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2.
以桃品种春雪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1 000、1 500 mg/L)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单果重、果肉起始硬度、果肉平均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核果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果皮硬度、果皮脆性均高于对照,果皮破裂距离均低于对照;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改善了果实风味;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果实中农药残留量分别为0.29、0.64mg/kg,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处理低于限量标准(MRL≤0.5 mg/kg)。综合来看,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mg/L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以阿月浑子与黄连木的杂种果实和杂种幼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胚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胚龄、培养基类型和6-BA浓度等对杂种胚培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种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果实鲜质量生长呈双“S”型曲线变化。(2)杂种胚的发育始于授粉后80 d,80 ~ 100 d是杂种胚败育的关键时期。(3)授粉后80 d的杂种幼胚难以成苗,授粉后100和120 d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分别为37.04%和83.33%。(4)适宜杂种胚培苗增殖的培养基为:DKW + 2.0 mg · L-1 6-BA + 0.05 g · L-1 IBA + 0.3 g · L-1 LH + 1.5 g · L-1 PVP,增殖系数为3.47,苗高为3.32 cm。(5)适宜杂种胚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WPM + 2.0 mg · L-1 IBA + 0.05 mg · L-1 NAA,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4.
 以建立月季高频再生体系为目标,以‘月月红’月季叶片为外植体,探索了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 · L-12,4-D + 0.5mg · L-1 TDZ的胚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12周后转入胚成熟培养基,置于红光(光强约为7.2 µmol · m-2 · s-1)条件下培养,能产生较多具肥厚子叶且有高频再生潜力的体细胞胚。暗培养条件下主要产生无子叶的芽状胚。 胚性愈伤组织在含  相似文献   

5.
叶面施硒对甜柿果实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阳丰’、‘兴津20’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别用0、50、100、150、200 mg · L-1 浓 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硒和重金属镉、铅、汞在甜柿机体内的积累情况以及硒对果实品质的 影响,探明硒对镉、铅和汞的互作效应,以期为叶面施硒改善甜柿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 明:硒处理浓度以150 mg · L-1 为最佳;甜柿叶片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 ~ 150 mg · L-1 范围内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大,叶片和果实中的镉、铅、汞含量下降,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 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施硒浓度达到200 mg · L-1,叶片和果实中重金属含量 上升,果实品质下降;叶面喷硒可明显抑制3 种甜柿品种中镉、铅、汞的含量,并且对‘兴津20’的镉、 汞含量的抑制幅度最大,对‘次郎’中的铅含量抑制幅度最大。‘兴津20’综合表现优于‘次郎’和‘阳 丰’。  相似文献   

6.
乌榄新品种‘桂榄 1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榄1 号’是从广西乌榄实生群体种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2.8 g,可食率65.5%,果核出仁率11.3%,果实蛋白质含量2.7%,脂肪含量3.5%,钙含量3 215 mg · kg-1,镁含量748 mg · kg-1,维生素C 含量200 mg · kg-1,铁含量73.3 mg · kg-1。在广西崇左市8 月中旬为果实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桃果皮提前着色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早白花’桃果实着色前,用300、100和50 mg · L-1的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溶液涂布果实。结果表明:ALA处理可促进果皮提前着色,促使果实提前成熟,且以300 mg · L-1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早约5 d。ALA处理还显著促进了UFGT、DFR、LDOX和CHS的提前表达,并且基因表达水平与花色素苷的积累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据此推测ALA可能参与了桃果实成熟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的调控,对果皮花色素苷提前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香瓜茄为材料,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于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沼液肥,研究沼液肥施用浓度及其与土壤追肥配合对香瓜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00倍沼液肥处理的叶片总氮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5.7 g·kg-1和1.129 mg·g-1,显著高于稀释400倍沼液肥的处理和对照,沼液肥配合土壤追肥时叶片总氮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只喷施沼液肥的。香瓜茄果实膨大期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沼液肥后叶片平均Pn(10.2μmol·m-2·s-1)显著高于对照(7.88μmol·m-2·s-1),沼液肥配合土壤追肥的Pn(10.30μmol·m-2·s-1)显著高于单喷沼液肥处理(8.94μmol·m-2·s-1)。叶面喷施中,高浓度沼液肥能显著提高香瓜茄果实产量和品质,两个土壤施肥处理平均单果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6.8%和22.2%,小区产量提高18.9%和30.4%,果肉硬度提高13.9%和2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6.9%和15.3%,喷施沼液肥结合土壤追肥处理的效果优于单喷沼液肥。香瓜茄果实生育期配合土壤追肥的沼液适宜喷施浓度为浓缩沼液稀释100倍。  相似文献   

