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株澳洲指橘(Microcitrus papuana Swingle,2n=2x=18)与粗柠檬(Citrus jambhiri Osbeck,2n=2x=18)属间体细胞杂种进行倍性分析,以已知倍性的二倍体粗柠檬植株的峰对应荧光值(FL)50作为对照,5棵再生植株的FL值分别为51、51、47、52、48,表明这些体细胞杂种植株均为二倍体。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HR(HighResolution)试剂盒中的核提取液HR-A和染色液HR-B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是5min和2min。体细胞杂种于2002年3月首次开花,对其花粉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活力为50%~90%。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柑橘体细胞杂种的核质遗传组成,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简单序列重复(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以及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对此前通过对称融合获得的2株种间体细胞杂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丹西红橘+红江橙种间组合中,分析的2株植株中1株为二倍体非对称体细胞杂种,其核DNA具有双亲的部分DNA,并有重组发生,胞质DNA则来源于红江橙(叶肉亲本);而另1株则是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其核DNA来源于双亲,并有重组发生,胞质DNA则来源于红江橙。  相似文献   

3.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及其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秀新 Gros.  JW 《果树科学》1996,13(3):141-144
对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5个已开花的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观察表明,它们的花粉染色活力在0-90.18%之间,其中4个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介于双亲之间,偏向亲值亲本,种间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产生7.18% ̄18.59%的小花粉,这类花粉只有正常花粉粒的1/3左右大小、内空,脐橙与结桔的体细胞杂种不产生花粉,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橙的体细胞杂种花粉育性稳定,年份间无显著差异,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的体细胞杂种无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作物体细胞杂种鉴定的遗传标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赵云云 《北方园艺》2007,(12):55-59
着重介绍了4类遗传标记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简要概述了其在作物体细胞杂种鉴定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对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5个已开花的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观察表明,它们的花粉染色活力在0-90.18%之间。其中4个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介于双亲之间,偏向高值亲本;种间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产生7.18%-18.59%的小花粉,这类花粉只有正常花粉粒的1/3左右大小、内空。脐橙与红桔的体细胞杂种不产生花粉。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橙的体细胞杂种花粉育性稳定,年份间无显著差异;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的体细胞杂种无性繁殖后代之间,花粉育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为倍性杂交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W.默科特橘橙(MCK)为母本,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诺瓦橘柚+埃及糖橙(NS)和埃及糖橙+丹西红橘(SD)为父本倍性杂交获得的2个三倍体有性群体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及糖酸组分含量。【结果】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TSS含量遗传偏向低糖亲本,TA含量遗传趋向高酸亲本,但偶有高糖低酸单株存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是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的主要糖组分,且以积累蔗糖为主,各糖组分含量均趋近正态分布,总糖含量低于双亲的单株较多,平均低低亲比率(ratio of lower than low parent,LL)为70.56%。柠檬酸和苹果酸是三倍体后代果实的主要酸组分,且以积累柠檬酸为主;柠檬酸含量呈偏态分布,果实总酸含量高于双亲的单株较多,平均超高亲比率(ratio of higher than high parent,HH)为76.00%。【结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是由...  相似文献   

7.
