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序列分析,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和田间试验研究甲壳胺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和林栖腐霉(Pythium sylvaticum)。甲壳胺对3种腐霉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422.711 2、401.699 5、446.910 7μg·m L~(-1)。显微观察显示,甲壳胺处理后的腐霉菌丝膨大、扭曲,分枝增多,菌丝内部出现空泡化。活体组织法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抑制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预防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2.
从受侵泽的平菇子实体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分离、培养、鉴定为腐霉。本文详细描述了腐霉对平菇侵染症状、发生规律、传统条件和防控措施,为平菇常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17,1(7):89-90
由一种腐霉(Pythium sp.)引起的腐烂病在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早有发现,生产上可以按照腐霉来防治。关于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病菌的种名,以及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引起温室栽培的新几内亚凤仙花(Impatiens hawkeri)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采集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ITS、COXⅡ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旋柄疫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柯赫氏法则验证表明,旋柄疫腐霉对新几内亚凤仙花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菌还可侵染凤仙花(I.balsamina)、四季海棠(Begonia cucullata)、丽格海棠(B. elatior)、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微型月季(Rosa hybrida)、玫瑰(R.rugosa)、倒挂金钟(Fuchsiahybrida)、玉树(Crassulaarborescens)和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等9种园艺植物。培养特性表明,该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7~32℃,最佳培养pH为6~7。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10种商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98%噁霉灵可溶性粉剂、40%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和80%代森锰锌可...  相似文献   

5.
目前叶类蔬菜生产中芹菜由于连年的轮作,导致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尤其芹菜根腐类病害成为危害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严重年度常导致芹菜绝产,影响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芹菜根腐类病害病原菌种类多,侵染芹菜后均可导致其茎基部变褐腐烂,植株枯萎,引起芹菜根腐。通过近3 a(年)对芹菜根腐病株的病原菌鉴定,主要是侧雄腐霉菌(Pythium paroecandrum)引起芹菜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腐霉根腐病,该病害1982 年在美国纽约首次报道,1990 年在我国宁夏也发现为害;另外还有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 carotovorum)引起的芹菜细菌性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软腐病,该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在1995 年于南京市郊首次发现该病害,目前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另外一种芹菜根腐症状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引起的,称之为芹菜菌核病,该病原菌可引起芹菜苗期及成株期死亡。2012~2013年在北京地区调查时发现腐霉根腐病、软腐病、菌核病在通州果村发生严重,发病地块有20%~30%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宝珠梨疫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珠梨疫腐病是在云南省会泽县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菌为恶疫霉犤Phytophthoracactorum(LebertetCohn)Schrot犦。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病害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来源及防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疫病是蔬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各生育期皆可受害,一般造成蔬菜减产20%~30%,发生严重时损失超过50%[1].生姜上的茎基腐病,俗称"烂脖子病",病原菌为疫霉群结腐霉,可通过姜种、土壤、农具、浇水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有腥臭味,可导致根腐死棵,严重影响生产.2021年生姜块茎上发生了以前少见的由疫霉属病...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从自然发病果实中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菌株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鉴定明确病原菌,并针对病原菌采用6种不同杀菌剂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有效菌株中GC-1和GC-2可引发蒂腐病,将有效菌株的序列结果与NCBI进行核酸Blast比对,GC-1和GC-2分别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同源性达99%和100%,结合GC-1和GC-2病原菌形态特征分析,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和粉红螺旋聚孢霉。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木贼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8.200 7 mg/L;其次是异菌脲、咪鲜胺、多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EC50值分别为19.643 1、23.245 4、37.750 5、70.253 3和139.217 9 mg/L。多菌灵对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7.854 0 mg/L;其次是咪鲜胺、苯醚...  相似文献   

9.
古月 《花木盆景》2008,(5):30-32
案例一:兰花类疫病 即黑腐病,是兰花毁灭性病害,在兰花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染病,叶、花、茎、根均有可能被害,国兰、洋兰同样发病,开始发现叶基部有点变黄,几天后叶基部就变成了咖啡色,用手一碰就断,且叶片基部已干透发焦,病叶基本上都是上部为青色,基部呈咖啡色。病原菌为恶疫霉和终极腐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6~8月),或在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一种腐霉(Pythium sp.)引起的腐烂病在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早有发现,生产上可以按照腐霉来防治。关于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病菌的种名,以及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层深度及磷水平对番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东农708为试验材料,取距地表0~15cm,15~30cm,30~45cm的土壤为栽培土壤,各层土壤以施N、P、K肥为供磷处理,以施N、K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土层深度及供磷水平对番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受施磷水平和土层深度共同影响,同一土层中供磷条件下的番茄株高、地上部干、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相同施磷水平下,0~15cm土层的番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高于15~30cm和30~45cm土层。番茄植株地下部干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0~1.5mm直径范围内总根长受施磷水平影响较大,受土层深度影响不明显。综上,不同土层深度及磷水平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均有影响,且表层土壤施磷更利于番茄生物量的积累;根系形态受施磷水平影响较大,受土层深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甘蓝白化种荚材料alb1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白化种荚细胞形态发育异常,细胞壁畸形、细胞界限不明显。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绿荚∶白荚的分离比为3∶1,白荚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白化种荚突变体alb1及绿荚芥蓝TO1000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获得4 53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569个基因上调表达,1 961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基因主要涉及核糖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脂肪酸链伸长等生物学过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对细胞形态建成尤为重要,可能是引起细胞发育畸形,出现白化种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上海浦东扁豆主产区暴发了一种病害类似于其他作物上发生的菌核病。通过对分离纯化的病原菌进行形 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了该致病菌就是核盘菌属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该菌可以感染扁豆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都能感染发病,并且能观察到菌核的形成。研究发现扁豆核盘 菌室内分离培养的最佳碳源是果糖,温度22 ℃,pH 为5,适当的逆境生长条件有利于菌核的形成。扁豆、大豆、普通白菜 来源的核盘菌在ITS rDNA 序列上存在差异。将3 种不同来源的核盘菌相比较,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融合群,对不同寄主存 在致病能力上的差异,但都能致病。  相似文献   