9.
陈泽雄  胡凯  刘奕清 《园艺学报》2013,40(12):2520-2526
 以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腋芽为材料,建立了一套适合工厂化 生产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腋芽诱导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2 mg · L-1 NAA,继代 增殖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5 mg · L-1 IAA 和MB + 1.5 mg · L-1 6-BA + 0.8 mg · L-1 IAA 和生根 培养基1/2MB + 2.0 mg · L-1 IBA + 0.2 mg · L-1 IAA。分别从继代12、24、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随机抽取8 株进行SRAP 分析其遗传的变化。在检出的147 条SRAP 条带中,继代12 个月的再生植株未发现变异, 继代24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2 株发生变异,继代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4 株发生变异。结果表明,建 立的腋芽再生培养体系在一定继代周期内是稳定可靠的,适合灰毡毛忍冬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38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在黄瓜盛果期进行毒死蜱农
药喷施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对黄瓜果实进行检测,以期对黄瓜主要种质资源毒死蜱的残留性进行评价。结
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果实中的毒死蜱残留量有较大差异,毒死蜱残留量平均值为0.795 mg·kg-1,变幅
为0.072~1.835 mg·kg-1,变异系数为0.549。不同生态类型和来源地的黄瓜种质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量
有明显差异。筛选出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0.1 mg·kg -1(GB2763-2005)的有1 份材料。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陕西渭北地区915 个盛产期红富士苹果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全年施肥和产量情况, 并在合阳县1 个果园通过8 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及肥 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1 mg · kg-1、17.7 mg · kg-1 和173.0 mg · kg-1,有机质含量为12.6 g · kg-1,最高分布频率的土壤养分分布范围 分别为碱解氮40 ~ 60 mg · kg-1,速效磷10 ~ 20 mg · kg-1,速效钾150 ~ 200 mg · kg-1,有机质10 ~ 15 g · kg-1。 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苹果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产量 的相关性不显著。果园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纯N 454.5 kg · hm-2、P2O5 327.7 kg · hm-2、K2O 313.2 kg · hm-2,有机肥平均用量4.7 t · hm-2;纯N、P2O5 和K2O 用量均为200 ~ 400 kg · hm-2 的分布频率最高, 仅26.6%的果园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与苹果产量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具有极显著或显著 相关性。在高产年份、中产年份和低产年份,氮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及其农学效率和肥 料贡献率均大于磷和钾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高产年份磷肥显著大于钾肥,中、低产年则无显著差异。 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高产和中产年份磷肥和钾肥无显著差异,低产年份钾肥显著大于磷肥。氮、磷、 钾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在高、中产年份为氮 > 磷 > 钾,低产年份为氮 > 钾 > 磷。  相似文献   

12.
大蒜未受精子房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山大蒜品种‘糙蒜’为试材,通过花茎离体培养获得发育健壮的花器官。以其未受精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MS、B5、N6)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大蒜单倍体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未受精子房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愈伤组织及雌核发育胚总诱导率可达12.2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3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46.15%;将不定芽转移至B5 + 0.05 mg · L-1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所得18株再生植株中有16株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3.
袁菊红  胡绵好 《园艺学报》2013,40(3):562-570
 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为材料,在含1.0 mmol · L-1 Pb 2+ 的营养液中直接添加不同 浓度(0.1、0.5、1.0、2.5、5.0 mg · L-1)亚硒酸钠,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 从光谱学角度初步探讨铅胁迫下不同浓度硒处理对彩叶草根系和叶片粉末的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硒对彩叶草根系和叶片粉末样品表面颗粒物微观形貌有较大影响,其中1.0 mg · L-1 硒处理的 SEM 图中颗粒分布较其它浓度处理的均匀,结构紧密,成扁平褶状;XRD 衍射角向右移,强度、峰高、 峰面积和半高宽减小。这说明1.0 mg · L -1 的硒能降低溶液中铅的迁移和转化;颗粒的分布,衍射角的移 动,强度、峰高、峰面积和半高宽等变化说明彩叶草体内铅结合形态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了桃酚类物质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测定和比较了红、黄、白色类型桃果肉酚类物质组分。以甲醇(0.1% H3PO4)为提取剂,采用C18柱(4.6 mm × 250 mm,5 μm),以甲醇(0.1% H3PO4)和水(0.1% H3PO4)为流动相梯度冲洗,流速1.0 mL · min-1,温度30 ℃,检测波长280 nm,适于桃果肉酚类组分分析。在桃果肉中检出了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没食子酸、阿魏酸、根皮苷和根皮素。不同肉色类型桃的主要酚类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红肉桃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绿原酸、儿茶素和新绿原酸,黄肉桃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和儿茶素,白肉桃为新绿原酸、儿茶素和芦丁;红肉桃含量最高的酚类为表儿茶素最高(78.91 ~ 673.90 mg · kg-1FW),黄肉桃为新绿原酸(7.28 ~ 25.57 mg · kg-1FW),白肉桃中含量最高的酚类因品种而异,规律不明显,以新绿原酸(3.17 ~ 6.16 mg · kg-1FW)和儿茶素(4.21 ~ 14.55 mg · kg-1FW)较高;各酚类含量差异显著,对于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等桃果肉中的主要组分而言,红肉桃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和黄肉桃。同一肉色不同品种间一些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可用于筛选桃特异种质。  相似文献   

