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大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有效的水稻大螟防治药剂,选择5种不同的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氟虫双酰胺水剂300 g/hm2对水稻大螟的杀虫效果最佳,保苗效果达91.62%,杀虫效果达95.45%;5%甲维盐水剂225 g/hm2、5%阿维菌素乳油1 050 m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杀虫效果也较理想,保苗效果分别为87.85%、86.03%、85.05%,杀虫效果分别为90.91%、86.36%、86.36%;20%阿维·三唑磷乳油2 250 mL/hm2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苗效果为74.73%,杀虫效果为81.82%。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对叶材漂白效果好的漂白剂,确定适宜的漂白浓度和时间。[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O(1%、10%、20%、30%、40%、50%)和H2O2(1%、5%、10%1、5%、20%、25%、30%)的漂白剂,对桂花、白兰、苹婆、尖叶杜英4种叶材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时间,研究不同漂白剂对叶材的漂白效果。[结果]NaClO对叶材的漂白效果好,H2O2对叶材的伤害程度低,但是其漂白效果不如NaClO;以20%NaClO溶液处理5 h,桂花叶片的漂白效果好;以10%NaClO溶液处理10 h,白兰叶片的漂白效果好;以20%NaClO溶液处理10 h,苹婆叶片的漂白效果好;以10%NaClO溶液处理20 h,尖叶杜英叶片的漂白效果好。[结论]NaClO溶液对叶材漂白效果优于H2O2溶液。在实践中应根据叶材种类而选择适宜的漂白剂、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进行水稻四(2)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25 mL/hm2+50%虫杀手750 g/hm2的防效较好,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75.9%、89.3%。药后11 d,31%甲维.丙溴磷1 200 mL/hm2的防效较好,保苗效果和治虫效果分别为84.0%、80.7%;5.7%甲维盐225 g/hm2的持效性较好,药后11 d的治虫效果最高,达82.5%。  相似文献   

4.
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田间试验表明,30%纵锄乳油1 200mL/hm2、12%汇力乳油900mL/hm2、31%三拂微乳剂750mL/hm2、40%惠螟乳油1 200mL/hm2、20%绿得福微乳剂1 200mL/hm2等药剂,在水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期使用,保叶效果、防治幼虫效果均在92%以上,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药剂试验结果表明 ,2 0 %瘟曲净、2 0 %真乐、5 %井冈霉素、10 %真灵防治稻曲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以 2 0 %瘟曲净 6 0 0g/hm2 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粉煤灰、煤渣、嘭润土、沸石4种处理剂分别对电镀废水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检测滤液中Cu2+、Zn2+、Ni2+的浓度,综合筛选出对废水中Cu2+、Zn2+、Ni2+去除效果好的处理剂.结果表明,沸石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达97.35%;对Zn2+和NP2+的去除效果却最差.膨润土对Zn2+和Ni2+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3.6%.沸石、粉煤灰、煤渣对Cu2+和Zn2+的去除效果都分别优于对Ni2+的处理效果.用粉煤灰代替膨润土处理Cu2+和Zn2+,能降低80%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王祥勇  周光爱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31-632,656
研究了拌种剂、喷雾剂及颗粒剂等不同剂型、不同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结果表明 :各供试药剂对小麦纹枯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用量为 15 g/ 2 0 kg、12 g/ 2 0 kg和 9g/ 2 0 kg的颗粒剂 ,包衣剂 ,三秀拌种剂 ,三福拌种剂及拔节期三敌喷雾的控病效果分别为 :5 6 .33%、5 4.8%、5 0 .36 %、49.10 %、5 1.80 %、49.6 5 %、49.90 %。同种药剂 ,拔节期喷雾的控病效果优于孕穗期的控病效果。此外 ,三秀拌种剂和拔节、孕穗期用三敌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控病效果较好 ,分别为 6 3.32 %、5 5 .2 4%和 6 4.0 2 %。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适合黄芩生长的引发剂,提高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和质量,以商洛黄芩种子及1年生黄芩幼苗为材料,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设蒸馏水处理(CK_1)和20%PEG-6000处理(CK_2)2个对照,研究了3种单引发剂和8种复合引发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耐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引发剂处理黄芩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120.47%和103.66%;复合引发剂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处理效果最佳,黄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较CK_2分别增加97.91%和86.94%;2种引发剂比较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用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比CK_2增加147.75%、182.47%、166.4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41.75%、80.29%、82.24%,MDA含量较CK_2降低65.94%;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较CK_2分别增加114.61%、146.75%、146.83%;SOD、POD、CAT活性较CK_2分别增加34.42%、65.69%、64.80%;2种引发剂相比以0.4%NaCl效果最佳。可见,种子引发能有效提高黄芩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的耐旱性,单引发剂处理种子以20 mmol/L CaCl_2效果最好,复合引发剂处理种子以0.3%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单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效果最佳,复合引发剂处理黄芩幼苗以0.4%NaCl+5 mmol/L Na_2SO_3+15 mmol/L CaCl_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南城县水稻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控制已产生抗药性的水稻二化螟,选取了9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于二化螟卵孵始盛期以及1、2龄幼虫高峰期在南城县的一季中稻田喷施2次,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卵孵始盛期施用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90%杀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在86.0%以上;其次是卵孵始盛期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其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达80.6%和81.6%。综上所述,这2种药剂的轮换组合可在水稻生产的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阿维菌素类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结果表明: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g/hm2、10%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270g/hm2施药后3d的杀虫效果分别为78.3%、81.6%,施药后7d的杀虫效果分别为93.6%、91.5%,施药后14d,控制卷苞白叶率的效果分别达89.9%、90.2%;表明在虫量多、3龄幼虫占20%的情况下,2种药剂杀虫的速效性一般,最高防效体现期在施药后7 d左右,保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