柑橘体细胞杂种超低温保存后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子成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4,31(2):215-216
 对9年生印度酸橘(Citrus reticaulata)和飞龙枳(Poncirus trifoliata)的体细胞杂种的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用改良的玻璃化法对再生植株茎尖进行超低温保存后获得92%的再生率。这是柑橘体细胞杂种茎尖超低温保存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8.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叶形态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伊华林  荣融 《果树学报》2006,23(2):169-172
对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叶形态遗传变异研究表明,有性后代群体叶长、叶宽、叶面积平均值低于双亲,叶厚与双亲接近,而气孔长、宽与密度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不同有性后代植株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及气孔长、宽与密度变化范围与杂交双亲对应的参数呈交叉现象,二倍体与三倍体群体间没有明显分组。有性后代除叶厚变异范围较小外,其它参数变异范围都较大。经次数资料的适合性测验即χ2测验,叶形、叶尖缺刻的有无及翼叶形状分离符合1∶1的分离规律,二倍体组群与三倍体组群的叶长差异极显著、叶宽差异显著、叶厚没有差异,气孔长与密度差异极显著,而气孔宽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体细胞杂种后代为三亲来源,采用酸解压片法对柑橘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粗柠檬(C.jambhiri Luss)]与单胚二倍体植株宜本杂4号[华农本地早橘(C.reticulata Blanco)×宜昌橙(C.ichangensis Swingle)]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减数分裂观察,以明晰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有性后代二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行为与二亲杂种后代相似;三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现象较二亲杂种后代复杂,中期Ⅰ出现56.9%的不配对染色体以及各种多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观察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单体,变幅为1~3个,平均比例分别为51.2%和38.68%;后期Ⅰ和后期Ⅱ观察到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含微核等。同时对后代植株花蕾直径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贵州惠水栽培的3个柠檬品种(尤力克柠檬、四季柠檬、阿特摩柠檬)和2个地方特色宽皮柑桔品种(牛肉红朱桔和朱红桔)成熟果实(取果肉)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共检测到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鼠李糖、木糖醇、半乳糖苷、吡喃葡萄糖苷、麦芽糖和核糖等10种可溶性糖,以及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草酸、棕榈酸、酒石酸、硬脂酸、2-酮戊二酸、甘油酸和D-葡萄糖酸等10种有机酸。柠檬和宽皮柑桔果肉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分类似,差异主要在含量上,宽皮柑桔可溶性糖含量远高于柠檬,柠檬有机酸含量远高于宽皮柑桔。果肉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这3种主要可溶性糖在宽皮柑桔中的平均含量(以干重计)为467.35、234.34和170.16 mg/g,均明显高于柠檬,分别是柠檬的4.51、2.18和1.68倍。柠檬酸是柑桔果肉中最主要的有机酸,柠檬果肉中柠檬酸平均含量为399.78 mg/g,是宽皮柑桔的12.18倍。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反映了柑桔品种的种质特征,与果实风味和口感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电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柑橘属间四倍体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电融合方法诱导澳洲指橘(Microcitrus papuana Swingle) 悬浮系原生质体与柑(Citrusreticulata Blanco) 叶肉原生质体融合, 得到了再生植株。染色体检查表明再生植株为四倍体( 2n= 4x= 36) , 6 个10-mer 碱基随机引物PCR 扩增结果表明, 尽管再生植株带型表现多样, 但仍然可以证明为体细胞杂种。对再生植株田间生长异常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二倍体锦橙+种间四倍体体细胞杂种HR (哈姆林甜橙+ 粗柠檬) 的种间六倍体体细胞杂种植株移入温室7年后(即2004年) , 有1株六倍体首次开花, 花粉染色活力40.8% , 花粉萌发率3.7%;2006年该植株再次开花, 花粉染色活力为20.3%。由于自然界中没有柑橘六倍体, 本研究是人工的方法创造出可育的柑橘六倍体体细胞杂种植株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13.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甘霖  孙中海 《园艺学报》1995,22(3):209-214
以4个柑桔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飞龙炽(CitrussinensisOsb.cv.Hamlin+PoncirustrifoliataRaf.cv.FlyingDragon)、哈姆林甜橙+粗柠檬(C.sinensisOsb.cv.Hamlin+C.jamhiriL.)、伏今夏橙+宁波金柑(C.sinensis,Osb.cv.Valencia十FortunellacrassifoliaSwinglecv.Meiwa)、伏令夏橙+宜昌橙(C.sinensisOsb.cv.Valencia+C.ichangensisSwingle)及其融合亲本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耐热性和抗脚腐病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从叶片膜脂脂肪酸成分分析了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哈姆林甜橙+飞龙枳杂种表现抗脚腐病、抗寒(-14℃)、耐热(52℃)、矮化、半落叶、扦插易生根,是极有希望的新砧木类型;伏令夏橙+宜昌橙杂种表现抗寒(-12℃);哈姆林甜橙+粗柠檬杂种表现耐热(53℃)。