15.
 以草莓‘红颜’品种为试材,设缺K(K+ 48.75 mg · L-1,缺量水平)、1/2K(K+ 415.58 mg · L-1, 半量水平)和全量K(K+ 782.41 mg · L-1,正常水平)营养液处理,对缺钾胁迫与草莓连作障碍的关系进 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缺钾处理显著抑制二茬草莓植株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缺K 的长势最 弱,1/2K 比全量K 的长势强;缺K 二茬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草莓组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低浓度(1%、 2%)根系分泌物促进幼苗侧根和茎叶生长,高浓度(4%)则抑制根系生长。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处理的三 茬植株分别接种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后,在不同时期比未经过连作的基质对照发病都严重。缺K 三 茬植株发病最重,接菌后10 d 时病情指数就高达75,全量K 三茬植株发病次之,1/2K 三茬植株发病相 对较轻。因此,缺K 环境会加重草莓的连作障碍,适宜的K 量对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钙对水培大蒜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营养液设6个钙浓度(0、1.0、2.0、3.0、4.0和5.0 mmol · L-1),研究钙对大蒜光合特性、食用器官(蒜薹和鳞茎)钙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蒜薹和鳞茎钙含量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钙浓度0 ~ 3.0 mmol · L-1范围内,大蒜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气孔导度(Gs)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则随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蒜薹的鲜质量、直径及抽薹率和鳞茎的鲜质量及横径均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最大;同时,蒜薹和鳞茎中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也是先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随之下降,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达到最高值,比低钙浓度(1.0 mmol · L-1)处理分别增加54.7%和72.1%、33.9%和33.9%、11.5%和5.2%、19.3%和21.5%、32.6%和29.6%。由此可见,水培条件下栽培大蒜的钙浓度以3.0 mmol · L-1为好。  相似文献   

17.
内源水杨酸参与黄瓜叶片光合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亮  董春娟  尚庆茂 《园艺学报》2013,40(3):487-497
 为了探讨内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在黄瓜幼苗光合系统响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温下黄瓜叶片中内源SA 含量的变化;通过SA 合成抑制剂Paclobutrazol(Pac, 100 μmol · L-1)喷施和外源SA(50 μmol · L-1)饲喂的方法调节内源SA 含量,并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叶 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碳同化关键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低温引起黄瓜幼苗内源SA 含量升高,Pac 预处理抑制SA 的积累。低温导致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实际光化学效率(Φ PSII)、潜在光化 学活性(F v/F o)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等降低,叶片光化学猝灭参数[(Y(NO)]升高;内源SA 含量降低使PSⅡ活性下降幅度增大,加重了叶片的光损伤程度。低温下PSⅡ吸收的光能分配于光反应的 部分减少,而以非光化学反应的过剩能量耗散Ex 为主要的光能分配途径,内源SA 含量降低会加剧光能 向Ex 的分配。低温时喷施Pac 的幼苗中Rubisco 小亚基基因(RbcS)和碳酸酐酶基因(CA)的表达水平 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对喷施Pac 的幼苗外源饲喂SA 后,内源SA 含量升高,低温下叶片光合活性得到有 效恢复,光损伤降低,光能分配趋于合理,RbcS 和CA 的表达水平升高。上述结果表明,低温下内源SA 的积累有助于维持黄瓜叶片中较高的光系统活性和碳同化能力,从而保护光合系统,降低低温胁迫对植 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