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3月23日上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南宁市举行全区蚕业工作会议暨蚕桑产业扶贫工作培训班。12个蚕桑生产市及41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蚕业站、经作站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院长、22家蚕种场场长、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本站相关人员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16年全区蚕桑生产情况,部署了2017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鲁成教授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2.
浙江有4700余年的栽桑养蚕历史。近年来,系统记述浙江蚕桑生产历史的志书有,《浙江省蚕桑志》、《浙江通志·蚕桑丝绸专志》,但二专著,或因时限,或因篇幅要求,对1978~2014年浙江蚕业的发展不能充分记述,特整理近40年来浙江蚕业发展的有关资料,以供查阅参考。全文分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技术、蚕种生产技术、蚕业管理等部分。本部分为第一部分之蚕业生产概况与蚕区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蚕业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1992年,蚕茧产量创历史纪录达14.07万t;此后,随茧丝市场行情的变化出现了波动;从2008年开始产茧量连年下降。浙江蚕区的划分,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最高峰时,蚕区分布于全省11个市(地)68个县,到2014年10个市45个县(市、区)有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3.
桑园承包到户后,千家万户养蚕如何做好蚕病防治工作,以达到养蚕稳产高产是蚕桑技术推广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家庭经营蚕桑,病菌污染点增多、面扩大。在防治工作上存在着四难:养蚕户多、面广、技术辅导难;住房兼用蚕室消毒难;饲养户零星分散购买蚕药难;农药、工厂废气污染防治难。几年来,我县的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尽  相似文献   

4.
按饲育标准加温保湿是养好小蚕的关键。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蚕桑生产出现了“喜中有忧”的新形势:一方面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提高,蚕茧连年增产;另一方面承包到户后出现千家万户养蚕加温难的新问题,明火加温的现象又普遍抬头,使人、蚕中毒,蚕室蚕具烧毁等事故不断发生。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改善小蚕加温设施,尽快扭转明火加温的局面,已成为我省蚕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989年冬,我  相似文献   

5.
<正> 为加速蚕桑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养蚕水平,夺取今秋蚕茧生产丰收,渭南地区于8月12日—15日在蒲城县召开了秋蚕生产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主管蚕桑生产的业务干部,重点产区的蚕桑专干和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共40余人。会议传达贯彻了省蚕病防治技术座谈会议精神,选学了有关论文;组织参观了蒲城县刘家沟大队等四个蚕桑生产点的小蚕共育、消毒防病现场和桑园管理情况;汇报总结了蚕桑生产的情况和经验;座谈交流了以小蚕共育、蚕病防治为重点的秋蚕生产技术及  相似文献   

6.
<正> 邻水县太和乡蚕桑辅导员袁成新,从事蚕桑工作十四年,勤勤恳恳,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该乡的蚕桑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过去,这个乡在蚕桑生产上是一个后进乡,蚕桑生产没人抓,技术推不开,养蚕产茧一年不如一年,蚕病暴发。蚕农对发展蚕业生产失去信心,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县、  相似文献   

7.
李定赢 《四川蚕业》2012,40(1):52-52,57
<正>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于2004年12月9日正式成立,本协会是在宁南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在宁南县科协、科技局、蚕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蚕桑生产技术协会。1宗旨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是着眼于蚕业生产的长远发展,立足行业,顺应市场,正确引导蚕业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宁南县蚕业生产提供科技信  相似文献   

8.
<正> 南通县东余乡是老棉区,在抓好棉花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为了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需要,在县、区、乡三级党政领导支持和县外贸公司、市丝绸公司扶助下,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于83年早秋蚕期自办了烘茧站,经三期秋茧收烘实践证明,不仅解决了蚕农卖茧难的困难,而且能做好养蚕生产的服务工作,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山西省蚕桑生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约三万担,发展到1985年近六万担,翻了一番。近两年因压级压价及流通不畅等问题,影响蚕农发展积极性。针对上述情况,省蚕学会、省农牧厅蚕果站和省蚕研所,联合于1985年12月6~11日,在永济县召开了蚕桑学术讨论会。我省蚕学会、省蚕桑站、省蚕桑所及延安地区园艺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从2013年开始着力推进蚕业家庭农场建设工作。介绍了淳安县蚕业家庭农场的总体情况,分析了目前淳安县发展蚕业家庭农场面临土地大规模流转难、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难、设施用地审批难、经营风险防范难和政策资金配套难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制订蚕业家庭农场培育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农业机械化程度、积极鼓励适度规模化发展、完善专业化养蚕分工、全面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开展蚕桑复合经营、加强桑园管理和养蚕安全保障工作等发展蚕业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育好细蚕七成收,饲育细蚕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县细蚕共育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逐步稳定发展,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细蚕共育是蚕桑生产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推行细蚕共育,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我县是全省最早推行细蚕共育的县。1972年,我们在那务镇增村试办起了第一个细蚕共育室,以后在全县逐步推开,近二十年来,我县细蚕共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推广、改革、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省蚕研所、省园艺蚕桑站、省蚕学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编辑部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了陕西省蚕桑科技信息网络的组建工作。这项工作获得了我省蚕区地(市)、县蚕桑生产主管部门及科研、教学、外贸及技术推广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协助。目前,以《陕西蚕业》兼职采编员为形式的蚕桑科技信息网络已经初步形成。经省蚕学会第四届  相似文献   