4个体细胞杂种的抗性较之抗性弱的亲本一方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桃品种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进行检测,解析各桃品种糖、酸、甜味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风味特点。结果表明:5个桃品种果实中均含有蔗糖(甜味)、葡萄糖(甜味)、果糖(甜味)、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莽草酸,同一品种中不同物质占比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糖,属于蔗糖积累型;甜味强弱依次为蔗糖甜味>果糖甜味>葡萄糖甜味,蔗糖甜味极显著强于其他2种甜味,属于蔗糖甜味型;不同品种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大久保和京玉属于苹果酸优势型,早凤王和中油8号属于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优势型,红珊瑚属于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糖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大久保>中油8号>京玉>早凤王,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中油8号>大久保>京玉>早凤王,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中油8号蔗糖、果糖、可溶性糖、柠檬酸、奎尼酸和有机酸含量最高,甜味最强;京玉葡萄糖、苹果酸含量最高;早凤王草酸和莽草酸含量最高;红珊瑚糖(甜)酸比值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NAA对葡萄果实中糖酸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于果实始熟期分别利用50、100和200 mg ? L-1的NAA喷施果实。结果表明:NAA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可溶性总糖的积累,阻碍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及总酸的降解,且以200 mg ? L-1处理最为显著,但处理并未改变果实中的糖酸组分。NAA处理还可显著抑制可溶性糖代谢关键基因SS和SPS的表达,但对NI表现为前、中期抑制,后期促进,对FRK表现为前、中期促进,后期抑制。对于有机酸代谢相关基因而言,NAA处理显著促进MDH和PEPC的表达,抑制ME基因的表达,但对IDH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推断,外源NAA处理抑制果实成熟的原因可能在于其改变了部分糖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阻碍了可溶性糖的积累和有机酸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17.
柑桔RAPD技术体系建立与体细胞杂种鉴定   总被引:51,自引:6,他引:51  
史永忠 《园艺学报》1998,25(2):105-110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起柑桔RAPD分析技术体系,并成功地应用于体细胞杂种鉴定。柑桔RAPD以Mg2+为1.5mmol/L、〔dNTPs〕为100μmol/L时扩增稳定,效果良好。用16个引物扩增〔哈姆林甜橙(+)粗柠檬〕融合植株,体细胞杂种表现为双亲谱带之和。结合染色体计数,可将〔Page桔柚(+)粗柠檬〕融合再生的体细胞杂种(异源四倍体)、叶肉亲本类型及同源融合植株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柑橘果实丰富多彩,广受大众喜爱,外观色泽作为消费者选择看重的果实品质之一,其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类胡萝卜素是柑橘果实呈色的主要贡献者,成为近年来柑橘果实色素研究的重点。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不同的色素单体呈现黄到橙红甚至紫红多种颜色,其丰富多样的组成给与柑橘果实丰富的颜色表现。笔者概述了柑橘果实呈色色素的主要来源、内外部及其他影响因素、3条合成途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和含氧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并介绍了类胡萝卜素对植物体和人体的生理活性功能,但目前对类胡萝卜素的分解过程以及分解产物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不套袋‘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Korla Xiangli’)果实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套紫色塑料膜袋和单层白色纸袋(NK-15 小林袋)对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和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实套紫色塑料膜袋后糖组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套单层白色纸袋后蔗糖和山梨醇含量显著减少(P < 0.05),而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不显著;(2)果实套紫色塑料膜袋后苹果酸含量显著减少(P <0.05),套单层白色纸袋后柠檬酸含量显著升高(P < 0.05),而莽草酸、草酸和奎尼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变化;(3)不同处理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套袋果实香气物质总含量低于对照,种类有所减少,特别是“果香型”的酯类化合物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认为,套袋不利于果实整体风味的形成,但紫色塑料膜袋对果实风味物质的负面影响比单层白色纸袋小,结合成本、工效等因素考虑,建议在香梨套袋栽培中优先选择紫色塑料膜袋。  相似文献   

20.
吴巨勋  肖慧玲  王小花  伊华林 《园艺学报》2014,41(10):1993-2000
‘早红’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 C. unshiu Marc.]是来自‘罗伯逊’脐橙[C. sinensis (L.)Osbeck]和‘国庆1号’温州蜜柑(C. unshiu Marc.)的嫁接嵌合体。采用SSR和Cp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早红’脐橙的叶片、汁胞、囊瓣壁和白皮层的细胞来源,采用气相色谱(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测定了‘早红’脐橙及其两个嫁接亲本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早红’脐橙汁胞和囊瓣壁中均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果肉中的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两个亲本,果皮中的香气物质与‘罗伯逊’脐橙果皮基本一致,但是果肉中的香气物质与两个亲本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