的样品受3种病毒复合侵染。设计5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选取16份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确实是5种病毒的相应序列,且RT-PCR与ELISA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检测结果表明CMV是重庆地区辣椒上的优势病毒种类,且该地区辣椒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本文首次报道了ToMV和TuMV侵染辣椒。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4.
杭州地区辣椒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等茄科蔬菜病毒病发生普遍,一种作物往往遭受数十种植物病毒的侵染,是典型的病毒库。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密度的不断提高,反季节栽培和设施栽培的不断扩大,蔬菜病毒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在番茄、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上发生外,辣椒也有  相似文献   

5.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及主要毒原种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林青  杨琦风 《西南园艺》2000,28(1):20-21
辣椒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至今已发现有 38种病毒能侵染辣椒。 70年后 ,我国辣 (甜 )椒病毒病害逐年加重 ,导致减产 30 %~ 50 % ,成为辣椒生产的一大障碍。重庆市郊常年种植辣椒 70 0余hm2 ,由于病毒病的为害使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正确诊断病害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辣椒病毒病发生情况及主要毒原种类作了初步探索。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症状及田间发生情况   1996~ 1998年 ,在重庆市近郊巴南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及本所试验地等不同生态区的辣椒产地设 9个观测点 ,每 7~ 10天调查 1次 …  相似文献   

6.
陕西线辣椒病毒病病原检测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 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 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北京地区南瓜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2016~2017年在北京周边采集疑似感染病毒的南瓜病样84份,并根据南瓜上的6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79份南瓜病样检测显示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38%;其次是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4.01%、14.29%,其他病毒暂未检出。此外,16.67%的样品受2种病毒复合侵染,CMV和ZYMV复合侵染占7.14%,ZYMV和WMV复合侵染占9.52%。北京地区南瓜上优势病毒种类为CMV,且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庆市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不清,株系分化尚不明确的情况,在1996~2000年对辣椒病毒病进行了研究,基本摸清了辣椒病毒病的消长规律,明确了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为CMV和TMV,单独检出率分别为32.3%与7.5%,二者复合侵染检出率46.7%。株系确认分别为TMV-POM、CMV-POM、CMV-PMM。  相似文献   

10.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诱发辣椒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给辣椒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越夏和秋延迟栽培更应尽早做好辣椒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在辣椒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索利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病毒在辣椒组织中进行定位。利用改进的CTAB法从辣椒叶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PMMoV的特异片段,并经克隆测序,证明其为PMMoV的特异片段。利用PCR技术,制备出了地高辛标记的特异cDNA探针。对原位RT-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经过切片制备(切片厚度7 μm、应用Superfrost plus正电荷防脱载玻片)、预处理(1 mg ? L-1蛋白酶K消化5 min)、RT-PCR(37 ℃反转录2.5 h、PCR退火温度为58 ℃)、杂交检测,建立了应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检测PMMoV在辣椒组织中分布的方法。原位RT-PCR结果显示,叶片组织中PMMoV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其次是海绵组织,表皮组织中也有少量阳性信号。此外,叶柄中可见少量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表皮组织。  相似文献   

12.
河南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4年在河南省郑州、济源、新郑、中牟、扶沟等地发现大量保护地番茄植株的叶脉间出现褪绿症状,疑似由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侵染引起。以这5个地区的番茄病叶为样本提取总RNA,利用ToCV HSP70h(Heat shock protein 70 homolog,热激蛋白70家族)基因的特异引物对样本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约460bp大小的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国际上报道的ToCV HSP70h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表明ToCV是为害河南省番茄产区造成褪绿症状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辣椒TMV和CMV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 1999年在重庆市郊辣椒产区采集病毒病标样 16 2个 ,采用生物学鉴定、血清学鉴定及稳定性试验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重庆市辣椒病毒病主要由CMV和TMV复合侵染所致 ,其检出率分别为 79.0 %和 5 4.2 %。TMV单独为害检出率较低 (7.5 % ) ,CMV单独侵染的频率较高 (32 .3 % )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RT-PCR法,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2份病样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总检出率为66.7%,没有检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设计3对TMV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扩增,其中引物TMV1扩增出相似片段目的条带,经BLASTN比对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7%。针对To MMV设计3对引物进行扩增,均扩增出单一且与预期大小相同的目标条带,经测序后与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8%以上,证明发生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为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5.
吴玉广 《中国果菜》2020,(5):121-123,13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越来越活跃.辣椒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国内需求增长,人们对于品质较好、绿色健康辣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实现辣椒增产,有效防止出现病虫害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辣椒所需的生长环境,从选地和选种、科学播种和育苗、施肥、整枝、采收等方面分析了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并...  相似文献   

16.
1993~1994年在秦岭山区岚皋县6个试验点就魔芋催芽、播种材料及施肥种类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3~20℃下催芽15天较未催芽者可提高产量5.9%~22.2%;播种材料以球茎种微优于主芽块种,主芽块种微优于分株种;与传统施肥量(1500kg/667m2农家肥)相比,株施2.0kg农家肥+0.2kg磷肥和株施1.0kg魔芋专用肥具有同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2.0%~64.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我国辣椒病毒病的种类和发展趋势,2018 年和2019 年在我国16 个省(市、自治区)辣椒主产区采集具有病毒病疑似症状的样品105 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反应(DAS-ELISA)对12 种辣椒主要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70 份样品为病毒病感染样品,病毒检出率为66.67%。检出病毒种类共10 种,其中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检出率最高,为24.76%,其次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和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检出率分别为19.05%、12.38%、12.38% 和10.48%。我国辣椒主产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发生较为普遍,病毒复合侵染率为40%,其中以2 种病毒复合侵染比例最高,为28.57%。通过对两年辣椒病毒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12 种病毒中有7 种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总体而言,PMMoV 和CMV 为近两年危害我国辣椒生产较为严重的病毒病;此外,PMMoV、BBWV-1,2、TEV、TSWV 具有流行风险,需要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8.
黄瓜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复制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CMV质粒作为RT-PCR反应的阳性对照,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对2002-2003年采集的98份黄瓜病毒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767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结果表明98份材料中96.94%检测到CMV.  相似文献   

19.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自19 世纪发现以来,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对多种作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以辣椒为例,从TSWV 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检测、传播方式、防治方法、抗TSWV 育种及展望等6 个方面对国内外辣椒TSWV 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结果树上的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最终获得7株茎尖嫁接苗。对所获得的茎尖嫁接苗,应用指示植物腊斯克枳橙、墨西哥来檬和伊特洛格香橼亚利桑那861-S-1分别鉴定柑橘碎叶病、衰退病和裂皮病,用PCR检测技术鉴定柑桔黄龙病。结果表明: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用作繁殖无病毒苗木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