13.
张改萍 《北方蚕业》2007,28(3):55-55,57
去年,阳城县蚕桑中心引进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它是针对小蚕饲育中温湿度难控制,煤火加温又会造成蚕儿煤气中毒的核心问题研制而成,它不仅适用于多蚕户集中小蚕共育,而且适用于年养蚕5-10张以上大户小蚕饲育,是当前养蚕生产中小蚕饲育的首选.整套设备由温湿自控器、双层塑膜活动木框棚、叠放式木制蚕匾组成.笔者结合蚕桑生产实践,总结有以下十个优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蚕桑生产的劳力和劳动者素质问题日益突出,给传统的养蚕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在联产承包后为解决一些农户小蚕饲养难问题,相继出现了小蚕店、联户共育等模式来满足农户需要,但针对小蚕店销路问题.联户共育节工省本效益不明显等.这几年我市部分农户自发形成区别于上述二者的一种共育形式——小蚕饲养专业户“托蚕所”,即农户委托专业户养小蚕的一种有偿服务形式,给当前的蚕桑生产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1981年12月1日至15日,由山西省农业厅经特处主持在太原举办了全省蚕桑生产训练班,普及栽桑养蚕技术。训练班的学员包括全省蚕区地、县农业局(蚕业局)分管蚕桑生产的局长、蚕桑站站长与技术骨干,共270余人。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应邀派员到会讲了课。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的蚕桑生产近1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10年也是主要蚕区从珠江三角洲向新蚕区转移的过程,因此,蚕种生产也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区的转移而有着较大的变化。一、近 10年(1984—1993年) 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变化广东省从198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出现明显萎缩,该地区1980年尚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省茧丝绸行业陷入了疲软呆滞的艰难困境。1995年全省整个茧丝绸行业全面亏损,部分茧丝绸生产企业已被迫转产停产。农村蚕桑生产由于茧价急剧大幅度下跌,致使蚕农无法承受,对蚕桑生产的前景信心动摇,普遍放松了蚕桑生产管理,不少蚕区出现了挖桑改种的情况,不但残缺低产的老桑园在劫难逃,有的刚投产不久的丰产新桑园也难免于难。据扬州市1995年10月中旬统计,全市毁桑、抛荒面积已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江苏蚕业》2015,(2):41
<正>针对江、浙两省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现状及面临环境污染、灾害性气候影响、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制约、省力高效蚕业生产新技术与新机械研究缓慢等突出问题,为稳定东部区域优质茧丝生产基地,2015年5月11~12日,江苏省蚕桑学会、浙江省蚕桑学会在东台市联合举办了"江浙两省创新蚕业生产模式观摩交流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苏州大学、安徽省蚕业研究所的岗位科学家及苏、浙两省各级蚕业技术服务部门及重点蚕种生产单位科技人员共76人。与会代表观摩了东台梁垛现代蚕业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一、防治蚕病关系到新区蚕桑的巩固和发展新蚕区群众对蚕桑发展有两易两难的思想,即“发展容易巩固难。”“种桑容易养蚕难”,在实践中也确实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新发展的社队,头一两年养蚕都比较顺利,但时间稍长就觉得蚕难养。发生这种病或那种病,严重威胁蚕造的完全。产生“养蚕风  相似文献   

20.
<正> 宝鸡市桑果站、市蚕学会于1985年12月21至22日联合召开全市蚕桑工作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县桑果、园艺站站长,全体会员及部分农民代表共44人。会上传达了省蚕学会“赴山东学习考察报告”,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讨论修改宝鸡市蚕桑生产“七五”规划。省蚕桑站王新华站长到会作了鼓舞人心的蚕桑生产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