14.
一种快速提取南瓜大群体基因组D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型鉴定是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功能遗传分析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此项技术的应用正日渐频繁,因而迫切需要一种高通量筛选的方法。本试验以南瓜中筛选到的互补型SSR引物为验证手段,在种子阶段比较了钻孔法和萌芽法采用碱煮法提取DNA的效果,并且在成熟植株阶段验证了各组织部位采用碱煮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萌芽的南瓜种子根尖以碱煮法提取DNA是可用于种子纯度测定的快速方法;成熟植株各部位采用碱煮法提取DNA均可用于植株基因型筛选。  相似文献   

15.
以京研快菜为试材,设置遮阳网、遮阳网+ 外侧喷雾、遮阳网+ 内侧喷雾3 种降温处理,研究不同降温方式对日光温室环境指标的影响,以及对越夏快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天气,3 种降温方式均能降低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其中遮阳网+ 内侧喷雾处理的降温效果最好;3 种降温处理均能提高快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遮阳网+ 内侧喷雾处理的快菜株高和叶片数显著高于仅遮阳网处理及对照,增设喷雾处理的快菜单株质量显著高于仅遮阳网处理且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6.
青葫1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452-086为母本,以0921-03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矮蔓生,第1雌花节位为第5~6节,瓜条顺直,长棒形,平均纵径28.75cm,横径7.27cm,皮色墨绿,单瓜质量670g左右,连续结瓜能力强,成瓜率高,商品性好。每667m~2平均产量达4100kg以上,高产田每667m~2产量可达5300kg以上。西宁地区播种到采收50d(天)左右,采收期比对照早青一代早10d(天)左右,全生育期120d(天)左右。田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青一代。适宜在青海省各地温室周年栽培,及海拔2900m以下地区露地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7.
龙番1 号是以自交系TMX2511-2 为母本,以自交系TMX2535-4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TYLCV 番茄一代杂种。无 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8~9 节;果实红色,扁圆形,纵径6.5~7.0 cm,横径8.0~8.5 cm,单果质量 220 g 左右,果实硬度中等,幼果无绿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番茄红素含量0.035 mg · g-1,VC 含量0.167 mg · g-1, 一般每667 m2 产量8 500 kg 左右,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抗叶霉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根结线虫, 适宜山西省吕梁、忻州、晋中、长治、大同等地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农1305是采用夏季保护地田间高温胁迫鉴定和分子标记方法选育的,以自交系TB123为母本、以N-1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病耐热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强。在夏季保护地中能正常生长发育,植株茎秆粗壮,不易徒长,田间长势整齐一致,叶色较深,叶片肥厚,始花节位为第8片叶左右,花穗间隔3片叶,高温逆境下坐果能力强。果实粉红色,圆形,单果质量250 g左右。果面光滑,果硬,耐贮运,花蒂小,畸裂果率低,果色艳丽,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5 700kg左右。含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Ty-3a基因和抗灰叶斑病的Sm基因,综合抗性强。适于我国北方各地晚春及夏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金盛219为早春大白菜一代杂种,由自交不亲和系HS99-11与HS6289配制而成。定植后55~60 d(天)收获,植株长势强,株高43 cm,叶球合抱、紧实,炮弹形,叶球高30 cm,横径18 cm,叶球内主薹长3.1 cm,叶色深绿,外叶7~9片,叶柄白色,心叶嫩黄。单球净质量2.8 kg,净菜率68.4%,每667 m~2产量7 000 kg左右。叶帮薄,粗纤维少,口感好、品质优。抗TuMV,中抗霜霉病,适合山东省及相近气候条件地区保护地早春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盛秋2 号是以自交系2431 和自交系12-9 杂交配制而成的露地专用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中早熟,植株长势较强,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顺直,瓜长20 cm 左右,皮色浅绿,白刺稀少,果肉浅绿色,清香味浓,商品性好。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褐斑病。露地栽培每667 m2 产量2 000 kg 左右,适宜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